高新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技术

高新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技术

本高新技术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餐厅、厨房等场所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物垃圾,现有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一般为:1.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法;2.餐厨垃圾好氧发酵加土地利用法;3.干化焚烧填埋或建材辅料法;4.餐厨垃圾协同焚烧法;5.餐厨垃圾脱水填埋法。现有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每一个产生渣料的步骤均需要设置一个出渣绞龙或其他渣料输送装置,如此使得整体设备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2.没有多级除渣步骤,使得较多的渣料进入到一些较昂贵的精密设备中,如三相分离机,使得精密设备的损耗较大、容易出现故障;3.餐厨垃圾常温处理,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高新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较小、空间利用率高、设备损耗小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处理模块及三相分离模块;初级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ai智能抓斗、沥水绞龙、撕碎机、挤压机及出渣绞龙;三相分离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沥水池、压滤机、湿热罐、三相分离机、油过滤机及储油桶;挤压机、压滤机及三相分离机分别设置于出渣绞龙的外侧的上方,挤压机、压滤机及三相分离机均通过一斜槽与出渣绞龙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绞龙具有用于输出餐厨垃圾的混合料的第一输出端,及用于输出餐厨垃圾的浊液的第二输出端,沥水绞龙第一输出端与撕碎机的输入端连接;挤压机的输入端与撕碎机的输出端连接,挤压机具有用于输出餐厨垃圾的渣料的第三输出端及用于输出餐厨垃圾的浊液的第四输出端;挤压机的第三输出端与出渣绞龙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ai智能抓斗活动地设置于一龙门架上,龙门架的下方设置有垃圾池。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池位于挤压机的第四输出端的下方,沥水绞龙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沥水池连接;压滤机通过第二管道及第一泵与压滤机连接;压滤机具有用于输出渣料的第五输出端及用于输出液体部分的第六输出端,压滤机的第五输出端与出渣绞龙的输入端连接,第六输出端与湿热罐连接;一蒸汽管连通至湿热罐中;三相分离机的输入端与湿热罐的输出端连接,三相分离机具有用于输出渣料的固体输出端、用于输出油脂混合物的油脂输出端及用于输出餐厨废水的废水输出端;三相分离机的固体输出端与出渣绞龙的输入端连接,油脂输出端与油过滤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绞龙倾斜设置,沥水绞龙的底部上方设置有第一接料斗,第一接料斗位于龙门架的下方且位于垃圾池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池的一端具有倾斜设置有接料斜坡,接料斜坡位于挤压机的第四输出端的下方;沥水池的中部具有静置槽,远离接料斜坡的一端具有储液槽,静置槽与储液槽之间具有隔板,隔板的高度低于静置槽或储液槽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位于静置槽中,第二管道远离压滤机的一端位于储液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绞龙包括绞龙筒、转动设置于绞龙筒内的螺旋挤压辊、设置于绞龙筒底部的滤网、倾斜设置于滤网下方的收集箱及用于驱动螺旋挤压辊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螺旋挤压辊上呈螺旋突出设置有螺旋叶片,第二输出端设置于收集箱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压滤机及湿热罐均设置于出渣绞龙一侧的一第一工作台上;三相分离机设置于一第二工作台上,第二工作台位于出渣绞龙的另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新技术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处理模块及三相分离模块;初级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ai智能抓斗、沥水绞龙、撕碎机、挤压机及出渣绞龙;三相分离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沥水池、压滤机、湿热罐、三相分离机、油过滤机及储油桶;挤压机、压滤机及三相分离机分别设置于出渣绞龙的外侧的上方,挤压机、压滤机及三相分离机均通过一斜槽与出渣绞龙的输入端连接。如此体积较小、空间利用率高、设备损耗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高新技术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餐厨垃圾处理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高新技术提供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高新技术提供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沥水池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中和絮凝设备及叠螺脱水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中和絮凝设备及叠螺脱水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三级絮凝箱的侧面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的过滤膜系统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2中的过滤膜系统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高新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一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及餐厨废水综合处理系统30。

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处理模块10及三相分离模块20。

初级处理模块10包括依次连接的ai智能抓斗11、沥水绞龙12、撕碎机13、挤压机14及出渣绞龙15。

ai智能抓斗11用于将垃圾抓起并放如沥水绞龙12中。

沥水绞龙12包括绞龙筒、转动设置于绞龙筒内的螺旋挤压辊、设置于绞龙筒底部的滤网、倾斜设置于滤网下方的收集箱及用于驱动螺旋挤压辊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螺旋挤压辊上呈螺旋突出设置有螺旋叶片。沥水绞龙12于绞龙筒的一端具有用于输出餐厨垃圾的混合料的第一输出端,于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输出餐厨垃圾的浊液的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与撕碎机13的输入端连接。

撕碎机13具有转动辊、若干突出设置于转动辊周向上的突齿及用于驱动转动辊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撕碎机13用于将垃圾袋及大块的垃圾撕碎,将有机物打散,便于提炼油脂。

挤压机14用于对餐厨垃圾的混合料进行初步固液分离,且具有用于输出餐厨垃圾的渣料的第三输出端及用于输出餐厨垃圾的浊液的第四输出端。

挤压机14的第三输出端与出渣绞龙15的输入端连接。

三相分离模块20包括依次连接的沥水池21、压滤机22、湿热罐23、三相分离机24、油过滤机25及储油桶26。

沥水池21位于挤压机14的第四输出端的下方,沥水绞龙12的第二输出端位于沥水池21的上方,沥水池21用于接收沥水绞龙12及挤压机14输出的餐厨垃圾的浊液。沥水池21用于对餐厨垃圾的浊液进行静置、沉淀及过滤。

一第一泵222将沥水池21中的液体泵入压滤机22中,压滤机22用于对沥水池21中的液体进行再次固液分离,压滤机22具有用于输出渣料的第五输出端及用于输出液体部分的第六输出端。压滤机22的第五输出端与出渣绞龙15的输入端连接。

湿热罐23接收压滤机22的第六输出端输出的液体部分,一蒸汽管连通至湿热罐23中,以通入蒸汽。通入蒸汽的作用是产生热交换、使得混合液体中的浆料活性提高,油脂软化,避免堵塞,有害微生物能够在加热过程中被杀死,便于后期无害化处理。湿热罐23用于湿热水解,提高提油率,增加经济效益。

三相分离机24的输入端与湿热罐23的输出端连接,三相分离机24具有用于输出渣料的固体输出端、用于输出油脂混合物的油脂输出端及用于输出餐厨废水的废水输出端,实现物料的油、固、水三相分离。

三相分离机24的固体输出端与出渣绞龙15的输入端连接,油脂输出端与油过滤机25连接,废水输出端与餐厨废水综合处理系统30连接。

餐厨废水综合处理系统30包括餐厨废水加药反应装置及餐厨废水净化装置。

餐厨废水加药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中和絮凝设备31及叠螺脱水机32。

餐厨废水净化装置具有过滤膜系统33。

中和絮凝设备31用于加入碱性药剂、助凝剂及絮凝剂,以与餐厨废水进行中和反应,并产生絮凝反应,以分离出絮状物质及溶液。叠螺脱水机32用于进行固液分离,叠螺脱水机32具有用于输出渣料的第七输出端及用于输出废水的第八输出端,第七输出端与出渣绞龙15的输入端连接,第八输出端与过滤膜系统33的输入端连接,过滤膜系统33的输出端输出清水。

请参考图2至图4,ai智能抓斗11活动地设置于一龙门架112上,龙门架112的下方设置有垃圾池111。

沥水绞龙12倾斜设置,沥水绞龙12的底部上方设置有第一接料斗121,第一接料斗121位于龙门架112的下方且位于垃圾池111的一侧。

沥水绞龙12的第一输出端设置于沥水绞龙12的顶端,撕碎机1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接料斗,第二接料斗位于沥水绞龙12的第一输出端的下方。

沥水池21的一端具有倾斜设置有接料斜坡211,接料斜坡211位于挤压机14的第四输出端的下方;沥水池21的中部具有静置槽212,远离接料斜坡211的一端具有储液槽213。静置槽212与储液槽213之间具有隔板214,隔板214的高度低于静置槽212或储液槽213的深度,隔板214的上方还设置有滤网。

沥水绞龙1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管道122,第一管道122的末端位于静置槽212中。

挤压机14、压滤机22及三相分离机24分别设置于出渣绞龙15的外侧的上方,挤压机14、压滤机22及三相分离机24均通过一斜槽将渣料输送至出渣绞龙15的输入端。如此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输送渣料的路径,保证输送渣料的流畅度。

压滤机22及湿热罐23均设置于出渣绞龙15一侧的一第一工作台上,湿热罐23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压滤机22的两侧。

储液槽213中设置有一与压滤机22连接的第二管道221,第一泵222与第二管道221连接。

三相分离机24设置于一第二工作台上,第二工作台位于出渣绞龙15的另一侧。油过滤机25位于第二工作台的下方。

叠螺脱水机32位于挤压机14远离出渣绞龙15的一侧。过滤膜系统33位于中和絮凝设备31及叠螺脱水机32远离挤压机14的一侧。

请参考图5至图7,中和絮凝设备31包括加碱中和箱311、助凝剂搅拌箱312、絮凝剂搅拌反应箱313、混凝箱314及木屑添加单元315。

加碱中和箱311位于中和絮凝设备31的中部,混凝箱314位于加碱中和箱311的一侧,絮凝剂搅拌反应箱313位于加碱中和箱311的另一侧,助凝剂搅拌箱312位于絮凝剂搅拌反应箱313远离加碱中和箱311的一侧,木屑添加单元315位于混凝箱314的上方。叠螺脱水机32位于混凝箱314远离加碱中和箱311的一侧。木屑添加单元315能够粘接絮状物质,并提高渣料的可燃性,便于堆积成型及后期燃烧处理。

加碱中和箱311具有左右并列设置的第一中和箱3111及第二中和箱3112,第一中和箱3111及第二中和箱3112分别与一第一加料口3113连接。第一中和箱3111及第二中和箱3112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加料口。第一中和箱3111及第二中和箱3112中还设置有ph值检测单元,以侦测液体的ph值。

第一加料口3113与三相分离机24的废水输出端连接,以接收餐厨废水;第二加料口用于加入碱性药剂。

第一中和箱3111及第二中和箱3112中均设置有第一搅拌桨。

混凝箱314具有左右并列设置的第一混凝槽3141及第二混凝槽3142,第一混凝槽3141及第二混凝槽3142中均设置有第二搅拌桨3143。由于混凝箱314中的液体的反应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分别设置独立的第一混凝槽3141及第二混凝槽3142同时进行工作,第一混凝槽3141及第二混凝槽3142中的工作进程不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长时间处于反应状态而无法向下供料。

第一中和箱3111及第二中和箱311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一第一输送管与第一混凝槽3141及第二混凝槽3142连通。第一输送管中设置有第一阀。通过控制第一阀的开关可使得第一混凝槽3141及第二混凝槽3142分别或轮流向第一混凝槽3141及第二混凝槽3142输送液体。由于中和反应所需的时间较长,因此分别设置独立的第一中和箱3111及第二中和箱3112同时进行工作,第一中和箱3111及第二中和箱3112的工作进程不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长时间处于反应状态而无法向下供料。

助凝剂搅拌箱312上开设有第三加料口3121,用于添加助凝剂。助凝剂搅拌箱312内设置有第三搅拌桨。助凝剂搅拌箱312通过一第二输送管与一第一三通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三通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混凝槽3141及第二混凝槽3142连接。通过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状态可使得助凝剂搅拌箱312分别或轮流向第一混凝槽3141及第二混凝槽3142输送液体。根据第一混凝槽3141及第二混凝槽3142中的工作进程需要,对应地向第一混凝槽3141或第二混凝槽3142供料。

絮凝剂搅拌反应箱313包括高度依次递减的第一反应槽3131、第二反应槽3132、第三反应槽3133,高度最高的第一反应槽3131的上方设置有第四加料口3134,第四加料口3134用于加入絮凝剂。第一反应槽3131、第二反应槽3132、第三反应槽3133中均设置有第四搅拌桨。因为絮凝剂不太容易溶于水,需要充分搅拌,做三级就是为了使絮凝剂充分溶解于水中。

第三反应槽3133通过一第三输送管与一第二三通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三通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混凝槽3141及第二混凝槽3142连接。通过控制第二三通阀的状态可使得第三反应槽3133分别或轮流向第一混凝槽3141及第二混凝槽3142输送液体。

混凝箱314通过一第四输送管与叠螺脱水机32的输入端连接。

请参考图8及图9,过滤膜系统33包括一级吨桶331、一级过滤膜单元332、一级浓缩液箱333、二级吨桶334、二级过滤膜单元335、二级浓缩液箱336及清水吨桶337。

叠螺脱水机32的第八输出端与一级吨桶331的开口连接,一级吨桶331的底部通过第一水管3311与一级过滤膜单元332的输入端连接。

一级过滤膜单元332内具有第一过滤膜,一级过滤膜单元332于第一过滤膜的外部具有用于输出过滤后的液位的第一滤出端,于第一过滤膜的内部连接有用于输出浆料的输出端。一级过滤膜单元332的第一滤出端通过第二水管3321与二级吨桶334连接,一级过滤膜单元33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管3322与一级浓缩液箱333连接。一级浓缩液箱333的底部通过第一回流管3331与一级过滤膜单元332的输入端连接,以进行循环过滤。

二级吨桶334的底部通过第三水管3341与二级过滤膜单元335的输入端连接。

二级过滤膜单元335内具有第二过滤膜,二级过滤膜单元335于第二过滤膜的外部具有用于输出过滤后的清水的第二滤出端,于第二过滤膜的内部连接有用于输出浆料的输出端。二级过滤膜单元335的第二滤出端连接第四水管3352,二级过滤膜单元335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管3351与二级浓缩液箱336连接。二级浓缩液箱336的底部还通过第二回流管3361与二级吨桶334连接,以进行循环过滤。

清水吨桶337的底部通过第五水管3372与一级过滤膜单元332及二级过滤膜单元335的输入端连接,一级过滤膜单元332及二级过滤膜单元335的输出端均连接有排水管3372。当需要对一级过滤膜单元332内的第一过滤膜或二级过滤膜单元335内的第二过滤膜进行清洗时,一级吨桶331停止向一级过滤膜单元332输送液体,二级吨桶334停止向二级过滤膜单元335输送液体,同时清水吨桶337同时向一级过滤膜单元332及二级过滤膜单元335输送清水,以对第一过滤膜及第二过滤膜进行清洗。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级过滤膜单元332的输入端处及二级过滤膜单元335的输入端处均设置有三通阀,以控制流体的流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新技术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处理模块10及三相分离模块20;初级处理模块10包括依次连接的ai智能抓斗11、沥水绞龙12、撕碎机13、挤压机14及出渣绞龙15;三相分离模块20包括依次连接的沥水池21、压滤机22、湿热罐23、三相分离机24、油过滤机25及储油桶26;挤压机14、压滤机22及三相分离机24分别设置于出渣绞龙15的外侧的上方,挤压机14、压滤机22及三相分离机24均通过一斜槽与出渣绞龙15的输入端连接。如此体积较小、空间利用率高、设备损耗小。

以上仅为本高新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高新技术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高新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处理模块及三相分离模块;初级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ai智能抓斗、沥水绞龙、撕碎机、挤压机及出渣绞龙;三相分离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沥水池、压滤机、湿热罐、三相分离机、油过滤机及储油桶;挤压机、压滤机及三相分离机分别设置于出渣绞龙的外侧的上方,挤压机、压滤机及三相分离机均通过一斜槽与出渣绞龙的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绞龙具有用于输出餐厨垃圾的混合料的第一输出端,及用于输出餐厨垃圾的浊液的第二输出端,沥水绞龙第一输出端与撕碎机的输入端连接;挤压机的输入端与撕碎机的输出端连接,挤压机具有用于输出餐厨垃圾的渣料的第三输出端及用于输出餐厨垃圾的浊液的第四输出端;挤压机的第三输出端与出渣绞龙的输入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i智能抓斗活动地设置于一龙门架上,龙门架的下方设置有垃圾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池位于挤压机的第四输出端的下方,沥水绞龙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沥水池连接;压滤机通过第二管道及第一泵与压滤机连接;压滤机具有用于输出渣料的第五输出端及用于输出液体部分的第六输出端,压滤机的第五输出端与出渣绞龙的输入端连接,第六输出端与湿热罐连接;一蒸汽管连通至湿热罐中;三相分离机的输入端与湿热罐的输出端连接,三相分离机具有用于输出渣料的固体输出端、用于输出油脂混合物的油脂输出端及用于输出餐厨废水的废水输出端;三相分离机的固体输出端与出渣绞龙的输入端连接,油脂输出端与油过滤机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绞龙倾斜设置,沥水绞龙的底部上方设置有第一接料斗,第一接料斗位于龙门架的下方且位于垃圾池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池的一端具有倾斜设置有接料斜坡,接料斜坡位于挤压机的第四输出端的下方;沥水池的中部具有静置槽,远离接料斜坡的一端具有储液槽,静置槽与储液槽之间具有隔板,隔板的高度低于静置槽或储液槽的深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位于静置槽中,第二管道远离压滤机的一端位于储液槽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绞龙包括绞龙筒、转动设置于绞龙筒内的螺旋挤压辊、设置于绞龙筒底部的滤网、倾斜设置于滤网下方的收集箱及用于驱动螺旋挤压辊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螺旋挤压辊上呈螺旋突出设置有螺旋叶片,第二输出端设置于收集箱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及湿热罐均设置于出渣绞龙一侧的一第一工作台上;三相分离机设置于一第二工作台上,第二工作台位于出渣绞龙的另一侧。

技术总结
一种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处理模块及三相分离模块;初级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AI智能抓斗、沥水绞龙、撕碎机、挤压机及出渣绞龙;三相分离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沥水池、压滤机、湿热罐、三相分离机、油过滤机及储油桶;挤压机、压滤机及三相分离机分别设置于出渣绞龙的外侧的上方,挤压机、压滤机及三相分离机均通过一斜槽与出渣绞龙的输入端连接。如此体积较小、空间利用率高、设备损耗小。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周品文;沈志超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组合式可移动式铁路废旧轨枕收集处置一体机技术

2021-5-6 2:16:31

专利技术

高新复合绝缘子分离分选设备技术

2021-5-6 2:19:0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