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水质改善技术与流程

高新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水质改善技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质整理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水质改善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工业生产排放、农业灌溉用水及雨水对于土地的冲刷作用,污染物流入河流及湖库,导致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加,水体水质恶化,其中通常含有较多的氮、磷和有机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原有生态体系被破坏。恶化水体对水质及湖库景观造成极大的破坏,处理水体污染问题不仅关系到用水安全,同时也关系湖库景观建设。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用于河流或湖库水质改善的水生生态系统,通过浮岛和人工生态池配合使用,利用浮岛种植水生植物,通过植物根系以及附着在根系上的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初步改善,降低污染物浓度;同时通过人工生态池构建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系统改善和维护水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包括浮于水面并栽种有植物的浮岛,以及位于浮岛内侧邻岸并且用于改善水质的人工生态池,在所述人工生态池与浮岛之间设置有隔网,该隔网上端连接于浮岛,而下端延伸到河床。

优选的,所述浮岛通过绳索与固定于河床的钢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浮岛由数个浮岛单体拼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浮岛单体中部设置有植物种植区,并在浮岛单体边缘设置有带连接孔的连接凸耳。

优选的,在所述人工生态池中通过放养改善水质的水生动物,和位于上层的水生植物构成生态系统。

优选的,所述隔网的上端连接于固定连接在浮岛的浮块,而下部设置有让隔网下端延伸到河床的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隔网为双层的尼龙网。

一种基于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的水质改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数个浮岛单体拼接形成浮岛,并放入指定的水体中,并预留人工生态池;

步骤二、固定浮岛,采用钢桩钉入水体河床,再利用绳索将浮岛与钢桩700连接,在稳定状态下绳索应处于未拉直或与水体垂直面呈一定角度,以防止后期因水位上涨导致淹没浮岛;

步骤三、浮岛架设完成,并在浮岛单体中种植植物,将种植有植物的花盆放置于浮岛单体的植物种植区;

步骤四、在人工生态池于浮岛之间构造隔网,通过双层尼龙网形成双层隔网,在隔网的上端通过浮块安装,而下端通过配重块进行下压;防止水体中悬浮物直接对水生生态系统进行破坏;

步骤五、人工生态池中构建生态系统,首先是水生植物的种植,根据水体的水深合理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并放养中鱼类、虾蟹或浮游动植物,水生植物是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整个系统构建的基石,将为系统中鱼类、虾蟹、浮游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提供生存的条件;

步骤六、生态系统的构建完成后,后期伴随着水体植物的生长进行拔除或捕捞,鱼类和虾蟹的生长情况进行捕捞或放养,并对浮岛的水生植物进行一定的修枝处理,通过修枝处理使植物在前期生长过程中养分散失减少,利于植物存活,同时也便于植物后期的生长;通过浮岛和人工生态池配合使用,利用浮岛种植水生植物,通过植物根系以及附着在根系上的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初步改善,降低污染物浓度;同时通过人工生态池构建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系统改善和维护水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用于河流或湖库水质的改善,通过浮岛和人工生态池配合使用,利用浮岛种植水生植物,通过植物根系以及附着在根系上的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初步改善,降低污染物浓度;同时通过人工生态池构建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系统改善和维护水质。

合理的设计浮岛,在漂浮的浮岛上种植植物,植物通过吸收水体中的物质为自身的生长提供营养。在生长过程中,植株根系得到生长,同时,在生长逐渐繁密的根系上微生物可以得到有效的生长,通过植物根系以及附着在根系上的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初步改善,降低污染物浓度。

浮岛对水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效降低了水体的冲击负荷,水体经初步处理进入水生生态系统,系统中包含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浮游动植物,利用系统的自净作用,实现生态系统中的水质浊度、cod、bod及氮磷的降解,实现在改善水体生态系统的同时完成对污染水体的水质提升。

同时本发明相较于常规的污水处理手段,该方法更加适用于传统水体(如河流、湖库);利用生态系统方法处理污染水体比常规的物理、化学和生化处理运营成本更低,并且生态系统处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会产生残余污染以及在处理过程中产生新的污染物质;同时本发明利用生态系统方法有利于构建健康的河流或湖库水体生态体系,完成水系治理的良态进行;而植物的种植可以作为水体的景观建设,为居民休憩娱乐增添了美丽风景,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浮岛单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隔网示意图;

图中:1、浮岛单体;1.1、植物种植区;1.2、连接凸耳;6、尼龙网;6.1、配重块;100、人工生态池;200、浮岛;300、河床;400、浮块;500、绳索;600、隔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包括浮于水面并栽种有植物的浮岛200,以及位于浮岛内侧邻岸并且用于改善水质的人工生态池100,在所述人工生态池与浮岛之间设置有隔网600,该隔网上端连接于浮岛,而下端延伸到河床3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岛200通过绳索500与固定于河床的钢柱7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岛200由数个浮岛单体1拼接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岛单体1中部设置有植物种植区1.1,并在浮岛单体边缘设置有带连接孔的连接凸耳1.2。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人工生态池100中通过放养改善水质的水生动物,和位于上层的水生植物构成生态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网600的上端连接于固定连接在浮岛的浮块400,而下部设置有让隔网下端延伸到河床的配重块6.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网600为双层的尼龙网6。

本发明在实施时,具体方法为:

1、为便于交通运输,浮岛为数个按照规模生产的浮岛单体拼接,利用工具将浮岛单体拼接成一定规格的浮岛放入水体,相邻的单个浮岛单体在连接时,利用连接凸耳通过螺栓和螺母匹配连接。

2、浮岛漂浮在水面会随水流扰动,为减少对浮岛的影响,需对浮岛进行固定,多采用钢桩700钉入水体底部,钢桩深入底泥约1米(由池体底质而定),再利用绳索500将浮岛与钢桩700连接,在稳定状态下绳索应处于未拉直或与水体垂直面呈一定角度,以防止后期因水位上涨导致淹没浮岛。

3、浮岛架设完成,便可放置花盆于浮岛单体的植物种植区(该花盆具有众多条纹缝隙,后期的植物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从缝隙中穿过,深入水体,为微生物的附着以及对水体水质提升提供条件)。

4、花盆放置后便可移栽植物,将选用的水生植物进行一定的修枝处理,通过修枝处理使植物在前期生长过程中养分散失减少,利于植物存活,同时也便于植物后期的生长。

5、若水体中含有悬浮物,在水体流动的作用下,悬浮物质会流入水生生态系统,在植物的阻碍作用下会导致水生生态系统被大量物质覆盖。故需在浮岛内侧(水生生态系统边缘)架设双层隔网,防止悬浮物直接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冲击。隔网相对较轻,会伴随水体扰动,在隔膜底部加设配重块(铅块或铁链),使隔网牢牢依附在水底,减少干扰。

6、接着在人工生态池中构建生态系统,首先是水生植物的种植,根据水体的水深合理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水生植物是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整个系统构建的基石,将为系统中鱼类、虾蟹、浮游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提供生存的条件。

7、待到水生植物生长繁茂可以放养鱼类、虾蟹等,将不同种类的鱼苗以及小虾小蟹放入水体之中。

8、生态系统的构建基本完成,后期伴随着水体植物的生长进行拔除或捕捞,鱼类和虾蟹的生长情况进行捕捞或放养。

合理的设计浮岛,在漂浮的浮岛上种植植物,植物通过吸收水体中的物质为自身的生长提供营养。在生长过程中,植株根系得到生长,同时,在生长逐渐繁密的根系上微生物可以得到有效的生长,通过植物根系以及附着在根系上的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初步改善,降低污染物浓度。

浮岛对水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效降低了水体的冲击负荷,水体经初步处理进入水生生态系统,系统中包含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浮游动植物,利用系统的自净作用,实现生态系统中的水质浊度、cod、bod及氮磷的降解,实现在改善水体生态系统的同时完成对污染水体的水质提升。

同时本发明相较于常规的污水处理手段,该方法更加适用于传统水体(如河流、湖库);利用生态系统方法处理污染水体比常规的物理、化学和生化处理运营成本更低,并且生态系统处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会产生残余污染以及在处理过程中产生新的污染物质;同时本发明利用生态系统方法有利于构建健康的河流或湖库水体生态体系,完成水系治理的良态进行;而植物的种植可以作为水体的景观建设,为居民休憩娱乐增添了美丽风景,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于水面并栽种有植物的浮岛(200),以及位于浮岛内侧邻岸并且用于改善水质的人工生态池(100),在所述人工生态池与浮岛之间设置有隔网(600),该隔网上端连接于浮岛,而下端延伸到河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200)通过绳索(500)与固定于河床的钢柱(7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200)由数个浮岛单体(1)拼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单体(1)中部设置有植物种植区(1.1),并在浮岛单体边缘设置有带连接孔的连接凸耳(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工生态池(100)中通过放养改善水质的水生动物,和位于上层的水生植物构成生态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600)的上端连接于固定连接在浮岛的浮块(400),而下部设置有让隔网下端延伸到河床的配重块(6.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600)为双层的尼龙网(6)。

8.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的水质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数个浮岛单体拼接形成浮岛,并放入指定的水体中,并预留人工生态池;

步骤二、固定浮岛,采用钢桩钉入水体河床,再利用绳索将浮岛与钢桩700连接,在稳定状态下绳索应处于未拉直或与水体垂直面呈一定角度,以防止后期因水位上涨导致淹没浮岛;

步骤三、浮岛架设完成,并在浮岛单体中种植植物,将种植有植物的花盆放置于浮岛单体的植物种植区;

步骤四、在人工生态池于浮岛之间构造隔网,通过双层尼龙网形成双层隔网,在隔网的上端通过浮块安装,而下端通过配重块进行下压;防止水体中悬浮物直接对水生生态系统进行破坏;

步骤五、人工生态池中构建生态系统,首先是水生植物的种植,根据水体的水深合理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并放养中鱼类、虾蟹或浮游动植物,水生植物是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整个系统构建的基石,将为系统中鱼类、虾蟹、浮游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提供生存的条件;

步骤六、生态系统的构建完成后,后期伴随着水体植物的生长进行拔除或捕捞,鱼类和虾蟹的生长情况进行捕捞或放养,并对浮岛的水生植物进行一定的修枝处理,通过修枝处理使植物在前期生长过程中养分散失减少,利于植物存活,同时也便于植物后期的生长;通过浮岛和人工生态池配合使用,利用浮岛种植水生植物,通过植物根系以及附着在根系上的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初步改善,降低污染物浓度;同时通过人工生态池构建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系统改善和维护水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水质改善方法,包括浮于水面并栽种有植物的浮岛,以及位于浮岛内侧邻岸并且用于改善水质的人工生态池,在所述人工生态池与浮岛之间设置有隔网,该隔网上端连接于浮岛,而下端延伸到河床;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用于改善河流或湖库水质的改善;通过浮岛和人工生态池配合使用,利用浮岛种植水生植物,通过植物根系以及附着在根系上的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初步改善,降低污染物浓度;同时通过人工生态池构建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系统改善和维护水质。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陈龙;涂卫国;谌书;王彬;聂富育;樊华;李森;罗雪梅;宋涛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复配植物碳源ZTFN-1的制备工艺技术

2021-5-5 9:22:40

专利技术

高新沉水植物净化水质的室内试验工艺技术

2021-5-5 9:26:5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