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高效隔油池技术

高新高效隔油池技术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隔油池。

背景技术:

隔油池是利用油滴与水的密度差产生上浮作用来去除含油废水中可浮性油类物质的一种废水预处理构筑物。隔油池的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主要有平流式隔油池、平行板式隔油池、倾斜板式隔油池等。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排出池外,进行后续处理。

其中,平流式隔油池大多采用折返式隔油收集原理。在一个池体内部增加几处隔板,让水流上下折返运动起来,增加水流的流程路径。这种隔油原理上效率还是不高的,一般隔油池停留时间设计都在60-180分钟之间,池体设计的都很大,成本很高。为了提高隔油效果,有的在隔腔中增加了粗粒化的装置让小油滴变成大油滴,提高分散油的去除效果。但这种装置一旦堵塞清理非常困难。也有用增加小间距斜板组件让小油滴变成大油滴的提高分散油的去除效果。但这种装置也存在堵塞问题,也存在不好清理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分散油堵塞清理困难,处理效果不理想形成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高效隔油池。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隔油池,包括池体、若干隔板及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所述池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及出油口,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用于将所述池体分为不同腔室,所述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竖直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用于池体内污水的流通。

优选的,所述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快速凝集管,所述快速凝集管顶部与所述出油口高度一致,其中一所述快速凝集管底部与所述进水口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隔板包括竖隔板,所述竖隔板沿所述池体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所述竖隔板长度方向两侧与所述池体侧壁相互贴合并固定设置,所述竖隔板用于将所述池体分为若干折返腔。

优选的,所述隔板还包括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垂直于所述竖隔板设置,所述横隔板设置在所述折返腔内,用于将所述折返腔分为若干隔油腔。

优选的,部分所述快速凝集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竖隔板上,并且所述快速凝集管贯通所述竖隔板设置,所述快速凝集管贯通位置位于所述竖隔板的底部。

上述所述的一种高效隔油池,其通过设置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及若干隔板的设置,通过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对分散油进行快速凝集,同时通过隔板将池体分成若干腔室,从而阻碍水流,让水流弯转运行。若干腔室让污水主要运行在液体表层中的油层中穿行来完成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高效隔油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高效隔油池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池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出油口;2、隔板;21、竖隔板;211、折返腔;22、横隔板;221、隔油腔;2211、第一隔油腔;2212、第二隔油腔;2213、第三隔油腔;3、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31、快速凝集管;32、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高效隔油池,包括池体1、若干隔板2及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3,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池体1内,用于将所述池体1分为不同腔室,所述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3竖直设置在所述池体1内,用于池体1内污水的流通。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1呈长方体设置,所述池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及出油口13,所述进水口11与所述出水口12分别位于所述池体1相对设置的两侧竖直平面侧壁的底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口11与所述出水口12分别位于所述池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侧侧壁上,并且所述进水口11与所述出水口12均位于其所在平面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所述出油口13位于与设置进水口11所在平面相邻的平面侧壁上,所述出油口13位于该侧平面靠近所述出水口12一侧,并且所述出油口13高于所述出水口12设置。

请参阅图2,所述隔板2分为竖隔板21及横隔板22,其中所述竖隔板21沿所述池体1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所述竖隔板21与所述进水口11所在平面平行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竖隔板21长度方向两侧与所述池体1侧壁相互贴合并固定设置,所述竖隔板21用于将所述池体1分为若干折返腔211。所述横隔板22垂直于所述竖隔板21设置,所述横隔板22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横隔板22平行设置,所述横隔板22设置在所述折返腔211内,用于将所述折返腔211分为若干隔油腔221,所述横隔板22高度与所述竖隔板21一致,所述横隔板22长度小于所述折返腔211的长度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竖隔板21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竖隔板21将所述池体1分为三个折返腔211,每一折返腔211内分别设置有两个横隔板22,两个所述横隔板22分别位于所述折返腔211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通过两个所述横隔板22将所述折返腔211分为三个隔油腔221,请参阅图2,每一所述折返腔211上的所述隔油腔221分别为第一隔油腔2211、第二隔油腔2212及第三隔油腔2213。通过隔板2的设置,将所述池体1分成多个腔室,使得水流在不同腔室之间弯转运行时,基本上做到都在液面100-250毫米深度范围内运行,这段液面表层范围内富集了大量的油层,污水的的分散油滴在油层中穿行时,依靠油层的吸附拦截作用下将污水中分散油滴截留在液面处。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3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快速凝集管31,所述快速凝集管31顶部与所述出油口13高度一致,其中一所述快速凝集管31底部与所述进水口11连通设置,其余所述快速凝集管31固定在所述竖隔板21上,所述快速凝集管31底部设置有弯折部32,与所述进水口11连通的快速凝集管31上的弯折部32与所述进水口11连通,其余所述快速凝集管31的弯折部32贯穿所述竖隔板21设置,这里,所述快速凝集管31贯通所述竖隔板21的底部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快速凝集管31分别位于所述池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污水中的分散油以50-150um微小油珠形式悬浮于水中,不稳定,需静止一定时间后才能形成浮油。通过快速凝集管31的设置,污水中的分散油通过快速凝集管31时,由于管路中通道狭小,管道内部水力流态设置为不同强度的紊流状态,通过水流紊动作用极大增加了分散油的碰撞机会,使分散油滴快速高效相互吸附形成更大的浮油油滴,加快了浮油上升速度,极大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在30分钟内该油水分离系统能100%完全分离100μm以上粒径的油珠,对于30~90μm的粗分散油珠分离率可达到80%左右,总的除油率有时可达60%~80%。达到同样分离效果常规折返隔油系统需要最少60分钟,最多180分钟才能达到。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堵塞的发生。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高效隔油池,其通过设置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3及若干隔板2的设置,通过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3对分散油进行快速凝集,同时通过隔板2将池体1分成若干腔室,从而阻碍水流,让水流弯转运行。污水主要运行在表层来完成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隔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若干隔板(2)及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3),所述池体(1)包括进水口(11)、出水口(12)及出油口(13),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池体(1)内,用于将所述池体(1)分为不同腔室,所述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3)竖直设置在所述池体(1)内,用于池体(1)内污水的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3)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快速凝集管(31),所述快速凝集管(31)顶部与所述出油口(13)高度一致,其中一所述快速凝集管(31)底部与所述进水口(11)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包括竖隔板(21),所述竖隔板(21)沿所述池体(1)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所述竖隔板(21)长度方向两侧与所述池体(1)侧壁相互贴合并固定设置,所述竖隔板(21)用于将所述池体(1)分为若干折返腔(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还包括横隔板(22),所述横隔板(22)垂直于所述竖隔板(21)设置,所述横隔板(22)设置在所述折返腔(211)内,用于将所述折返腔(211)分为若干隔油腔(2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隔油池,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快速凝集管(31)固定设置在所述竖隔板(21)上,并且所述快速凝集管(31)贯通所述竖隔板(21)设置,所述快速凝集管(31)贯通位置位于所述竖隔板(21)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隔油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散油堵塞清理困难,处理效果不理想形成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池体、若干隔板及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所述池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及出油口,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用于将所述池体分为不同腔室,所述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竖直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用于池体内污水的流通。通过设置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及若干隔板的设置,通过分散油快速凝集系统对分散油进行快速凝集,同时通过隔板将池体分成若干腔室,从而阻碍水流,让水流弯转运行。若干腔室让污水主要运行在液体表层中的油层中穿行来完成的。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赵洪启;戴文强;樊洁;韩海燕;吕英东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技术

2021-5-5 7:58:43

专利技术

高新模块化串联智能油水分离器技术

2021-5-5 8:00:2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