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技术

高新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技术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

背景技术:

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原因有两类: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特殊的地质条件使某种化学元素大量富集、天然植物在腐烂时产生某些有害物质、雨水降到地面后挟带各种物质流人水体等造成的水体污染,都属于自然污染。

现有对于含油水体进行修复时,通常采用大面积喷洒水体吸附剂以及浮在水面的修复装置两种方式,但是第一种方式,在水体修复后,吸附剂通常会沉入水底,对于吸附剂的回收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较大,造成整个水体修复过程的修复效率低下,第二种方式在使用时,对于水体的吸附悬浮物进行水体修复的效果较好,但是难以掌控回收的时间,过早回收容易造成吸附材料的利用率不高,过晚回收容易造成对于水体整体的修复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它通过本吸附球的设置,在本吸附球未使用前,自锁层可以将内锁飘绳封锁,使其贴附在自封锁飘杆表面,进而使氦气浮球沉在水体内部,当本吸附球投入水体进行吸油时,随着吸附时间延长,吸附浮球内吸附的油污逐渐增多,可以沿着内吸油层并通过导油杆进入到油封条内,从而溶解自锁层并解封内锁飘绳,配合氦气浮球向上的浮力作用,对内锁飘绳产生拉扯力,使其从半隔离层的豁口处被释放,此时氦气浮球上浮直至飘在水体表面上方,便于及时提醒本吸附球吸油饱和,从而及时回收并投放新的吸附球,进而在有效保证本吸附球利用率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对水体表面油的吸附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包括吸附浮球,所述吸附浮球下端固定连接有自封锁飘杆,自封锁飘杆端部延伸至吸附浮球内部的三分点上方,使得吸附浮球漂浮在水面时,当吸附足够多的油时,油向吸附浮球位于水面上方的部分逐渐延伸,从而与自封锁飘杆端部接触并进入其内部,此时通过自封锁飘杆进入到油封条内的油分解自锁层,使得氦气浮球浮起后对于吸附浮球吸附油的饱和度的提醒更加准确,所述自封锁飘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球,所述自封锁飘杆外端包裹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油封条,所述吸附浮球与自封锁飘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浮沉球,所述自浮沉球包括与吸附浮球连接的内锁飘绳以及固定连接在内锁飘绳端部的氦气浮球,所述内锁飘绳固定贯穿油封条,所述自封锁飘杆包括与吸附浮球固定连接的内线芯、包裹在内线芯外的内吸油层以及固定包裹在内吸油层外的外隔离层,所述内线芯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油封条对应的导油杆,所述导油杆依次贯穿内吸油层和外隔离层并延伸至油封条内,通过本吸附球的设置,在本吸附球未使用前,自锁层可以将内锁飘绳封锁,使其贴附在自封锁飘杆表面,进而使氦气浮球沉在水体内部,当本吸附球投入水体进行吸油时,随着吸附时间延长,吸附浮球内吸附的油污逐渐增多,可以沿着内吸油层并通过导油杆进入到油封条内,从而溶解自锁层并解封内锁飘绳,配合氦气浮球向上的浮力作用,对内锁飘绳产生拉扯力,使其从半隔离层的豁口处被释放,此时氦气浮球上浮直至飘在水体表面上方,便于及时提醒本吸附球吸油饱和,从而及时回收并投放新的吸附球,进而在有效保证本吸附球利用率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对水体表面油的吸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线芯和内锁飘绳均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内吸油层为吸油材料制成,使得自封锁飘杆和内锁飘绳在水体内时,能够具有一定的飘动性,便于本吸附球在水体表面漂浮进行吸油时发生移动,使得对于油污的吸附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油封条包括与外隔离层固定连接的半隔离层以及填充在半隔离层与外隔离层之间的自锁层。

进一步的,所述自锁层为油溶性材质制成,在本吸附球未使用前,自锁层可以将内锁飘绳封锁,使其贴附在自封锁飘杆表面,进而使得氦气浮球沉在水体内部,随着本吸附球投入水体表面的时间延长,吸附浮球内吸附的油污逐渐增多,可以沿着内吸油层并通过导油杆进入到油封条内,从而溶解自锁层,使得内锁飘绳被解封,此时氦气浮球逐渐浮起,并漂浮在水面上,便于及时提醒本吸附球吸油饱和,从而及时回收并投放新的吸附球,有效保证的吸附效率,所述半隔离层和外隔离层均为疏水疏油材料制成,有效隔离水体内部还未来得及漂浮在水面的油珠,使其不易影响到自锁层的溶解时间,使得氦气浮球浮起后对于吸附浮球吸附饱和度的提醒更加准确,进而有效保证本吸附球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半隔离层表面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处的半隔离层相互接触并延伸至自锁层内,自锁层可以封锁该豁口,从而有效抑制水体内的油珠沿着豁口进入到自锁层内部,同时自锁层被来自内吸油层的油溶解后,失去对内锁飘绳和豁口处的束缚力,此时在氦气浮球浮力的拉扯下,内锁飘绳脱离油封条,使氦气浮球漂浮在水面或者水面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内锁飘绳位于油封条内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折叠拉线,多个所述折叠拉线均镶嵌在自锁层内,折叠拉线有效提高自锁层对于内锁飘绳的束缚力,使得吸附浮球未吸附足够的油污时,自锁层在微溶解或者溶解程度不够时,内锁飘绳仍然不能脱离油封条,使得提醒效果更佳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导油杆端部为多分叉结构,且多个分叉的端部均位于自锁层内,便于分散通过导油杆进入到自锁层内的油,使得对于自锁层的溶解更加均匀,从而有效避免吸附浮球已经吸附饱和而油封条一直难以释放内锁飘绳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内锁飘绳长度为吸附浮球直径的2-3倍,当内锁飘绳被释放后,便于氦气浮球能够浮起甚至飘在水面上方,使得对于工作人员的提醒效果更好,所述内锁飘绳位于油封条外的部分不高与其整体长度的1/4,便于在内锁飘绳被封锁时,氦气浮球能够沉在水体内。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本吸附球的设置,在本吸附球未使用前,自锁层可以将内锁飘绳封锁,使其贴附在自封锁飘杆表面,进而使氦气浮球沉在水体内部,当本吸附球投入水体进行吸油时,随着吸附时间延长,吸附浮球内吸附的油污逐渐增多,可以沿着内吸油层并通过导油杆进入到油封条内,从而溶解自锁层并解封内锁飘绳,配合氦气浮球向上的浮力作用,对内锁飘绳产生拉扯力,使其从半隔离层的豁口处被释放,此时氦气浮球上浮直至飘在水体表面上方,便于及时提醒本吸附球吸油饱和,从而及时回收并投放新的吸附球,进而在有效保证本吸附球利用率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对水体表面油的吸附效率。

(2)内线芯和内锁飘绳均为柔性材料制成,内吸油层为吸油材料制成,使得自封锁飘杆和内锁飘绳在水体内时,能够具有一定的飘动性,便于本吸附球在水体表面漂浮进行吸油时发生移动,使得对于油污的吸附效率更高。

(3)油封条包括与外隔离层固定连接的半隔离层以及填充在半隔离层与外隔离层之间的自锁层。

(4)自锁层为油溶性材质制成,在本吸附球未使用前,自锁层可以将内锁飘绳封锁,使其贴附在自封锁飘杆表面,进而使得氦气浮球沉在水体内部,随着本吸附球投入水体表面的时间延长,吸附浮球内吸附的油污逐渐增多,可以沿着内吸油层并通过导油杆进入到油封条内,从而溶解自锁层,使得内锁飘绳被解封,此时氦气浮球逐渐浮起,并漂浮在水面上,便于及时提醒本吸附球吸油饱和,从而及时回收并投放新的吸附球,有效保证的吸附效率,半隔离层和外隔离层均为疏水疏油材料制成,有效隔离水体内部还未来得及漂浮在水面的油珠,使其不易影响到自锁层的溶解时间,使得氦气浮球浮起后对于吸附浮球吸附饱和度的提醒更加准确,进而有效保证本吸附球的利用率。

(5)半隔离层表面设置有豁口,豁口处的半隔离层相互接触并延伸至自锁层内,自锁层可以封锁该豁口,从而有效抑制水体内的油珠沿着豁口进入到自锁层内部,同时自锁层被来自内吸油层的油溶解后,失去对内锁飘绳和豁口处的束缚力,此时在氦气浮球浮力的拉扯下,内锁飘绳脱离油封条,使氦气浮球漂浮在水面或者水面上方。

(6)内锁飘绳位于油封条内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折叠拉线,多个折叠拉线均镶嵌在自锁层内,折叠拉线有效提高自锁层对于内锁飘绳的束缚力,使得吸附浮球未吸附足够的油污时,自锁层在微溶解或者溶解程度不够时,内锁飘绳仍然不能脱离油封条,使得提醒效果更佳准确。

(7)导油杆端部为多分叉结构,且多个分叉的端部均位于自锁层内,便于分散通过导油杆进入到自锁层内的油,使得对于自锁层的溶解更加均匀,从而有效避免吸附浮球已经吸附饱和而油封条一直难以释放内锁飘绳的情况发生。

(8)内锁飘绳长度为吸附浮球直径的2-3倍,当内锁飘绳被释放后,便于氦气浮球能够浮起甚至飘在水面上方,使得对于工作人员的提醒效果更好,内锁飘绳位于油封条外的部分不高与其整体长度的1/4,便于在内锁飘绳被封锁时,氦气浮球能够沉在水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封锁飘杆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封锁飘杆下端部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自封锁飘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对水面的油吸附饱和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吸附浮球、2自封锁飘杆、21内线芯、22内吸油层、23外隔离层、3氦气浮球、4内锁飘绳、5配重球、61自锁层、62半隔离层、7折叠拉线、8导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包括吸附浮球1,所述吸附浮球1下端固定连接有自封锁飘杆2,自封锁飘杆2端部延伸至吸附浮球1内部的三分点上方,使得吸附浮球1漂浮在水面时,当吸附足够多的油时,油向吸附浮球1位于水面上方的部分逐渐延伸,从而与自封锁飘杆2端部接触并进入其内部,此时通过自封锁飘杆2进入到油封条内的油分解自锁层61,使得氦气浮球3浮起后对于吸附浮球1吸附油的饱和度的提醒更加准确,所述自封锁飘杆2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球5。

请参阅图2-3,图中a表示油封条,所述自封锁飘杆2外端包裹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油封条,所述吸附浮球1与自封锁飘杆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浮沉球,所述自浮沉球包括与吸附浮球1连接的内锁飘绳4以及固定连接在内锁飘绳4端部的氦气浮球3,所述内锁飘绳4固定贯穿油封条,所述内锁飘绳4长度为吸附浮球1直径的2-3倍,当内锁飘绳4被释放后,便于氦气浮球3能够浮起甚至飘在水面上方,使得对于工作人员的提醒效果更好,所述内锁飘绳4位于油封条外的部分不高与其整体长度的1/4,便于在内锁飘绳4被封锁时,氦气浮球3能够沉在水体内。

请参阅图4,所述自封锁飘杆2包括与吸附浮球1固定连接的内线芯21、包裹在内线芯21外的内吸油层22以及固定包裹在内吸油层22外的外隔离层23,所述内线芯21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油封条对应的导油杆8,所述导油杆8依次贯穿内吸油层22和外隔离层23并延伸至油封条内,所述内线芯21和内锁飘绳4均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内吸油层22为吸油材料制成,使得自封锁飘杆2和内锁飘绳4在水体内时,能够具有一定的飘动性,便于本吸附球在水体表面漂浮进行吸油时发生移动,使得对于油污的吸附效率更高。

请参阅图5,所述油封条包括与外隔离层23固定连接的半隔离层62以及填充在半隔离层62与外隔离层23之间的自锁层61,所述自锁层61为油溶性材质制成,在本吸附球未使用前,自锁层61可以将内锁飘绳4封锁,使其贴附在自封锁飘杆2表面,进而使得氦气浮球3沉在水体内部,随着本吸附球投入水体表面的时间延长,吸附浮球1内吸附的油污逐渐增多,可以沿着内吸油层22并通过导油杆8进入到油封条内,从而溶解自锁层61,使得内锁飘绳4被解封,此时氦气浮球3逐渐浮起,并漂浮在水面上,便于及时提醒本吸附球吸油饱和,从而及时回收并投放新的吸附球,有效保证的吸附效率,所述半隔离层62和外隔离层23均为疏水疏油材料制成,有效隔离水体内部还未来得及漂浮在水面的油珠,使其不易影响到自锁层61的溶解时间,使得氦气浮球3浮起后对于吸附浮球1吸附饱和度的提醒更加准确,进而有效保证本吸附球的利用率,所述半隔离层62表面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处的半隔离层62相互接触并延伸至自锁层61内,自锁层61可以封锁该豁口,从而有效抑制水体内的油珠沿着豁口进入到自锁层61内部,同时自锁层61被来自内吸油层22的油溶解后,失去对内锁飘绳4和豁口处的束缚力,此时在氦气浮球3浮力的拉扯下,内锁飘绳4脱离油封条,使氦气浮球3漂浮在水面或者水面上方。

所述内锁飘绳4位于油封条内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折叠拉线7,多个所述折叠拉线7均镶嵌在自锁层61内,折叠拉线7有效提高自锁层61对于内锁飘绳4的束缚力,使得吸附浮球1未吸附足够的油污时,自锁层61在微溶解或者溶解程度不够时,内锁飘绳4仍然不能脱离油封条,使得提醒效果更佳准确,所述导油杆8端部为多分叉结构,且多个分叉的端部均位于自锁层61内,便于分散通过导油杆8进入到自锁层61内的油,使得对于自锁层61的溶解更加均匀,从而有效避免吸附浮球1已经吸附饱和而油封条一直难以释放内锁飘绳4的情况发生。

通过本吸附球的设置,在本吸附球未使用前,自锁层61可以将内锁飘绳4封锁,使其贴附在自封锁飘杆2表面,进而使氦气浮球3沉在水体内部,当本吸附球投入水体进行吸油时,随着吸附时间延长,吸附浮球1内吸附的油污逐渐增多,可以沿着内吸油层22并通过导油杆8进入到油封条内,从而溶解自锁层61并解封内锁飘绳4,请参阅图6,配合氦气浮球3向上的浮力作用,对内锁飘绳4产生拉扯力,使其从半隔离层62的豁口处被释放,此时氦气浮球3上浮直至飘在水体表面上方,便于及时提醒本吸附球吸油饱和,从而及时回收并投放新的吸附球,进而在有效保证本吸附球利用率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对水体表面油的吸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包括吸附浮球(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浮球(1)下端固定连接有自封锁飘杆(2),所述自封锁飘杆(2)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球(5),所述自封锁飘杆(2)外端包裹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油封条,所述吸附浮球(1)与自封锁飘杆(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浮沉球,所述自浮沉球包括与吸附浮球(1)连接的内锁飘绳(4)以及固定连接在内锁飘绳(4)端部的氦气浮球(3),所述内锁飘绳(4)固定贯穿油封条,所述自封锁飘杆(2)包括与吸附浮球(1)固定连接的内线芯(21)、包裹在内线芯(21)外的内吸油层(22)以及固定包裹在内吸油层(22)外的外隔离层(23),所述内线芯(21)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油封条对应的导油杆(8),所述导油杆(8)依次贯穿内吸油层(22)和外隔离层(23)并延伸至油封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线芯(21)和内锁飘绳(4)均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内吸油层(22)为吸油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条包括与外隔离层(23)固定连接的半隔离层(62)以及填充在半隔离层(62)与外隔离层(23)之间的自锁层(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层(61)为油溶性材质制成,所述半隔离层(62)和外隔离层(23)均为疏水疏油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隔离层(62)表面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处的半隔离层(62)相互接触并延伸至自锁层(6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飘绳(4)位于油封条内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折叠拉线(7),多个所述折叠拉线(7)均镶嵌在自锁层(6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杆(8)端部为多分叉结构,且多个分叉的端部均位于自锁层(6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飘绳(4)长度为吸附浮球(1)直径的2-3倍,所述内锁飘绳(4)位于油封条外的部分不高与其整体长度的1/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属于水处理领域,一种上浮式水体表面油污吸附球,在本吸附球未使用前,自锁层可以将内锁飘绳封锁,使其贴附在自封锁飘杆表面,进而使氦气浮球沉在水体内部,当本吸附球投入水体进行吸油时,随着吸附时间延长,吸附浮球内吸附的油污逐渐增多,可以沿着内吸油层并通过导油杆进入到油封条内,从而溶解自锁层并解封内锁飘绳,配合氦气浮球向上的浮力作用,对内锁飘绳产生拉扯力,使其从半隔离层的豁口处被释放,此时氦气浮球上浮直至飘在水体表面上方,便于及时提醒本吸附球吸油饱和,从而及时回收并投放新的吸附球,进而在有效保证本吸附球利用率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对水体表面油的吸附效率。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杨海仙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具有紫外杀菌消毒功能的水管技术

2021-5-5 7:57:51

专利技术

高新高效隔油池技术

2021-5-5 7:59:5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