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过程中如何控制剩余污泥排放
排泥是氧化沟工艺控制中最重要的一项操作。
氧化沟处理系统每天都要产生一定的微生物,使系统内污泥量增多,因此需要每日排放一定量的剩余污泥,以维持系统中生物量的平衡。
当污水水量、水质条件、环境条件变化时,也需要利用系统的活性污泥量调节弹性来保证系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通过排泥量的调节,可以控制SRT,改变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类和增长速度,改变需氧量,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从而改善系统的功能。
作为延时曝气的活性污泥系统,氧化沟常用的排泥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用MLSS控制排泥
在维持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恒定的情况下,确定排泥量。首先根据实际工艺状况确定一个合适的MLSS浓度值。
在我国,由于进水水质的关系,氧化沟的MLSS浓度一般应控制在3000mg/I.左右。当实际MLSS比要控制的MLSS值高时,应通过排泥降低MLSS值。
在控制总的排泥量的前提下,尽量少排勤排,如有可能,应连续排泥。排泥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Vw = (MLSS-MLSS0) • Va/RSS
式中:MLSS为实测值;
Vw为要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
MLSS0为要维持的浓度值;
RSS为回流污泥浓度;
Va为曝气池容积。
用MLSS控制排泥方法简单,容易掌握,适合于水量水质变化不大的污水处理厂,但应注意所测定的MLSS具有代表性。
二、用F/M控制污泥
F/M中的F是入流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一般无法人为地控制,因此只能控制M,即曝气池中的微生物量,其实质是通过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来改变氧化沟沟内的MLSS,调整F/M,使F/M保持在工艺允许的最佳运行范围之内。工业废水含量较大的处理厂,水质水量的变化大,应尽量采用这方式控制污泥的排放。用F/M控制的排泥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Vw为要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
- MLVSS为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 B0D5为入流废水的B0D5;
- Q为入流废水量;
- F/M为需要控制的有机负荷;
- Va为曝气池容积;
- RSS为回流污泥浓度。
可推断出如果F下降,则污泥浓度MLSS亦下降,则回流污泥Qr的浓度变小,所以排放的剩余污泥的浓度也小;反之,若F增大,则MLSS亦增高,则回流污泥Qr浓度加大, 排放的剩余污泥的浓度随之亦增加。用上述公式计算F/M具有一定的难度,入流污水的 B0D5以及沟内混合液的MLVSS浓度的测定都较为麻烦和耗时,实际操作中,可通过长期积累的B0D5/C0DCr值、MLVSS/MLSS值进行快速换算。
三、用SRT控制排泥
用泥龄SRT来进行排泥控制被认为是活性污泥系统中一种最可靠、最准确的排泥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正确选择SRT和准确地计算系统内的污泥总量Mt。
充分利用污泥的沉降试验、呼吸试验、生物相观测等手段,随时调整SRT使之更加合理,也使每日排泥量为常数。每日的污泥排放量计算公式:
- 式中:Qw为每天排放的污泥体积流量;
- SSe为二沉池出水的悬浮固体浓度;
- Va为曝气池容积;
- SRT为泥龄;
- RSS为回流污泥浓度。
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出的排泥量Qw常常偏小,这主要是由于公式推导过程中,将总泥量Mt用曝气池中的泥量来代替的缘故。实际上,二沉池出水还要带走相当的污泥量。因此,当二沉池出水SS较高时,应将二沉池出水排出的泥量代人泥龄的计算式,从而得出更准确的排泥量。
关于排泥的操作方式有很多种。小处理厂池数较少,可以人工控制泥泵的开停。大处理厂一般采用自动控制,最常用的方式是时间——程序控制,即定时排泥,定时停泵。然而这种方式不能适应排泥量的变化,可能会使排泥浓度降低或排泥不彻底。较先进的控制方式是定时排泥,停泵由装在排泥管路上的浓度计或密度计控制。当排泥浓度降至设定值时,泥泵停止。这种方式能根据泥量的变化改变排泥的时间,既不降低排泥浓度,又能排泥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