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污水用沉淀灌式体技术

高新污水用沉淀灌式体技术

[0001]
本高新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容易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因此,需要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0003]
本实用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现有技术中在对污水处理的时候,需要对污水处理组件中过滤层进行有效的清洗,避免在使用后出现过滤层出现堵塞,而现有技术直接通过清水添加入过滤罐,导致清洗依旧按照由上到下对过滤层进行清洁,导致一些残存的杂质无法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高新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高新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处理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盒内上表面分别安装有电机和蓄电池,所述处理罐的上表面靠左部位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处理罐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盖板,两组所述盖板的内侧靠上部位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右侧所述盖板的外壁靠上部位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中间部位分别安装有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所述处理罐的内腔上表面靠右部位安装有工装架,所述工装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杆,所述竖直杆的底端贯穿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并与过滤层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罐的内腔靠下部位安装有腔体,所述腔体处于过滤层一的下方。
[0007]
作为本高新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浮管,所述气浮管的一端贯穿腔体的右壁,并位于腔体的内腔中。
[0008]
作为本高新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腔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穿孔,所述对穿孔的一端处于过滤层一的底端,并挤压固定。
[0009]
作为本高新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轴承体,所述轴承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支撑板的上方。
[0010]
作为本高新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罐与腔体的下表面中间部位均开设有出水口。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新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
本实用,控制电机进行运作,而电机的驱动端和轴承体的顶端相互啮合,将会带动竖直杆进行旋转,通过进水管将污水和药物导入到处理罐的内腔中,其次污水在搅拌杆的搅拌下,将污水和药物进行充分反应,污水通过最终通过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进行过滤,并
通过出水口排出,而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在对污水过滤后,内将会储蓄杂质,需要对其进行清理,其结构更加优化、设计更加合理。
[0013]
本实用,控制循环水泵进行运作,而循环水泵的一端将导入的污水从另一端排出到水管内,并通过气浮管进行排放,此时将出水口进行密封,填充的液体将通过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进入到处理罐的内腔靠上部位,并通过出水管排出,实现对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内的杂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中处理罐的俯视图;
[0016]
图3为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中处理罐的内部结构图。
[0017]
图中:处理罐1、底座2、放置盒3、电机4、蓄电池5、盖板6、支撑板7、腔体8、气浮管9、出水口10、对穿孔11、过滤层一12、出水管13、水管14、循环水泵15、过滤层二16、工装架17、竖直杆18、轴承体19、搅拌杆20、进水管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高新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高新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高新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3,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包括处理罐1,处理罐1的底端安装有底座2,处理罐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盒3,放置盒3的盒内上表面分别安装有电机4和蓄电池5,处理罐1的上表面靠左部位安装有进水管21,处理罐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盖板6,两组盖板6的内侧靠上部位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右侧盖板6的外壁靠上部位安装有出水管13,支撑板7的下表面中间部位分别安装有过滤层二16和过滤层一12,处理罐1的内腔上表面靠右部位安装有工装架17,工装架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杆18,竖直杆18的底端贯穿过滤层二16和过滤层一12,并与过滤层一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处理罐1的内腔靠下部位安装有腔体8,腔体8处于过滤层一12的下方,蓄电池5电连接有循环水泵15,循环水泵15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水管14,水管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浮管9,气浮管9的一端贯穿腔体8的右壁,并位于腔体8的内腔中,腔体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穿孔11,对穿孔11的一端处于过滤层一12的底端,并挤压固定,电机4的驱动端连接有轴承体19,轴承体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0,搅拌杆20位于支撑板7的上方,处理罐1与腔体8的下表面中间部位均开设有出水口10。
[0020]
本高新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的时候,控制电机4进行运作,而电机4的驱动端和轴承体19的顶端相互啮合,将会带动竖直杆18进行旋转,通过进水管21将污水和药物导入到处理罐1的内腔中,其次污水在搅拌杆20的搅拌下,将污水和药物进行充分反应,污水通过最终通过过滤层二16和过滤层一12进行过滤,并通过出水口10排出,而过滤层二16和过滤层一12在对污水过滤后,内将会储蓄杂质,需要对其进行清理;
[0021]
具体通过控制循环水泵15进行运作,而循环水泵15的一端将导入的污水从另一端
排出到水管14内,并通过气浮管9进行排放,此时将出水口10进行密封,填充的液体将通过过滤层二16和过滤层一12进入到处理罐1的内腔靠上部位,并通过出水管13排出,实现对过滤层二16和过滤层一12内的杂质进行清理。
[0022]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高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高新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包括处理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底端安装有底座(2),所述处理罐(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盒(3),所述放置盒(3)的盒内上表面分别安装有电机(4)和蓄电池(5),所述处理罐(1)的上表面靠左部位安装有进水管(21),所述处理罐(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盖板(6),两组所述盖板(6)的内侧靠上部位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右侧所述盖板(6)的外壁靠上部位安装有出水管(13),所述支撑板(7)的下表面中间部位分别安装有过滤层二(16)和过滤层一(12),所述处理罐(1)的内腔上表面靠右部位安装有工装架(17),所述工装架(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杆(18),所述竖直杆(18)的底端贯穿过滤层二(16)和过滤层一(12),并与过滤层一(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罐(1)的内腔靠下部位安装有腔体(8),所述腔体(8)处于过滤层一(12)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5)电连接有循环水泵(15),所述循环水泵(15)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水管(14),所述水管(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浮管(9),所述气浮管(9)的一端贯穿腔体(8)的右壁,并位于腔体(8)的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穿孔(11),所述对穿孔(11)的一端处于过滤层一(12)的底端,并挤压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的驱动端连接有轴承体(19),所述轴承体(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0),所述搅拌杆(20)位于支撑板(7)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与腔体(8)的下表面中间部位均开设有出水口(10)。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处理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盒内上表面分别安装有电机和蓄电池,所述处理罐的上表面靠左部位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处理罐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盖板。该一种污水用沉淀灌式体,控制循环水泵进行运作,而循环水泵的一端将导入的污水从另一端排出到水管内,并通过气浮管进行排放,此时将出水口进行密封,填充的液体将通过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进入到处理罐的内腔靠上部位,并通过出水管排出,实现对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对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对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内的杂质进行清理。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饶世祥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隧道排水管道防堵塞的处理系统技术

2021-5-10 18:41:21

专利技术

高新热塑性弹性体生产用原料清洗装置技术

2021-5-10 18:43:1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