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技术

高新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技术

本高新技术涉及工业危废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氰化物的用量与日俱增,生产使用氰化物越来越多,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的含氰废物。氰化物是剧毒品,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含氰废渣的处理广受关注。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焚烧和氧化方式处理,但焚烧法需要热量高,耗费高,且高温转化过程中易产生二次污染,去除率不高;氧化法大多采用药剂喷淋方式,此方法去除率高,但伴随着大量含氰废水的产生,产生二次污染,再通过其它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及成本。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微生物法,但是微生物种类很多,发明人发现曲霉菌在合适条件下对氰化物分解并产生氨气,而氨气易溶于水,所以需要一种装置,在去除废渣中的氰化物时既高效又无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高新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知现有的含氰废渣处理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此本高新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能够提高含氰废渣中氰化物的处理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高新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从上而下依次由隔板a、隔板b密封分隔为预处理室、微生物处理室、泥水分离室;所述隔板a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下料口;所述隔板b设置有下料出口;

所述预处理室设置有投料斗、破碎机构;所述投料斗固定在所述壳体顶端;所述破碎机构横向跨过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投料斗正下方;

所述微生物处理室设置有搅拌机构和所述壳体上的进药口;

所述泥水分离室设置有用于排出水的出水管、用于排出渣泥排渣管、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泥水分离机构;所述泥水分离机构上端与所述下料出口通过阀门密封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斗包括投料口、斗体和隔断;所述斗体为锥体,其小端密封连通所述投料口;所述隔断从所述斗体小端将所述斗体的内部空间均匀地密封分割。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碾压辊,所述碾压辊包括转轴和矩形齿;所述矩形齿沿着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线性阵列布置且沿着所述转轴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机构配置为两个相互配合的所述碾压辊、齿轮传动机构;一个所述碾压辊外部连接动力源转动并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另一个所述碾压辊同步反转。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刮板、叶片和驱动机构;所述刮板安装在所述搅拌轴顶端;所述叶片沿着所述搅拌轴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与所述隔板a、隔板b可转动的密封配合;所述刮板与所述隔板a的上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泥水分离机构包括管体a、与所述管体a内壁密封滑动配合的管体b、推动所述管体b移动的气缸;所述管体a的一侧为封闭端,其封闭端与所述出水管密封连通,其封闭端下方设置卸渣口,其另一侧上方设置进料口;所述管体b的一侧为封闭端,其封闭端被配置成用于挤压泥水;所述管体b横穿过所述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新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微生物法可高效的去除废渣中含氰物质,不产生二次污染,同时整个装置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处理所用资金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高新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高新技术中投料斗的俯视图。

图3为本高新技术中破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高新技术中两个碾压辊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壳体1、隔板a2、隔板b3、投料斗4、破碎机构5、搅拌机构6、泥水分离机构7、支架8、集水箱9、泵10、管路a11、进药口12、阀门13、出水管14、排渣管15、振动器16、下料口21、下料出口31、投料口41、斗体42、隔断43、碾压辊51、齿轮传动机构52、动力源53、转轴511、矩形齿512、搅拌轴61、刮板62、叶片63、驱动机构64、管体a71、管体b72、气缸73、进料口711、卸渣口712、预处理室1-1、微生物处理室1-2、泥水分离室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高新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高新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高新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4,本高新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从上而下依次由隔板a2、隔板b3密封分隔为预处理室1-1、微生物处理室1-2、泥水分离室1-3;隔板a2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下料口21;隔板b3设置有下料出口31;预处理室1-1设置有投料斗4、破碎机构5;投料斗4固定在壳体1顶端;破碎机构5横向跨过壳体1,且位于投料斗4正下方;微生物处理室1-2设置有搅拌机构6和壳体1上的进药口12;泥水分离室1-3设置有出水管14、排渣管15、通过支架8固定于壳体1的泥水分离机构7;泥水分离机构7上端与下料出口31通过阀门13密封连通;出水管14被配置成用于排出水;排渣管15被配置成用于排出渣泥。

优选地,投料斗4包括投料口41、斗体42和隔断43;斗体42为锥体,其小端密封连通所述投料口41;隔断43从斗体42小端将斗体42的内部空间均匀地密封分割,促使下料过程中含氰废渣均匀地落在破碎机构5上。

优选地,破碎机构5包括碾压辊51,碾压辊51包括转轴511和矩形齿512;矩形齿512沿着转轴511的轴线方向线性阵列布置且沿着转轴511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优选地,破碎机构5配置为两个相互配合的碾压辊51、齿轮传动机构52;一个所述碾压辊51外部连接动力源53转动并通过齿轮传动机构52带动另一个所述碾压辊51同步反转,两个碾压辊51上的矩形齿511互相交错,保证含氰废渣的破碎。

优选地,搅拌机构6包括搅拌轴61、刮板62、叶片63和驱动机构64;刮板62安装在搅拌轴61顶端;叶片63沿着搅拌轴61圆周方向均匀布置;驱动机构64安装在搅拌轴61下端;刮板62为弧形或直线形,叶片63为直角三角形,其斜边朝上;搅拌轴61与隔板a2、隔板b3可转动的密封配合;刮板62与隔板a2的上表面贴合。

优选地,泥水分离机构7包括管体a71、与管体a71内壁密封滑动配合的管体b72、推动管体b72移动的气缸73;管体a71的一侧为封闭端,其封闭端与出水管14密封连通,其封闭端下方设置卸渣口712,其另一侧上方设置进料口711;管体b72的一侧为封闭端,其封闭端被配置成用于挤压泥水;管体b72横穿过壳体1;卸渣口712密封连接排渣管15。

可选地,排渣管15的外壁安装振动器16;振动器16采用cz型电磁仓壁振动器。

更为具体地,本高新技术的实施例1的具体实施过程为:含氰废渣通过投料斗4均匀地落到破碎机构5上,在两个碾压辊51相对同步反转的运动下,矩形齿512对含氰废渣进行破碎,碎渣落在隔板a2上,此时搅拌机构6转动,刮板62可以连续地将碎渣推到下料口21进入到微生物处理室1-2中,此时将培养好的曲霉菌培养液通过进药口12投放到微生物处理室1-2中,碎渣在叶片63地搅动下促进废渣中氰化物的分解,打开阀门13,处理后的碎渣进入到管体a71中,阀门13关闭,气缸73推动管体b72挤压碎渣,挤压过程中管体b72能够堵住进料口711,挤出的水从出水管14排进集水箱9中,出水管14两端固定有过滤膜,可有效阻挡挤压过程中碎渣从出水管14排出;当排完水之后,卸渣口712打开,同时振动器16开始运作,保证碎渣不粘在排渣管15的内壁或者不堵塞卸渣口712,促进碎渣的流动;由于微生物处理室1-2中产生的氨气溶于曲霉菌培养液中,当检测集水箱9中的氨水浓度符合排放标准时,可通过泵10经过管路a11从进药口12重新注入到微生物处理室1-2中,再利用;当检测集水箱9中的氨水浓度不符合排放标准时,可以存储液体以备他用。

本高新技术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高新技术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高新技术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高新技术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高新技术,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高新技术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高新技术的范围,因此,在与本高新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本高新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从上而下依次由隔板a(2)、隔板b(3)密封分隔为预处理室(1-1)、微生物处理室(1-2)和、泥水分离室(1-3);所述隔板a(2)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下料口(21);所述隔板b(3)设置有下料出口(31);

所述预处理室(1-1)设置有投料斗(4)、破碎机构(5);所述投料斗(4)固定在所述壳体(1)顶端;所述破碎机构(5)横向跨过所述壳体(1),且位于所述投料斗(4)正下方;

所述微生物处理室(1-2)设置有搅拌机构(6)和位于所述壳体(1)上的进药口(12);

所述泥水分离室(1-3)设置有用于排出水的出水管(14)、用于排出渣泥的排渣管(15)、通过支架(8)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泥水分离机构(7);所述泥水分离机构(7)上端与所述下料出口(31)通过阀门(13)密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斗(4)包括投料口(41)、斗体(42)和隔断(43);所述斗体(42)为锥体,其小端密封连通所述投料口(41);所述隔断(43)从所述斗体(42)小端将所述斗体(42)的内部空间均匀地密封分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5)包括碾压辊(51),所述碾压辊(51)包括转轴(511)和矩形齿(512);所述矩形齿(512)沿着所述转轴(511)的轴线方向线性阵列布置且沿着所述转轴(511)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5)配置为两个相互配合的所述碾压辊(51)、齿轮传动机构(52);一个所述碾压辊(51)外部连接动力源(53)转动并通过齿轮传动机构(52)带动另一个所述碾压辊(51)同步反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搅拌轴(61)、刮板(62)、叶片(63)和驱动机构(64);所述刮板(62)安装在所述搅拌轴(61)顶端;所述叶片(63)沿着所述搅拌轴(61)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驱动机构(64)安装在所述搅拌轴(61)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61)与所述隔板a(2)、隔板b(3)可转动的密封配合;所述刮板(62)与所述隔板a(2)的上表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机构(7)包括管体a(71)、与所述管体a(71)内壁密封滑动配合的管体b(72)、推动所述管体b(72)移动的气缸(73);所述管体a(71)的一侧为封闭端,其封闭端与所述出水管(14)密封连通,其封闭端下方设置卸渣口(712),其另一侧上方设置进料口(711);所述管体b(72)的一侧为封闭端,其封闭端被配置成用于挤压泥水;所述管体b(72)横穿过所述壳体(1)。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涉及工业危废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渣的装置,包括:包括壳体和空气处单理元;壳体从上而下依次由隔板A、隔板B密封分隔为预处理室、微生物处理室、泥水分离室;预处理室用于破碎含氰废渣;微生物处理室中投放曲霉菌培养液处理含氰废渣中的氰化物,并产生氨气,且氨气溶于培养液中;泥水分离室用于处理废渣和培养液的分离。本高新技术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提高了含氰废渣的处理效率,整个装置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丁宇;曲毅;郝进伟;杨宏旺;刘雪;徐慧荟;张华巍;王兆选;张培杨;谢辉;李守伟;曹贻社;于海深;常安;金田宗;康琦;李鹏;梁春花;柳晓明;马吉飞;牟玉明;裴俊玲;任国杰;杨建成;宋晓琳;孙国剑;王翠辉;吴晓峰;夏鸿飞;刘丽;肖洪钢;武伟;臧岐山;张广为;张来君;赵伟龙;李楠;郑勇;王昌启;冯平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厨余垃圾用处理装置技术

2021-5-6 2:32:47

专利技术

高新便于脱水的垃圾压缩设备技术

2021-5-6 2:34:3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