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反渗透复合滤芯技术

高新反渗透复合滤芯技术

本公开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水质卫生,家庭配备净水器已成为一个趋势;净水器如果长期不使用,净水器内ro(reverseosmosis,反渗透)滤芯中的ro膜前的离子会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导致第一杯水tds(totaldissolvedsolids,总溶解固体)较高,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可以在净水器的前置滤芯等结构中设置水箱或水驱罐来实现纯水泡膜技术,但是在前置滤芯中设置水驱罐,就会导致没有空间布置前置炭等滤材。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包括:

滤瓶体,所述滤瓶体上设置有进水口,纯水口和废水口;

前置滤芯组件,固定于所述滤瓶体内,包括前置上端盖、前置下端盖和固定在所述前置上端盖和所述前置下端盖之间的前置滤材,所述前置滤材为环形柱体,所述前置滤材的外环进水侧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前置滤材用于对所述进水口进入的待净化水进行过滤生成净水;

反渗透ro滤芯组件,固定于所述滤瓶体内,包括ro膜支架和固定在所述ro膜支架内的ro膜元件,所述ro膜支架包括ro膜上端盖、ro膜下端盖、ro膜中心管,所述ro膜元件为螺旋圈式结构,所述ro膜中心管位于所述ro膜元件的内环中空区域,所述ro膜中心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ro膜中心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纯水通孔,所述ro膜元件的纯水侧的纯水通过所述第一纯水通孔进入所述ro膜中心管;所述ro膜元件的进水侧连通所述前置滤材的内环出水侧,用于对所述前置滤材产生的净水进行过滤产生纯水和废水,所述ro膜元件的废水侧连通所述废水口,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置上端盖和所述前置下端盖均为环形盖体;

所述ro膜上端盖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壳体,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上端盖内,所述前置下端盖连接所述ro膜上端盖,所述ro膜上端盖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外侧之间的第一腔体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前置滤材的外环进水侧,所述ro膜上端盖的下端连接所述ro膜元件;

所述ro膜中心管穿过所述前置滤材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纯水口,所述第一纯水通孔位于所述ro膜中心管上由所述ro膜元件围绕的区域;所述ro膜中心管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内侧之间的第二腔体通过所述ro膜上端盖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ro膜元件的进水侧;

所述ro膜下端盖为设置有废水出水口的板状盖体,位于所述ro膜元件的废水侧,所述废水出水口通过所述ro滤芯组件与所述滤瓶体之间的第三腔体连通所述废水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

后置滤芯组件,固定于所述ro膜中心管内,所述后置滤芯组件包括后置滤材,所述后置滤材为环形柱体,所述后置滤材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纯水口,所述后置滤材对所述ro膜中心管内的纯水过滤后使其从所述后置滤材的内环中空区域流出至该所述纯水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ro膜中心管包括位于所述ro膜元件的内环中空区域的第一中心管和位于所述前置滤材的内环中空区域的第二中心管,所述第二中心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中心管的直径;

所述后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中心管内,包括后置下端盖,所述后置下端盖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上方,所述后置滤材固定于所述后置下端盖与所述前置上端盖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中心管内的纯水通过与所述第一中心管与所述后置下端盖之间的缝隙流至所述后置滤材的外环进水侧,所述后置滤材的内环出水侧的中空区域通过所述前置上端盖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纯水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出水口处设置有阻水部件,所述阻水部件用于阻止废水回流;所述阻水部件包括废水逆止阀或弹性阻水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所述纯水口和所述废水口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

或者,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纯水口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所述废水口位于所述滤瓶体的底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置上端盖为环形盖体,所述前置下端盖为板型盖体;

所述ro膜下端盖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壳体,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下端盖内,所述前置上端盖和所述前置下端盖连接所述ro膜下端盖的内壁,所述ro滤芯组件与滤瓶体之间的第四腔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第四腔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前置下端盖上的通孔或所述前置下端盖与所述ro膜下端盖之间的缝隙连通所述前置滤材的外环进水侧;所述前置滤材的内环出水侧通过所述前置上端盖的中空区域以及ro膜下端盖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ro膜元件的进水侧;

所述ro膜上端盖为环形壳体,位于所述ro膜元件的废水侧,所述ro膜上端盖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废水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ro膜上端盖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壳体,所述ro膜上端盖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废水口,所述ro膜上端盖的下端连接所述ro膜元件;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

后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上端盖内,包括后置上端盖、后置下端盖和导水端盖,所述导水端盖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所述导水端盖的上端连接所述后置上端盖的外侧壁,所述导水端盖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后置下端盖为环形端盖,位于所述导水端盖内,所述后置下端盖与所述导水端盖之间的第五腔体连通所述导水端盖的下端开口和所述后置滤材的外环进水侧;所述后置上端盖为环形端盖,所述后置上端盖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纯水口;所述后置滤芯组件与所述ro膜上端盖之间的第六腔体连通所述废水侧和所述废水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瓶体上还设置有自来水口,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水驱罐组件;

所述水驱罐组件,固定于所述滤瓶体内,包括水驱罐壳体和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内的水驱罐水袋,所述水驱罐水袋用于将所述水驱罐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自来水腔和纯水腔,所述自来水腔连通所述自来水口,所述纯水腔连通所述纯水口和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用于在补水时将所述ro膜元件制出的纯水储存在所述纯水腔内,在排水时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压迫所述纯水腔内的纯水从所述纯水口排出;

其中,所述ro膜中心管或所述水驱罐的纯水腔内设置纯水逆止阀,所述纯水逆止阀用于限定纯水从所述ro膜中心管流向所述纯水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驱罐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所述水驱罐壳体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壳体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口;

所述水驱罐水袋一端开口,所述水驱罐水袋内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与所述水驱罐壳体之间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水驱罐水袋的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口;

所述纯水逆止阀设置在所述水驱罐壳体的下端开口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

后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中心管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驱罐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

水驱罐水袋,为两端开口的环形水袋,所述水驱罐水袋内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与所述水驱罐壳体之间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水驱罐壳体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口;

所述水驱罐还包括水驱罐中心管,所述水驱罐中心管位于所述水驱罐水袋内,所述水驱罐中心管上下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的上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的下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穿过所述水驱罐水袋的上下开口以及所述水驱罐壳体的下端开口,所述纯水逆止阀设置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的底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位于所述纯水逆止阀以上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纯水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

后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中心管和/或所述水驱罐中心管63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所述纯水口和所述废水口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

或者,所述废水口和所述纯水口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滤瓶体的底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可以将由于增加水驱罐后前置滤芯内无空间布置的前置活性炭等前置滤材与反渗透滤芯组件集成在一个滤瓶体内,形成上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解决无空间布置前置炭等材料的问题,且不增加净水器的整体体积,方便水槽柜内其他家电的安装。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包括滤瓶体11以及固定在所述滤瓶体11内的前置滤芯组件和ro滤芯组件。

如图1所示,该滤瓶体11上可以设置有进水口111,纯水口112和废水口113,这里,该进水口111为需要该反渗透复合滤芯净化的待净化水的进口,该纯水口112为经过该反渗透复合滤芯内的该前置滤芯组件和ro滤芯组件净化后产生为的纯水的出口,该废水口113为经过该反渗透复合滤芯内的该前置滤芯组件和ro滤芯组件净化后产生为的废水的出口。

如图1所示,该前置滤芯组件包括前置上端盖21、前置下端盖22和固定在所述前置上端盖21和所述前置下端盖22之间的前置滤材23,所述前置滤材23为环形柱体,所述前置滤材23的外环进水侧连通所述进水口111,所述前置滤材23用于对所述进水口111进入的待净化水进行过滤生成净水;这里,该前置滤材23包括活性炭、pp棉、折纸pp、无纺布、超滤膜、微滤膜、阻垢剂等各种滤材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前置滤材23主要用于对ro滤芯组件的进水进行预处理,提高该ro滤芯组件的使用寿命。该前置滤材23的外环进水侧为该前置滤材23的外环侧,该前置滤材23的内环出水侧为该前置滤材23的内环侧。

如图1所示,该ro滤芯组件包括ro膜支架和固定在所述ro膜支架内的ro膜元件31,所述ro膜支架包括ro膜上端盖32、ro膜下端盖33、ro膜中心管34,所述ro膜元件31为螺旋圈式结构,该ro膜元件31包括进水侧、纯水侧和废水侧,所述ro膜元件31将进水侧进入的净水过滤后产生的废水位于所述废水侧,产生的纯水位于所述纯水侧,该ro膜元件31的纯水侧为该ro膜元件31的内环侧。所述ro膜中心管34位于所述ro膜元件31的内环中空区域,所述ro膜中心管34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ro膜中心管34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纯水通孔341,所述ro膜元件31的纯水侧的纯水通过所述第一纯水通孔341进入所述ro膜中心管34;所述ro膜元件31的进水侧连通所述前置滤材23的出水侧,用于对所述前置滤材23产生的净水进行过滤产生纯水和废水,所述ro膜元件31的废水侧连通所述废水口113,所述ro膜中心管34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口112。

这里,该反渗透复合滤芯的进水口111会连接在具有水驱罐的前置滤芯之后,该前置滤芯滤芯由于增加水驱罐,会没有空间布置活性炭等滤材,本申请可以将该包含有活性炭的前置滤材23集成在该反渗透复合滤芯中,解决无空间布置前置炭等材料的问题,同时也不增加净水器的整体体积,方便水槽柜内其他家电的安装。

这里,前置滤芯流出的待净化水从该进水口111进入该反渗透复合滤芯的滤瓶体后可以经过该滤瓶体的前置滤材23和ro膜元件31的过滤,产生的纯水从该纯水口112流出,产生的废水从该废水口113流出。其中具体的过滤流程可以如下所述:待净化水从该进水口111流至该前置滤材23的外环进水侧,经过该前置滤材23的过滤后,产生的净水从该前置滤材23的内环出水侧流出。该净水可以流至与该前置滤材23的内环出水侧连通的ro膜元件31的进水侧,经ro膜元件31过滤,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元件31,而净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元件31,从而使可以透过ro膜元件31的纯水和无法透过ro膜元件31的废水严格区分开来,该ro膜元件31的两侧就可以分为纯水侧和废水侧,浓水不能透过ro膜元件31,只能从ro膜元件31的废水侧流出,流至与该废水侧连通的废水口113排出。纯水可以透过ro膜元件31至纯水侧,然后从ro膜中心管34上的第一纯水通孔341进入ro膜中心管34,然后从该ro膜中心管34的上端开口流至纯水口112流出。

这里,该反渗透复合滤芯的滤瓶体内的前置滤芯组件和ro滤芯组件的结构有很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滤瓶体11内还可以设置后置滤芯组件,该后置滤芯组件可以位于该ro膜中心管34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滤瓶体11内还可以设置水驱罐。以下对这些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前置上端盖21和所述前置下端盖22均为环形盖体,该环形柱体形状的前置滤材23位于该前置上端盖21和所述前置下端盖22之间,该前置滤材23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前置上端盖21和所述前置下端盖22的内环中空区域。

如图1所示,所述ro膜上端盖3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壳体,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上端盖32内,所述前置下端盖22连接所述ro膜上端盖32,所述ro膜上端盖32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外侧之间的第一腔体41连通所述进水口111和所述前置滤材23的外环进水侧,如此,该前置滤材23的外环进水侧就可以通过该第一腔体41连通该进水口111,使该进水口111进入的待净化水从该第一腔体41进入该前置滤材23,被该前置滤材23净化产生净水。

所述ro膜上端盖32的下端连接所述ro膜元件31,所述ro膜中心管34穿过所述前置滤材23的中空区域连通所述纯水口112,所述第一纯水通孔341位于所述ro膜中心管34上由所述ro膜元件31围绕的区域;所述ro膜中心管34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内侧之间的第二腔体42通过所述ro膜上端盖32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ro膜元件31的进水侧,如此,该前置滤材23的内环出水侧就可以连通该ro膜元件31的进水侧,该前置滤材23过滤后产生的净水就可以通过该第二腔体42流至该ro膜元件31,被该ro膜元件31进一步过滤,该ro膜元件31产生的纯水从该ro膜中心管34上的第一纯水通孔341进入ro膜中心管34后,可直接从该ro膜中心管34的上端开口流至纯水口112流出。

所述ro膜下端盖33为设置有废水出水口331的板状盖体,位于所述ro膜元件31的废水侧,所述废水出水口331通过所述ro滤芯组件与所述滤瓶体之间的第三腔体43连通所述废水口113,这样,该ro膜元件31产生的废水就可以通过该废水出水口331以及该第三腔体43流至该废水口113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后置滤芯组件,固定于所述ro膜中心管34内。

这里,该后置滤芯组件可以仅包括该后置滤材51,该后置滤材51可以由ro膜中心管34的封闭端与该滤瓶体的纯水口112的内壁固定在该ro膜中心管34内。该ro膜中心管34内的纯水可以从该后置滤材51的外环侧进入该后置滤材51,被该后置滤材51过滤后从该后置滤材51的内环中空区域流出,通过该ro膜中心管34的上端开口流至该纯水口112。

这里,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后置滤芯组件也可以设置后置上端盖52和后置下端盖53来固定该后置滤材51,其中,如图2所示,该后置上端盖52可以为该环形盖体,该后置下端盖53可以为板状盖体,这样,该ro膜中心管34内的纯水被该后置滤材51过滤后从该后置滤材51的内环中空区域流出,可以通过该后置上端盖52的内环中空区域和ro膜中心管34的上端开口流至该纯水口112。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后置滤材51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滤材:活性炭、pp棉、折纸pp、超滤膜、微滤膜、矿化剂等等,用于对流过的纯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过滤掉水中的颗粒杂质,用于改善纯水口感、抑菌抗菌、截留微生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ro膜中心管34包括位于所述ro膜元件31的内环中空区域的第一中心管342和位于所述前置滤材23的内环中空区域的第二中心管343,所述第二中心管34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中心管342的直径,所述后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中心管343内。

这里,该第一纯水通孔341位于该第一中心管342,该第一中心管342和该第二中心管343可以是一体制作,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密封连接,该后置滤芯组件位于截面更大的第二中心管343内,便于设置该后置滤材51。该后置滤芯组件位于该第二中心管343时,为了固定该后置滤材51,可以设置一后置下端盖53,所述后置下端盖53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管342的上方,所述后置滤材51固定于所述后置下端盖53与所述前置上端盖21之间;所述第一中心管342内的纯水可以通过与所述第一中心管342与所述后置下端盖53之间的缝隙流至所述后置滤材51的外环进水侧,所述后置滤材51的内环出水侧的中空区域通过所述前置上端盖21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纯水口112。这样,该ro膜元件31产生的纯水就可以通过该后置滤材51的过滤后,从该纯水口112流出供用户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2或图3所示,所述废水出水口331处设置有阻水部件332,该阻水部件332用于阻废水回流,使该ro膜产生的废水只能从该废水出水口331流出而不能回流,阻止ro膜元件31产生的废水倒流回ro膜元件31的膜前进而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示例的,该阻水部件332可以是废水逆止阀或其他具有该逆止阀功能的弹性阻水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进水口111,所述纯水口112和所述废水口113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如此方便该反渗透复合滤芯在该净水器中的安装或拆卸。

或者,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图3所示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的基础上,所述进水口111和所述纯水口112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所述废水口113位于所述滤瓶体的底端,如此可以实现该反渗透复合滤芯的两端进出水。

当然,如图1和图2所示的反渗透复合滤芯中,也可以将进水口111和所述纯水口112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所述废水口113位于所述滤瓶体的底端,具体可参考图1和图2,在此不再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所述前置上端盖21为环形盖体,所述前置下端盖22为板型盖体;所述ro膜下端盖33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壳体,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下端盖33内,所述前置上端盖21和所述前置下端盖22连接所述ro膜下端盖33的内壁,所述ro滤芯组件与滤瓶体11之间的第四腔体44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口111,所述第四腔体4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前置下端盖22上的通孔或所述前置下端盖22与所述ro膜下端盖33之间的缝隙连通所述前置滤材23的外环进水侧;所述前置滤材23的内环出水侧通过所述前置上端盖21的中空区域以及ro膜下端盖33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ro膜元件31的进水侧;该ro膜上端盖32为环形壳体,位于所述ro膜元件31的废水侧,所述ro膜上端盖32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废水口113。

如此,该前置滤材23的外环进水侧就可以通过该第四腔体44连通该进水口111,使该进水口111进入的待净化水从该第四腔体44进入该前置滤材23,被该前置滤材23净化产生净水,从该前置滤材23的内环出水侧,经过该前置上端盖21的中空区域以及ro膜下端盖33的上端开口,进入该ro膜元件31的进水侧,该ro膜元件31对该净水过滤后,产生的纯水通过该第一纯水通孔341进入所述ro膜中心管34,从该ro膜中心管34的上端开口流至该纯水口112;废水侧的废水直接通过该ro膜上端盖32的内环中空区域流至该废水口113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所述ro膜上端盖3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壳体,所述ro膜上端盖32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废水口113,所述ro膜上端盖32的下端连接所述ro膜元件31;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后置滤芯组件。该后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上端盖32内,包括后置滤芯壳体和位于该后置滤芯壳体内的后置滤材51,该后置滤芯壳体包括后置上端盖52、后置下端盖53和导水端盖54,所述导水端盖54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所述导水端盖54的上端连接所述后置上端盖52的外侧壁,所述导水端盖54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34的上端开口;所述后置下端盖53为环形端盖,位于所述导水端盖54内,所述后置下端盖53与所述导水端盖54之间的第五腔体45连通所述导水端盖54的下端开口和所述后置滤材51的外环进水侧;所述后置上端盖52为环形端盖,所述后置上端盖52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纯水口112;所述后置滤芯组件与所述ro膜上端盖32之间的第六腔体46连通所述废水侧和所述废水口113。

这样,该ro膜元件31产生的纯水通过纯水通空进入该ro膜中心管34,该ro膜中心管34内的纯水可以从该导水端盖54的下端开口进入至该后置滤芯壳体内,通过该后置下端盖53与所述导水端盖54之间的第五腔体45流至该后置滤材51的外环进水侧,被该后置滤材51过滤后,从该后置滤材51的内环中空区域流出,通过该后置上端盖52的内环中空区域流至该纯水口112。该ro膜元件31产生的纯水可以通过该第六腔体46流至该废水口113排出。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后置滤芯组件也可以位于所述ro膜中心管34内,可以参考图2,将图2所示位于该ro膜中心管34内的后置滤芯放置在图5所示的ro膜中心管34内,不再给出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滤瓶体上还设置有自来水口114,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水驱罐组件;

所述水驱罐组件固定于所述滤瓶体11内,包括水驱罐壳体61和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61内的水驱罐水袋62,示例的,如图7所示,该水驱罐组件可以位于所述ro膜上端盖32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水驱罐也可以位于所述ro膜上端盖32外,在此不做限制,当该水驱罐组件可以位于所述ro膜上端盖32内时,该水驱罐组件与该ro膜上端盖32之间的腔体连通该废水口113和ro膜元件31的废水侧,如此,该ro膜元件31在废水侧产生的废水就可以通过该腔体流至该废水口113处排出。所述水驱罐水袋62用于将所述水驱罐壳体61内的空间划分为自来水腔和纯水腔,水驱罐水袋62可以将该水驱罐壳体61的内部划分为水驱罐水袋62内的一个腔体和水驱罐水袋62外的一个腔体;这里,可以是水驱罐水袋62内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水驱罐水袋62与水驱罐壳体61之间的腔体为纯水腔,也可以是水驱罐水袋62内的腔体为纯水腔,水驱罐水袋62与水驱罐壳体61之间的腔体为自来水腔,在此不做限制。所述自来水腔连通所述自来水口114,所述纯水腔连通所述纯水口112和所述ro膜中心管34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用于在补水时将所述ro膜元件31制出的纯水储存在所述纯水腔内,在排水时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压迫所述纯水腔内的纯水从所述纯水口112排出;其中,所述ro膜中心管34或所述水驱罐的纯水腔内设置纯水逆止阀,示例的,如图7所示,在该水驱罐的纯水腔内设置纯水逆止阀611,所述纯水逆止阀611用于限定纯水只能从所述ro膜中心管34流向所述纯水腔。

这里,所述水驱罐内的自来水腔用于容纳自来水,自来水从该自来水口114进出水驱罐的自来水腔。当水驱罐需储纯水时,ro膜元件31制出的纯水从该ro膜中心管34流向该纯水腔内存储,该纯水腔内的纯水挤压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将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排出水驱罐,直至纯水腔内充满纯水;当纯水腔排纯水时,自来水进入水驱罐的自来水腔,挤压纯水腔内的纯水,使其从纯水口112流出。

本实施例可以将水驱罐结构与ro滤芯、前置滤芯集成在一起形成上述复合滤芯,减小净水器的整体体积,解决净水器纯水泡膜和用水需求时设置单独水驱罐增加体积的问题,减小净水器在水槽柜内的占用空间,方便水槽柜内其他家电的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水驱罐壳体61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所述水驱罐壳体61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34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壳体61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口112;所述水驱罐水袋62一端开口,所述水驱罐水袋62内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62与所述水驱罐壳体61之间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水驱罐水袋62的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口114;所述纯水逆止阀611设置在所述水驱罐壳体61的下端开口处。

此时,该ro膜元件31制出的纯水进入该ro膜中心管34后,可以通过该水驱罐壳体61的下端开口从该ro膜中心管34进入至该水驱罐壳体61与该水驱罐水袋62之间的纯水腔进行存储。当水驱罐存储纯水时,纯水腔内的纯水挤压水驱罐水袋62内的自来水,将水驱罐水袋62内的自来水排出,直至纯水腔内充满纯水;当纯水腔排纯水时,自来水进入水驱罐水袋62内,撑开该水驱罐水袋62使其挤压纯水腔内的纯水,使纯水从纯水口112流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驱罐水袋62只需设置一个开口来连接纯水口112,结构上的密封连接更易实现,产品良品率高且成本低。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后置滤芯组件,该后置滤芯组件可以位于所述ro膜中心管34内。可以参考图7,在图7所示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的ro膜中心管34内上设置后置滤芯组件。这样,ro膜元件31所制备的纯水先经过第一纯水通孔341流到ro膜中心管34内后,可以经过ro膜中心管34与后置滤芯组件之间的间隙组成的导流空间进入该后置滤芯组件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再流到水驱罐水袋62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水驱罐壳体61,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水驱罐水袋62,为两端开口的环形水袋,所述水驱罐水袋62内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62与所述水驱罐壳体61之间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水驱罐壳体61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口114;所述水驱罐还包括水驱罐中心管63,所述水驱罐中心管63位于所述水驱罐水袋62内,所述水驱罐中心管63上下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63的上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口112,所述水驱罐中心管63的下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34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63穿过所述水驱罐水袋62的上下开口以及水驱罐壳体61的下端开口,所述纯水逆止阀611设置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63的底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63位于所述纯水逆止阀611以上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纯水通孔631。

此时,该ro膜元件31制出的纯水进入该ro膜中心管34后,可以从该ro膜中心管34进入至该水驱罐中心管63,从该水驱罐中心管63上的第二纯水通孔631进入水驱罐水袋62内的纯水腔进行存储。当水驱罐存储纯水时,水驱罐水袋62内的纯水挤压自来水腔的自来水,将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从该自来水口114排出,直至水驱罐水袋62内充满纯水;当水驱罐水袋62内的纯水腔排纯水时,自来水进入自来水腔内,挤压该水驱罐水袋62,使其纯水腔内的纯水从纯水口112流出。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后置滤芯组件7,所述后置滤芯组件7可以如图9所示设置在所述ro膜中心管3414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9是在图8所示的反渗透复合滤芯的ro膜中心管34内上设置后置滤芯组件。

如图9所示,在ro膜中心管34内设置有后置滤芯组件7,ro膜元件31所制备的纯水先经过第一纯水通孔341流到ro膜中心管34内后,经过ro膜中心管34与后置滤芯组件7之间的间隙组成的导流空间,经过后置滤芯组件处理后,再流到水驱罐水袋62内。

或者,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所述水驱罐包括水驱罐中心管63时,所述后置滤芯组件7也可以如图10所示设置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63内。

如图10所示,在水驱罐的中心管内设置后置滤芯组件7,ro膜元件31所制备的纯水先由ro膜中心管34流到水驱罐中心管63,经过纯水逆止阀进入到水驱罐中心管63,水驱罐中心管63内的纯水经后置滤芯组件7处理后再通过第二纯水通孔存储至水驱罐水袋62,从该水驱罐中心管63的流出的纯水均会经过该后置滤芯组件,如此可以改善纯水的口感。

或者,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如图8所示所述水驱罐包括水驱罐中心管63时,所述后置滤芯组件7设置在所述ro膜中心管34内以及所述水驱罐中心管63内。可参考图9和图10,在所述ro膜中心管34内以及所述水驱罐中心管63内均设置有后置滤芯组件7,具体不再给出图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后置滤芯组件7可以如图10所示仅包括该后置滤材,该后置滤材可以由ro膜中心管34或水驱罐中心管63上的结构固定。或者,该后置滤芯组件7也可以如图9所示设置后置上端盖和后置下端盖来固定该后置滤材,其中,如图9所示,该后置上端盖可以为该环形盖体,该后置下端盖可以为板状盖体,这样,该ro膜中心管34内的纯水被该后置滤材过滤后从该后置滤材的内环中空区域流出,可以通过该后置上端盖的内环中空区域和ro膜中心管34的上端开口流至该水驱罐。

本实施例可以将水驱罐结构与ro滤芯、前置滤芯、后置滤芯都集成在一个滤瓶体内形成上述复合滤芯,进一步地减小净水器的整体体积,解决净水器纯水泡膜和用水需求时设置单独水驱罐增加体积的问题,减小净水器在水槽柜内的占用空间,方便水槽柜内其他家电的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10所示,所述进水口111,所述纯水口112和所述废水口113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或者,也可以将图5至图10中的进水口111设置在所述滤瓶体11的底端,而所述废水口113和所述纯水口112仍如图5至图10所示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在一些具有自来水口114的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该自来水口114位于该滤瓶体11的顶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瓶体,所述滤瓶体上设置有进水口,纯水口和废水口;

前置滤芯组件,固定于所述滤瓶体内,包括前置上端盖、前置下端盖和固定在所述前置上端盖和所述前置下端盖之间的前置滤材,所述前置滤材为环形柱体,所述前置滤材的外环进水侧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前置滤材用于对所述进水口进入的待净化水进行过滤生成净水;

反渗透ro滤芯组件,固定于所述滤瓶体内,包括ro膜支架和固定在所述ro膜支架内的ro膜元件,所述ro膜支架包括ro膜上端盖、ro膜下端盖、ro膜中心管,所述ro膜元件为螺旋圈式结构,所述ro膜中心管位于所述ro膜元件的内环中空区域,所述ro膜中心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ro膜中心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纯水通孔,所述ro膜元件的纯水侧的纯水通过所述第一纯水通孔进入所述ro膜中心管;所述ro膜元件的进水侧连通所述前置滤材的内环出水侧,用于对所述前置滤材产生的净水进行过滤产生纯水和废水,所述ro膜元件的废水侧连通所述废水口,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置上端盖和所述前置下端盖均为环形盖体;

所述ro膜上端盖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壳体,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上端盖内,所述前置下端盖连接所述ro膜上端盖,所述ro膜上端盖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外侧之间的第一腔体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前置滤材的外环进水侧,所述ro膜上端盖的下端连接所述ro膜元件;

所述ro膜中心管穿过所述前置滤材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纯水口,所述第一纯水通孔位于所述ro膜中心管上由所述ro膜元件围绕的区域;所述ro膜中心管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内侧之间的第二腔体通过所述ro膜上端盖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ro膜元件的进水侧;

所述ro膜下端盖为设置有废水出水口的板状盖体,位于所述ro膜元件的废水侧,所述废水出水口通过所述ro滤芯组件与所述滤瓶体之间的第三腔体连通所述废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

后置滤芯组件,固定于所述ro膜中心管内,所述后置滤芯组件包括后置滤材,所述后置滤材为环形柱体,所述后置滤材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纯水口,所述后置滤材对所述ro膜中心管内的纯水过滤后使其从所述后置滤材的内环中空区域流出至该所述纯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ro膜中心管包括位于所述ro膜元件的内环中空区域的第一中心管和位于所述前置滤材的内环中空区域的第二中心管,所述第二中心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中心管的直径;

所述后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中心管内,包括后置下端盖,所述后置下端盖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上方,所述后置滤材固定于所述后置下端盖与所述前置上端盖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中心管内的纯水通过与所述第一中心管与所述后置下端盖之间的缝隙流至所述后置滤材的外环进水侧,所述后置滤材的内环出水侧的中空区域通过所述前置上端盖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纯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出水口处设置有阻水部件,所述阻水部件用于阻止废水回流;所述阻水部件包括废水逆止阀或弹性阻水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口,所述纯水口和所述废水口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

或者,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纯水口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所述废水口位于所述滤瓶体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置上端盖为环形盖体,所述前置下端盖为板型盖体;

所述ro膜下端盖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壳体,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下端盖内,所述前置上端盖和所述前置下端盖连接所述ro膜下端盖的内壁,所述ro滤芯组件与滤瓶体之间的第四腔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第四腔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前置下端盖上的通孔或所述前置下端盖与所述ro膜下端盖之间的缝隙连通所述前置滤材的外环进水侧;所述前置滤材的内环出水侧通过所述前置上端盖的中空区域以及ro膜下端盖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ro膜元件的进水侧;

所述ro膜上端盖为环形壳体,位于所述ro膜元件的废水侧,所述ro膜上端盖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废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ro膜上端盖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壳体,所述ro膜上端盖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废水口,所述ro膜上端盖的下端连接所述ro膜元件;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

后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上端盖内,包括后置上端盖、后置下端盖和导水端盖,所述导水端盖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所述导水端盖的上端连接所述后置上端盖的外侧壁,所述导水端盖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后置下端盖为环形端盖,位于所述导水端盖内,所述后置下端盖与所述导水端盖之间的第五腔体连通所述导水端盖的下端开口和所述后置滤材的外环进水侧;所述后置上端盖为环形端盖,所述后置上端盖的内环中空区域连通所述纯水口;所述后置滤芯组件与所述ro膜上端盖之间的第六腔体连通所述废水侧和所述废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体上还设置有自来水口,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水驱罐组件;

所述水驱罐组件,固定于所述滤瓶体内,包括水驱罐壳体和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内的水驱罐水袋,所述水驱罐水袋用于将所述水驱罐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自来水腔和纯水腔,所述自来水腔连通所述自来水口,所述纯水腔连通所述纯水口和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用于在补水时将所述ro膜元件制出的纯水储存在所述纯水腔内,在排水时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压迫所述纯水腔内的纯水从所述纯水口排出;

其中,所述ro膜中心管或所述水驱罐的纯水腔内设置纯水逆止阀,所述纯水逆止阀用于限定纯水从所述ro膜中心管流向所述纯水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驱罐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所述水驱罐壳体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壳体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口;

所述水驱罐水袋一端开口,所述水驱罐水袋内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与所述水驱罐壳体之间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水驱罐水袋的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口;

所述纯水逆止阀设置在所述水驱罐壳体的下端开口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

后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中心管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驱罐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

水驱罐水袋,为两端开口的环形水袋,所述水驱罐水袋内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与所述水驱罐壳体之间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水驱罐壳体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口;

所述水驱罐还包括水驱罐中心管,所述水驱罐中心管位于所述水驱罐水袋内,所述水驱罐中心管上下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的上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的下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穿过所述水驱罐水袋的上下开口以及所述水驱罐壳体的下端开口,所述纯水逆止阀设置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的底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位于所述纯水逆止阀以上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纯水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

后置滤芯组件,位于所述ro膜中心管和/或所述水驱罐中心管内。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口,所述纯水口和所述废水口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

或者,所述废水口和所述纯水口位于所述滤瓶体的顶端,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滤瓶体的底端。

技术总结
本公开关于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该反渗透复合滤芯包括:滤瓶体上设置有进水口,纯水口和废水口;前置滤芯组件包括前置上端盖、前置下端盖和前置滤材,前置滤材用于对进水口进入的待净化水进行过滤生成净水;反渗透RO滤芯组件包括RO膜支架和固定在RO膜支架内的RO膜元件,RO膜元件为螺旋圈式结构,RO膜中心管位于RO膜元件的内环中空区域,RO膜中心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RO膜中心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纯水通孔;RO膜元件的进水侧连通前置滤材的内环出水侧,RO膜元件的废水侧连通废水口,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连通纯水口。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在前置滤芯中增加水驱罐后无空间布置的前置活性炭等前置滤材的问题。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杨华;周栋;张涛;龚圆杰;何海;范婷;赵保文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多级净水设备技术

2021-5-5 8:40:46

专利技术

高新柱式纯水制备超滤膜组件技术

2021-5-5 8:42:0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