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强化生态浮床技术

高新强化生态浮床技术

本高新技术涉及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河道中的水体多被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污染物污染,黑臭水体已是我国各城市河道普遍存在的现象,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解决的环境问题。

人工生物浮岛技术是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治理的一种生物手段,在污染水体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会对水体起到很好的净化作用。但是现有的生态浮床主要是在浮床上直接种植耐污染能力强的水生植物,但是植物的耐受能力有限,对于污染严重的河道,植物存活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高新技术提供一种强化生态浮床,污水先流向多孔陶瓷吸附材料和高溶胀树脂吸附绳,经过初步处理的污水再流向放生水草和中空纤维复合生物膜,经过进一步微生物处理之后的污水流向上部的植物生长区进行生态处理。经过本高新技术生态浮床循环处理的污水再与河道中的污水混合,达到逐步处理污水的作用。

本高新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包括:

吸附区,所述的吸附区内设有多孔陶瓷颗粒和树脂吸附绳,吸附区的下端设有第一污水入口,上端设有第一污水出口;以及,

微生物净化区,所述的微生物净化区内设有膜架,所述的膜架上设有中空纤维膜组件和仿生水草,所述的微生物净化区的下端设有第二污水入口,上端设有第二污水出口,所述的第二污水入口与第一污水出口相连;以及,

生态恢复区,所述的生态恢复区内设有水生植物,生态恢复区一端设有第三污水入口,另一端设有第三污水出口,第三污水入口与第二污水出口相连;

所述的生态恢复区设置在所述的吸附区和微生物净化区的上部,生态恢复区与吸附区和微生物净化区之间设有浮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附区内设有陶瓷颗粒架,所述的陶瓷颗粒架为多孔板架,多孔陶瓷颗粒置于陶瓷颗粒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膜架为中空结构,膜架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其内表面的微型通孔,膜架一端与供气装置连接,用于向中空纤维膜组件和仿生水草输送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膜架呈u型设置,与供气装置连接的一端设有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与仿生水草交替悬挂在所述的膜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孔陶瓷颗粒包括空心陶瓷球,所述的空心陶瓷球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其内表面的通孔,所述的空心陶瓷球的表面设有二氧化钛涂覆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孔陶瓷颗粒的粒径为500-800μm。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为纤维管增强型中空纤维复合生物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态恢复区内设有种植窝,水生植物种植在所述的种植窝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包括菖蒲、千屈菜和黄鸢尾花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高新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高新技术提供一种强化生态浮床,污水先流向多孔陶瓷吸附材料和高溶胀树脂吸附绳,经过初步处理的污水再流向放生水草和中空纤维复合生物膜,经过进一步微生物处理之后的污水流向上部的植物生长区进行生态处理。经过本高新技术生态浮床循环处理的污水再与河道中的污水混合,达到逐步处理污水的作用,并且避免了生物耐受性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高新技术的一种强化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标号说明:1、吸附区,11、多孔陶瓷颗粒,12、吸附绳,13、第一污水入口,14、第一污水出口,15、陶瓷颗粒架,2、微生物净化区,21、膜架,22、中空纤维膜组件,23、仿生水草,24、第二污水入口,25、第二污水出口,26、供气装置,3、生态恢复区,31、水生植物,32、第三污水入口,33、第三污水出口,34、种植窝,4、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高新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高新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高新技术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高新技术的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包括:吸附区1,吸附区1内设有多孔陶瓷颗粒11和树脂吸附绳12,吸附区1的下端设有第一污水入口13,上端设有第一污水出口14;以及,

微生物净化区2,微生物净化区2内设有膜架21,膜架21上设有中空纤维膜组件22和仿生水草23,微生物净化区2的下端设有第二污水入口24,上端设有第二污水出口25,第二污水入口24与第一污水出口14相连;以及,

生态恢复区3,生态恢复区3内设有水生植物31,生态恢复区3一端设有第三污水入口32,另一端设有第三污水出口33,第三污水入口32与第二污水出口25相连;

生态恢复区3设置在吸附区1和微生物净化区2的上部,生态恢复区3与吸附区1和微生物净化区2之间设有浮板4。

本高新技术通过将生态恢复区设置在吸附区和微生物净化区的上方,并通过浮板的设置,将生态净化区浮在水面之上,流经生态恢复区的污水经过吸附处理和微生物处理,已经能够达到植物耐受的范围,净化后的水回流至河道中,能够稀释河道中的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既能够构建生态系统,处理河道中的污水。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高新技术中,水流整体流速较低,增加了处理时间,增强处理效果,且不会因为水流过快,导致吸附、微生物等处理效果减弱。

本高新技术的吸附区1内设有陶瓷颗粒架15,陶瓷颗粒架15为多孔板架,多孔陶瓷颗粒11置于陶瓷颗粒架15上。

如图1所示,本高新技术的膜架21为中空结构,膜架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其内表面的微型通孔,膜架21一端与供气装置26连接,用于向中空纤维膜组件22和仿生水草23输送气体。膜架21呈u型设置,与供气装置26连接的一端设有开关。中空纤维膜组件22与仿生水草23交替悬挂在膜架21上,中空纤维膜组件为20×160cm,根据河道宽度选择自行选择膜架长度,中空纤维膜组件间隔一米排列。

本高新技术的多孔陶瓷颗粒11包括空心陶瓷球,空心陶瓷球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其内表面的通孔,空心陶瓷球的表面设有二氧化钛涂覆层,多孔陶瓷颗粒的粒径为500-800μm。

本高新技术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为纤维管增强型中空纤维复合生物膜。具体的制备方法可参照专利cn201910362462.0,其原理主要通过纳米耦合曝气生物膜反应技术,利用中空纤维膜比表面积较大这一特性优势,使其在膜表面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为水体中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另外,仿生水草也提供了优越的附着场所,从而促进了水体微生物的快速聚集和大量繁殖,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染水体进行快速有效净化。

如图1所示,本高新技术的生态恢复区3内设有种植窝34,水生植物31种植在种植窝34内。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包括菖蒲、千屈菜和黄鸢尾花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高新技术的工作原理:本高新技术将强化生态浮床安装好之后,投放到黑臭河道中,从吸附区下端向吸附区泵入污水,经过吸附区吸附后,从上端泵入微生物净化区,并间歇打开供气装置,经过微生物处理之后,将污水再泵入生态恢复区采用水生植物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然后排入河道中。循环之后,即每个泵都同时运行,形成一个水流循环,逐步对河道中的污水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高新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高新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附区,所述的吸附区内设有多孔陶瓷颗粒和树脂吸附绳,吸附区的下端设有第一污水入口,上端设有第一污水出口;以及,

微生物净化区,所述的微生物净化区内设有膜架,所述的膜架上设有中空纤维膜组件和仿生水草,所述的微生物净化区的下端设有第二污水入口,上端设有第二污水出口,所述的第二污水入口与第一污水出口相连;以及,

生态恢复区,所述的生态恢复区内设有水生植物,生态恢复区一端设有第三污水入口,另一端设有第三污水出口,第三污水入口与第二污水出口相连;

所述的生态恢复区设置在所述的吸附区和微生物净化区的上部,生态恢复区与吸附区和微生物净化区之间设有浮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区内设有陶瓷颗粒架,所述的陶瓷颗粒架为多孔板架,多孔陶瓷颗粒置于陶瓷颗粒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架为中空结构,膜架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其内表面的微型通孔,膜架一端与供气装置连接,用于向中空纤维膜组件和仿生水草输送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架呈u型设置,与供气装置连接的一端设有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与仿生水草交替悬挂在所述的膜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陶瓷颗粒包括空心陶瓷球,所述的空心陶瓷球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其内表面的通孔,所述的空心陶瓷球的表面设有二氧化钛涂覆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陶瓷颗粒的粒径为500-8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为纤维管增强型中空纤维复合生物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恢复区内设有种植窝,水生植物种植在所述的种植窝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包括菖蒲、千屈菜和黄鸢尾花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化生态浮床。本高新技术得强化生态浮床包括吸附区,吸附区内设有多孔陶瓷颗粒和树脂吸附绳,吸附区下端设有第一污水入口,上端设有第一污水出口;以及,微生物净化区,内部设有膜架,膜架上设有中空纤维膜组件和仿生水草,微生物净化区的下端设有第二污水入口,上端设有第二污水出口,第二污水入口与第一污水出口相连;以及,生态恢复区,内部设有水生植物,生态恢复区一端设有第三污水入口,另一端设有第三污水出口,第三污水入口与第二污水出口相连;生态恢复区设置在吸附区和微生物净化区的上部,之间设有浮板。经过本高新技术生态浮床循环处理,达到逐步处理污水的作用,并且避免了生物耐受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张克勤;周宁;董伊航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化工生产用废水处理设备技术

2021-5-5 5:32:52

专利技术

高新多级过滤装置技术

2021-5-5 5:34: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