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高新技术涉及贮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
背景技术:
清水池作用是让过滤后的洁净澄清的滤后水沿着管道流往其内部进行贮存,并在清水中再次投加入液氯进行一段时间消毒,对水体的大肠杆菌等病菌进行杀灭以达到灭菌的效果。
为了确保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清水池在供水系统中的使用必不可少,但是现有的清水池在杀菌时,消毒剂投入水体后,与水体的混合效果较差,因此降低了消毒效果差,消毒所需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高新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杀菌时,消毒剂投入水体后,与水体的混合效果较差,因此降低了消毒效果差,消毒所需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高新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包括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上端活动连接有水池上盖,所述水池上盖上开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通孔,所述清水池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穿过通孔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水池上盖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端依次固定连接有联轴器和电机,所述转动轴外侧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右端固定连接有消毒箱。
优选的,所述卡块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转动轴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消毒箱上端卡合连接有消毒箱盖,所述消毒箱下端内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消毒箱下端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和另一l型支架间活动连接有托盘。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搅拌杆,所述清水池内转动轴下方依次固定连接有上格栅和下格栅,所述清水池右端开设有换料口,所述换料口外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上格栅和下格栅间设置有活性炭颗粒。
优选的,所述清水池内下格栅下方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电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清水池内底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曝气嘴,所述清水池右端固定连接有与曝气管相贯通的空气进口,所述清水池左端固定连接有出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新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该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通过转动轴和消毒箱的配合使用,将消毒剂分散投入水体中,同时快速对消毒剂和水体进行搅拌,提高消毒剂和水体的混合效果,提高消毒效率,缩短工作时间;
2、该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通过电加热管和曝气管的配合使用,对水体进行加热,且曝气管提高水体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消毒的效率,从而缩短水体在清水池内消毒的时间;
3、该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通过升降气缸的设计,便于水池上盖的开启,便于往消毒箱内加入消毒剂,且增设的消毒箱盖,确保消毒剂在消毒箱内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高新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高新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高新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高新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高新技术图4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清水池;2、水池上盖;3、通孔;4、升降气缸;5、螺纹杆;6、锁紧螺母;7、转动轴;8、联轴器;9、电机;10、卡块;11、消毒箱;12、第一螺纹孔;13、第二螺纹孔;14、螺栓;15、消毒箱盖;16、筛网;17、l型支架;18、托盘;19、搅拌杆;20、上格栅;21、下格栅;22、换料口;23、螺丝;24、端盖;25、活性炭颗粒;26、电加热管;27、曝气管;28、曝气嘴;29、空气进口;3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高新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高新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高新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高新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包括清水池1、水池上盖2、通孔3、升降气缸4、螺纹杆5、锁紧螺母6、转动轴7、联轴器8、电机9、卡块10、消毒箱11、第一螺纹孔12、第二螺纹孔13、螺栓14、消毒箱盖15、筛网16、l型支架17、托盘18、搅拌杆19、上格栅20、下格栅21、换料口22、螺丝23、端盖24、活性炭颗粒25、电加热管26、曝气管27、曝气嘴28、空气进口29和出水口30,清水池1上端活动连接有水池上盖2,水池上盖2上开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通孔3,清水池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4,升降气缸4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上端穿过通孔3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6,水池上盖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7,转动轴7上端依次固定连接有联轴器8和电机9,转动轴7外侧活动连接有卡块10,卡块10右端固定连接有消毒箱11,升降气缸4的型号为acm32x200,在此对其安装方式和电路连接不做详细描述;
进一步的,卡块10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第一螺纹孔12,转动轴7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12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3,第二螺纹孔13和第一螺纹孔12内螺纹连接有螺栓14,通过螺栓14,确保卡块10的稳定性,且便于卡块10的拆卸;
进一步的,消毒箱11上端卡合连接有消毒箱盖15,消毒箱11下端内固定连接有筛网16,消毒箱11下端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l型支架17,l型支架17和另一l型支架17间活动连接有托盘18,通过托盘18,在未启动之前,防止消毒剂落入清水池1内;
进一步的,转动轴7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搅拌杆19,清水池1内转动轴7下方依次固定连接有上格栅20和下格栅21,清水池1右端开设有换料口22,换料口22外侧通过螺丝23固定连接有端盖24,上格栅20和下格栅21间设置有活性炭颗粒25,通过设置活性炭颗粒25,再次对水体进行过滤和消毒,提高水体的质量度;
进一步的,清水池1内下格栅21下方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电加热管26,水温越高,消毒剂杀菌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清水池1内底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曝气管27,曝气管27上端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曝气嘴28,清水池1右端固定连接有与曝气管27相贯通的空气进口29,清水池1左端固定连接有出水口30,通过曝气管27的使用,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加速水体与消毒剂的反应,从而缩短水体在清水池1内的时间。
工作原理:首先将空气进口29与曝气风机相接,通过螺丝23卸下端盖24,通过换料口22往上格栅20和下格栅21内加入适量的活性炭颗粒25,然后盖上端盖24,将待消毒的水体加入清水池1内,启动升降气缸4上升,打开消毒箱盖15,将适量的消毒剂放入消毒箱11内,并盖上消毒箱盖15,抽出l型支架17内的托盘18,升降气缸4下降,打开电加热管26进行加热,压缩空气通过空气进口29进入曝气管27,然后从曝气嘴28扩散逸出,打开电机9,电机9带动联轴器8转动,联轴器8带动转动轴7转动,转动轴7带动搅拌杆19和消毒箱11转动,消毒箱11内的消毒剂从筛网16落下,并被搅拌杆19搅拌均匀,加速消毒剂与水体的反应,最后消毒完成后,打开出水口30,排出消毒后的水体即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高新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高新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包括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上端活动连接有水池上盖,所述水池上盖上开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通孔,所述清水池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穿过通孔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水池上盖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端依次固定连接有联轴器和电机,所述转动轴外侧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右端固定连接有消毒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转动轴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上端卡合连接有消毒箱盖,所述消毒箱下端内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消毒箱下端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和另一l型支架间活动连接有托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搅拌杆,所述清水池内转动轴下方依次固定连接有上格栅和下格栅,所述清水池右端开设有换料口,所述换料口外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上格栅和下格栅间设置有活性炭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内下格栅下方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电加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内底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曝气嘴,所述清水池右端固定连接有与曝气管相贯通的空气进口,所述清水池左端固定连接有出水口。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公开了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包括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上端活动连接有水池上盖,所述水池上盖上开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通孔,所述清水池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穿过通孔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水池上盖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端依次固定连接有联轴器和电机,所述转动轴外侧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右端固定连接有消毒箱。该清水池减少消毒接触时间的超越设施,提高消毒剂和水体的混合效果,提高消毒效率,缩短工作时间,进一步提高消毒的效率,从而缩短水体在清水池内消毒的时间,便于往消毒箱内加入消毒剂,确保消毒剂在消毒箱内的平稳性。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翟晓亮;刘玉;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