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技术

高新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技术

本高新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biofilmreactor,简称mbbr),吸取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而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复合工艺处理方法。其核心部分就是以比重接近水的悬浮填料直接投加到曝气池中作为微生物的活性载体,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而处于流化状态,当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漂浮的载体在反应器内随着混合液的回旋翻转作用而自由移动,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mbbr工艺是在活性污泥反应池内投加悬浮填料的一种泥膜法集成污水处理工艺。污水连续经过mbbr反应器内的悬浮填料并逐渐在填料内外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mbbr工艺具有脱氮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运行管理方便、能耗低、占地面积省、剩余污泥量少等特点,近年来在污水处理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悬浮填料是mbbr工艺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填料悬浮在反应池内往往会随着出水流动,因此为了防止填料的流失,必须在反应池的出水口对填料进行拦截。

有的mbbr工艺多采用在反应池出水孔口上设置网格的方式对悬浮填料进行拦截。但由于网格正面收集来水,水流冲击力大,经常造成悬浮填料卡塞在网格上,进而堆积在反应池出水口周边,影响出水;由于要求填料与水进行充分接触,而填料密度小,是悬浮在水中的,浮于水面后便会与水中污染物质接触不充分,影响水质处理效果。固定式填料同样存在与水接触不充分的问题,而游离填料又会随水流出,为了保证正常出水,就需要人工及时进行清理,给运行维护带来较大不便。

而且现有的mbbr污水处理设备在进行污水处理时,由于微生物填料流动性差,进而导致污染物基质的去除效率低,且污水的资源化再生利用率低,不易于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高新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高新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配水池、mbbr兼氧池、mbbr接触氧化池、高效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配水池的一侧上端贯穿设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端部内置有格栅板,所述配水池的内侧上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配水池的一侧内壁底部固定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抽水管,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的一侧内壁底部固定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抽水管的末端均延伸至所述mbbr兼氧池内,所述mbbr兼氧池与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之间连接有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防卡塞结构,所述mbbr兼氧池的内侧与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的内侧均设有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格栅限位板,所述格栅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半球形的网状填料框,所述网状填料框的内侧设有若干个装填球,所述装填球内填充有球状的微生物亲和性填料,所述mbbr兼氧池的内侧底部均匀铺设有穿孔曝气管,所述穿孔曝气管的底部贯穿所述mbbr兼氧池的底部壳体连接有第一曝气风机,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的内侧底部均匀铺设有微孔曝气器,所述微孔曝气器的底部贯穿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底部壳体连接有第二曝气风机,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的另一侧外壁底部固定有抽泥泵,所述抽泥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输泥管,所述输泥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高效沉淀池的内侧上端,所述高效沉淀池的内侧顶部设有浮渣撇渣机构,所述高效沉淀池的内侧设有污水回流管,所述污水回流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清水池内侧,所述污水回流管上安装有回流泵,所述污水回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配水池的内侧上端并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上方。

作为本高新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卡塞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通管道两端的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的前侧表面呈弧形,且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所述矩形壳体的内侧填充有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为聚酯纤维材质。

作为本高新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填球由两个半球形塑料壳体拼接而成,所述装填球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微生物亲和性填料的外径。

作为本高新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生物亲和性填料为聚氨酯材质。

作为本高新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渣撇渣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高效沉淀池同一侧外壁的多个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滚筒,所述滚筒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网状的撇渣板,所述撇渣板呈弧形,所述高效沉淀池的一侧上端连接有导渣口,所述导渣口的末端连接有浮渣收集箱。

作为本高新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内侧于所述格栅限位板的上方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清水池的内侧底部,且所述进水管上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流量计、自吸泵和流量电控阀。

作为本高新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水池远离所述高效沉淀池的一侧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电控阀。

作为本高新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效沉淀池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安装有排泥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新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高新技术通过设置气配水池、mbbr兼氧池、mbbr接触氧化池、高效沉淀池和清水池,首先将需要处理的污水有污水管输送到配水池内并经过过滤网过滤后落入配水池内,接着经配水池内的第一抽水泵和第一抽水管相互配合将配水池内的污水抽入mbbr兼氧池内与处理模块中的兼氧微生物亲和性填料充分接触,并且通过穿孔曝气管进行曝气,进行兼氧处理,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同时去除部分的有机质,在此过程中,通过防卡塞结构中的矩形壳体和进水孔以及半球状的网状填料框配合,可有效防止微生物亲和性填料的流失;然后经连通管道流入mbbr接触氧化池内与处理模块中的好氧的微生物亲和性填料吸附接触,同时通过微孔曝气器和第二曝气风机的相互配合向mbbr接触氧化池中进行曝气,使得好氧的微生物亲和性填料上的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物以及氧气充分接触,使得污染物很容易被微生物吸附降解,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接着启动第二抽水泵,配合mbbr接触氧化池内的第二抽水管将好氧的处理后的污水再次抽到mbbr兼氧池内再次进行兼氧处理,然后再流入mbbr接触氧化池内,如此循环往复,交替进行反硝化和硝化处理,提高了对污染物基质的去除效率,通过自吸泵和进水管的相互配合可将mbbr接触氧化池内处理干净的水抽到清水池内待用,通过设置流量计可监控进水管水的流量,通过污水回流管和回流泵的相互配合,可将高效沉淀池中沉淀污泥后的上层污水再次抽到配水池内,进行再一次的污水处理,如此循环往复,通过排泥管和排泥泵的相互配合,可定期将高效沉淀池内的污泥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高新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高新技术的防卡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高新技术的防卡塞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高新技术齿轮与的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高新技术齿轮与的装填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高新技术的浮渣撇渣机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高新技术的浮渣撇渣机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水池;2、mbbr兼氧池;3、mbbr接触氧化池;4、高效沉淀池;5、清水池;6、污水管;7、格栅板;8、过滤网;9、第一抽水泵;10、第一抽水管;11、第二抽水泵;12、第二抽水管;13、连通管道;14、防卡塞结构;15、处理模块;16、格栅限位板;17、网状填料框;18、装填球;19、微生物亲和性填料;20、穿孔曝气管;21、第一曝气风机;22、微孔曝气器;23、第二曝气风机;24、抽泥泵;25、输泥管;26、浮渣撇渣机构;27、污水回流管;28、回流泵;29、矩形壳体;30、进水孔;31、过滤模块;32、通孔;33、电机;34、滚筒;35、撇渣板;36、导渣口;37、浮渣收集箱;38、进水管;39、排水管;40、排泥管;41、排泥泵;42、自吸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高新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高新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高新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高新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配水池1、mbbr兼氧池2、mbbr接触氧化池3、高效沉淀池4和清水池5,所述配水池1的一侧上端贯穿设有污水管6,所述污水管6的端部内置有格栅板7,所述配水池1的内侧上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8,所述配水池1的一侧内壁底部固定有第一抽水泵9,所述第一抽水泵9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抽水管10,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的一侧内壁底部固定有第二抽水泵11,所述第二抽水泵11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抽水管12,所述第一抽水管10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抽水管12的末端均延伸至所述mbbr兼氧池2内,所述mbbr兼氧池2与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之间连接有连通管道13,所述连通管道13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防卡塞结构14,所述mbbr兼氧池2的内侧与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的内侧均设有处理模块15,所述处理模块15包括格栅限位板16,所述格栅限位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半球形的网状填料框17,所述网状填料框17的内侧设有若干个装填球18,所述装填球18内填充有球状的微生物亲和性填料19,所述mbbr兼氧池2的内侧底部均匀铺设有穿孔曝气管20,所述穿孔曝气管20的底部贯穿所述mbbr兼氧池2的底部壳体连接有第一曝气风机21,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的内侧底部均匀铺设有微孔曝气器22,所述微孔曝气器22的底部贯穿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底部壳体连接有第二曝气风机23,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的另一侧外壁底部固定有抽泥泵24,所述抽泥泵24的输出端连接有输泥管25,所述输泥管25的端部延伸至所述高效沉淀池4的内侧上端,所述高效沉淀池4的内侧顶部设有浮渣撇渣机构26,所述高效沉淀池4的内侧设有污水回流管27,所述污水回流管27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清水池5内侧,所述污水回流管27上安装有回流泵28,所述污水回流管27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配水池1的内侧上端并位于所述过滤网8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防卡塞结构1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通管道13两端的矩形壳体29,所述矩形壳体29的前侧表面呈弧形,且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30,所述矩形壳体29的内侧填充有过滤模块31,所述过滤模块31为聚酯纤维材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装填球18由两个半球形塑料壳体拼接而成,所述装填球18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2,所述通孔32的直径小于所述微生物亲和性填料19的外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微生物亲和性填料19为聚氨酯材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浮渣撇渣机构26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高效沉淀池4同一侧外壁的多个电机33,所述电机3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滚筒34,所述滚筒3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网状的撇渣板35,所述撇渣板35呈弧形,所述高效沉淀池4的一侧上端连接有导渣口36,所述导渣口36的末端连接有浮渣收集箱37。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内侧于所述格栅限位板16的上方设有进水管38,所述进水管38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清水池5的内侧底部,且所述进水管38上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流量计、自吸泵42和流量电控阀。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清水池5远离所述高效沉淀池4的一侧底部连接有排水管39,所述排水管39上安装有电控阀。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高效沉淀池4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40,所述排泥管40上安装有排泥泵41。

本高新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首先将需要处理的污水有污水管6输送到配水池1内并经过过滤网8过滤后落入配水池1内,接着经配水池1内的第一抽水泵9和第一抽水管10相互配合将配水池1内的污水抽入mbbr兼氧池2内与处理模块15中的兼氧微生物亲和性填料19充分接触,并且通过穿孔曝气管20进行曝气,进行兼氧处理,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同时去除部分的有机质,在此过程中,通过防卡塞结构14中的矩形壳体29和进水孔30以及半球状的网状填料框17配合,可有效防止微生物亲和性填料19的流失;然后经连通管道13流入mbbr接触氧化池3内与处理模块15中的好氧的微生物亲和性填料19吸附接触,同时通过微孔曝气器22和第二曝气风机23的相互配合向mbbr接触氧化池3中进行曝气,使得好氧的微生物亲和性填料19上的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物以及氧气充分接触,使得污染物很容易被微生物吸附降解,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接着启动第二抽水泵11,配合mbbr接触氧化池3内的第二抽水管12将好氧的处理后的污水再次抽到mbbr兼氧池2内再次进行兼氧处理,然后再流入mbbr接触氧化池3内,如此循环往复,交替进行反硝化和硝化处理,提高了对污染物基质的去除效率,通过自吸泵42和进水管38的相互配合可将mbbr接触氧化池3内处理干净的水抽到清水池5内待用,通过设置流量计可监控进水管38水的流量,通过污水回流管27和回流泵28的相互配合,可将高效沉淀池4中沉淀污泥后的上层污水再次抽到配水池1内,进行再一次的污水处理,如此循环往复,通过排泥管40和排泥泵41的相互配合,可定期将高效沉淀池4内的污泥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高新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高新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高新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配水池(1)、mbbr兼氧池(2)、mbbr接触氧化池(3)、高效沉淀池(4)和清水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池(1)的一侧上端贯穿设有污水管(6),所述污水管(6)的端部内置有格栅板(7),所述配水池(1)的内侧上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8),所述配水池(1)的一侧内壁底部固定有第一抽水泵(9),所述第一抽水泵(9)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抽水管(10),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的一侧内壁底部固定有第二抽水泵(11),所述第二抽水泵(11)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抽水管(12),所述第一抽水管(10)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抽水管(12)的末端均延伸至所述mbbr兼氧池(2)内,所述mbbr兼氧池(2)与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之间连接有连通管道(13),所述连通管道(13)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防卡塞结构(14),所述mbbr兼氧池(2)的内侧与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的内侧均设有处理模块(15),所述处理模块(15)包括格栅限位板(16),所述格栅限位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半球形的网状填料框(17),所述网状填料框(17)的内侧设有若干个装填球(18),所述装填球(18)内填充有球状的微生物亲和性填料(19),所述mbbr兼氧池(2)的内侧底部均匀铺设有穿孔曝气管(20),所述穿孔曝气管(20)的底部贯穿所述mbbr兼氧池(2)的底部壳体连接有第一曝气风机(21),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的内侧底部均匀铺设有微孔曝气器(22),所述微孔曝气器(22)的底部贯穿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底部壳体连接有第二曝气风机(23),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的另一侧外壁底部固定有抽泥泵(24),所述抽泥泵(24)的输出端连接有输泥管(25),所述输泥管(25)的端部延伸至所述高效沉淀池(4)的内侧上端,所述高效沉淀池(4)的内侧顶部设有浮渣撇渣机构(26),所述高效沉淀池(4)的内侧设有污水回流管(27),所述污水回流管(27)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清水池(5)内侧,所述污水回流管(27)上安装有回流泵(28),所述污水回流管(27)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配水池(1)的内侧上端并位于所述过滤网(8)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卡塞结构(1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通管道(13)两端的矩形壳体(29),所述矩形壳体(29)的前侧表面呈弧形,且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30),所述矩形壳体(29)的内侧填充有过滤模块(31),所述过滤模块(31)为聚酯纤维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填球(18)由两个半球形塑料壳体拼接而成,所述装填球(18)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2),所述通孔(32)的直径小于所述微生物亲和性填料(19)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亲和性填料(19)为聚氨酯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撇渣机构(26)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高效沉淀池(4)同一侧外壁的多个电机(33),所述电机(3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滚筒(34),所述滚筒(3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网状的撇渣板(35),所述撇渣板(35)呈弧形,所述高效沉淀池(4)的一侧上端连接有导渣口(36),所述导渣口(36)的末端连接有浮渣收集箱(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br接触氧化池(3)内侧于所述格栅限位板(16)的上方设有进水管(38),所述进水管(38)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清水池(5)的内侧底部,且所述进水管(38)上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流量计、自吸泵(42)和流量电控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5)远离所述高效沉淀池(4)的一侧底部连接有排水管(39),所述排水管(39)上安装有电控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沉淀池(4)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40),所述排泥管(40)上安装有排泥泵(41)。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工艺水处理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配水池、MBBR兼氧池、MBBR接触氧化池、高效沉淀池和清水池,配水池的一侧上端贯穿设有污水管,配水池的内侧上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配水池的一侧内壁底部固定有第一抽水泵,第一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抽水管,第一抽水管的末端与第二抽水管的末端均延伸至MBBR兼氧池内,MBBR兼氧池与MBBR接触氧化池之间连接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防卡塞结构,MBBR兼氧池的内侧与MBBR接触氧化池的内侧均设有处理模块。本高新技术可将污泥沉淀池中沉淀后的污水进行多次处理,并减少微生物填料的流失,提高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再生利用。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郑仲;陈植宣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连续流污水处理装置技术

2021-5-4 8:48:43

专利技术

高新两级厌氧氨氧化脱氮一体化设备技术

2021-5-4 8:50:5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