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技术

高新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技术

1.本高新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反应池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处理构筑物之一,它主要用于污水与药剂的混合、反应,要求污水与药剂混合均匀,反应完全。比较常见的反应池为混凝沉淀(气浮)中的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等,根据处理工艺需要,一般反应池投加药剂种类为1-5种,相应反应池个数为2-6座,为节省占地面积和投资费用,反应池之间、反应池与沉淀池(气浮池)常采用共壁组合池结构。反应池在设计和实际应用中均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反应池过水孔位置、高程设置随意设置,未采用对角、上下交错开孔,污水存在短流现象;二是因为反应池数量与平面布置的原因,无法实现对角、上下交错开孔,污水存在短流现象;三是当反应池污水是从下往上流动时,药剂投在水面上,即使有搅拌机或空气搅拌混合,仍有部分药剂未反应直接流入下一座反应池,污水与药剂混合不均匀,混合效果较差,四是加药管直接插入污水中,以实现药剂与污水的充分混合,但操作人员在反应池无法观察药剂投加与否,设计不当时还会导致污水倒吸或药剂虹吸。反应池在实际运行中池容和药剂常常未充分利用,既浪费了药剂,又导致反应效果差,出水水质达不到工艺处理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高新技术提供一种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
4.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组、絮凝池、沉淀池和导流装置,所述反应池组包括若干反应池,若干反应池之间通过导流装置连通,所述反应池组、絮凝池、沉淀池依次排布并通过导流装置连通。
6.较佳地,所述沉淀池的两侧还设置有进水堰和出水堰,其中进水堰位于絮凝池和沉淀池之间。
7.较佳地,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一、导流管二和导流管三,所述反应池组的若干反应池通过导流管一、导流管二和导流管三连通,所述反应池组与絮凝池、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均通过导流管二连通。
8.较佳地,所述导流管一包括导流管主体一、药剂导流管、加药管一和进水管一,所述药剂导流管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一内,所述加药管一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一顶部并与药剂导流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一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一的底部。
9.较佳地,所述导流管二包括导流管主体二、加药管二和进水管二,所述导流管主体二位于反应池隔板底部,所述加药管二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二顶部,所述进水管二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二的底部。
10.较佳地,所述导流管三包括导流管主体三、加药管三和进水管三,所述加药管三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三顶部,所述进水管三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三的底部。
11.采用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导流装置建立污水过流通道,实现污水对角、上下交错流动,使污水流程最长,有效减少了污水短流现象;
13.2、通过导流装置,使污水与药剂第一时间接触,并利用污水的水流剪切力,实现污水与药剂的快速混合;
14.3、通过导流装置,避免将加药管直接插入水下,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药剂投加情况,也可避免污水倒吸或药剂虹吸;
15.4、导流装置结构简单,可利用管道、pp板或钢筋混凝土加工制成,可适用于大、中和小型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导流装置可根据反应池数量和平面布置,灵活组合,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高新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高新技术导流管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高新技术导流管二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高新技术导流管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高新技术进一步说明。
21.参照图1至图4,本高新技术提供一种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组1、絮凝池2、沉淀池3和导流装置4,所述反应池组1包括若干反应池101,若干反应池101之间通过导流装置4连通,所述反应池组1、絮凝池2、沉淀池3依次排布并通过导流装置4连通。优选地,反应池的数量可根据污水处理工艺和药剂种类定制。
22.所述沉淀池3的两侧还设置有进水堰5和出水堰6,其中进水堰5位于絮凝池2和沉淀池3之间。
23.所述导流装置4包括导流管一401、导流管二402和导流管三403,所述反应池组1的若干反应池101通过导流管一401、导流管二402和导流管三402连通,所述反应池组1与絮凝池2、絮凝池2与沉淀池3之间均通过导流管二402连通。优选地,反应池之间可根据药剂需要选取不同的导流管,导流管的数量根据药剂的数量和反应池的数量定。
24.所述导流管一401包括导流管主体一4011、药剂导流管4012、加药管一4013和进水管一4014,所述药剂导流管4012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一4011内,所述加药管一4013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一4011顶部并与药剂导流管4012连通,所述进水管一4013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一4011的底部。
25.所述导流管二402包括导流管主体二4021、加药管二4022和进水管二4023,所述导流管主体二4021位于反应池隔板底部,所述加药管二4022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二4021顶部,所述进水管二4023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二4021的底部。使用导流管二连通的反应池其反应池隔板未与底板完全隔绝,可以使两个反应池的药剂与水快速混合。
26.所述导流管三403包括导流管主体三4031、加药管三4032和进水管三4033,所述加药管三4032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三4031顶部,所述进水管三4033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三4031的
底部。
27.本高新技术工作原理为:本高新技术的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是使用导流装置4连通各反应池101,首先药剂进入混合导流装置4后,控制污水流速0.4m/s左右,利用水流剪切力实现污水与药剂的快速混合;通过导流装置4,污水和药剂均可以实现对角、上下流动,避免短流,保证药剂与污水有充分的混合时间;避免将加药管直接插入水下,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药剂投加情况,也可避免污水倒吸或药剂虹吸。
28.以上所述仅为本高新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高新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高新技术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高新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高新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组、絮凝池、沉淀池和导流装置,所述反应池组包括若干反应池,若干反应池之间通过导流装置连通,所述反应池组、絮凝池、沉淀池依次排布并通过导流装置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两侧还设置有进水堰和出水堰,其中进水堰位于絮凝池和沉淀池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一、导流管二和导流管三,所述反应池组的若干反应池通过导流管一、导流管二和导流管三连通,所述反应池组与絮凝池、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均通过导流管二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一包括导流管主体一、药剂导流管、加药管一和进水管一,所述药剂导流管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一内,所述加药管一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一顶部并与药剂导流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一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一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二包括导流管主体二、加药管二和进水管二,所述导流管主体二位于反应池隔板底部,所述加药管二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二顶部,所述进水管二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二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三包括导流管主体三、加药管三和进水管三,所述加药管三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三顶部,所述进水管三安装于导流管主体三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公开一种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组、絮凝池、沉淀池和导流装置,所述反应池组包括若干反应池,若干反应池之间通过导流装置连通,所述反应池组、絮凝池、沉淀池依次排布并通过导流装置连通。本高新技术的导流型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导流装置,解决了反应池普遍存在的污水短流、污水与药剂混合不均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节省药剂成本、应用灵活、适应性广的技术优点。适应性广的技术优点。适应性广的技术优点。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马志国 欧阳清华 舒敏玉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变流向除湿热泵污泥干化设备技术

2021-5-1 11:26:40

专利技术

高新电化学水处理设备技术

2021-5-2 1:00: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