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新再生水装置技术
技术领域:
本高新技术有关ー种再生水装置,尤指ー种利用一空气循环模组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并经由ー过滤装置将空气循环模组凝结产生的水经由过滤装置进行水质过滤,达到可将空气中的水气形成饮用水的目的。
背景技术:
水是一切生命的泉源,它不但是人类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不可或缺的资源,尤其是淡水,其与空气同为各种陆上生物所赖以生存的重要元素,而一般天然的淡水大多仰赖 水库收集雨水、山泉水或是抽取地下水,以提供民众所需的民生用水。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全球气候的变迁,加上现今社会用水的方便,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水的珍贵,以致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此外又加上台湾地区属于海岛型国家,地狭人稠,尤其对于水资源的取得与使用,往往每况愈下,相同的问题随着气候改变的日趋严唆,导致缺水危机不断发生,因此,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化取得水资源,将水质作有效的净化,即是今日各界所需注重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的问题,本高新技术提供ー种再生水装置,尤指可将空气中的水气形成可饮用的水,以克服水资源取得不易的问题,避免缺水危机的发生。本高新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种再生水装置,其结构包括ー个空气循环模组,用以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一个过滤装置,与该空气循环模组连接,用以过滤该空气循环模组产生的水;一个储水容器,与该过滤装置连接,用以储存经该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ー个电源模组,与空气循环模组电连接,用以供给空气循环模组所需的电源。本高新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种再生水装置,其结构包括一个空气循环模组,用以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ー个第一储水容器,与该空气循环模组连接,用以储存空气循环模组产生的水;一个过滤装置,与该第一储水容器连接,用以过滤该第一储水容器内部的水;ー个第二储水容器,与该过滤装置连接,用以储存经由该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其包含有ー个第一出水管;ー个电源模组,与空气循环模组电连接,用以供给空气循环模组所需的电源。本高新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种再生水装置,包括有一空气循环模组、集水槽、第一储水容器、过滤装置、加压装置、第二储水容器及电源模组。该空气循环模组,用以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该集水槽,相邻该空气循环模组,用以承接该空气循环模组凝结产生的水,其设有至少ー个出水孔;该第一储水容器,与该集水槽的出水孔连接,用以储存该空气循环模组凝结产生的水;该过滤装置,与该第一储水容器连接,用以过滤该第一储水容器内部的水;该加压装置,与该过滤装置连接,用以输送经由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该第ニ储水容器,与该加压装置连接,用以储存经由该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其包含有ー个第一出水管;该电源模组,与空气循环模组与加压装置电连接,用以供给空气循环模组与加压装置所需的电源。本高新技术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集水槽和加压装置省去,使第一储水容器直接与空气循环模组连接,使第二储水容器直接与过滤装置连接。[0011]此外,本高新技术还可将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将第一储水容器也省略,而使空气循环模组直接与过滤装置连接。承上所述,其中,该空气循环模组包括有一个压缩机、制水模组及至少ー个风扇,而风扇设于该制水模组侧边。其中,该制水模组可为冷循环热交换单元、热循环热交换単元或化学循环单元。其中,该电源模组为风カ发电装置、水力发电装置、太阳能板、蓄电池或市电转换装置。其中,该集水槽呈漏斗形式。其中,该第二储水容器进ー步包含有ー个第二出水管及ー个第三出水管,而第二出水管连接ー个用以产生冰水的冷却模组;而第三出水管连接ー个用以产生热水的加热模组,且冷却模组与加热模组分别与电源模组电连接。本高新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高新技术再生水装置是由空气循环模组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经由集水槽承接空气循环模组凝结产生的水并汇集至第一储水容器,再将空气循环模组凝结产生的水经由过滤装置进行水质过滤后,再由加压装置传送已过滤的水至第二储水容器,用以储存已过滤的水;而电源模组分别与空气循环模组及加压装置电连接,用以提供所需的电源。借此达到可将空气中的水气形成可饮用的水,以克服水资源取得不易,进而避免缺水危机的发生。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高新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高新技术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及附图所掲示的内容,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高新技术前述目的及优点。
图I为本高新技术的再生水装置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高新技术的再生水装置内部结构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再生水装置的空气循环模组部分结构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高新技术的再生水装置的第二储水容器结构实施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空气循环模组11、压缩机12、制水模组13、风扇2、集水槽21、出水孔3、第一储水容器4、过滤装置5、加压装置6、第二储水容器61、第一出水管62、第二出水管63、第三出水管7、冷却模组8、加热模组9、电源模组10、基座101、排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高新技术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现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高新技术的特征以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ー步详细说明本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新型的范畴。请參阅图1-4所示,本高新技术揭露ー种再生水装置,尤指可将空气中的水气形成可饮用的水,该再生水装置包括有一空气循环模组I、集水槽2、第一储水容器3、过滤装置4、加压装置5、及第ニ储水容器6,其中空气循环模组I用以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其包括有一压缩机11、制水模组12及至少ー风扇13,由压缩机11与制水模组12构成ー循环回路,使空气中的水气经由制水模组12时,水气会被凝结而形成水;而风扇13可结合于制水模组12的侧边,以增加空气中的水气流经制水模组12的流量。集水槽2相邻空气循环模组I,且相对设于制水模组12的下方,用以承接空气循环模组I凝结产生的水,而集水槽2可呈漏斗形式并设有至少ー出水孔21。第一储水容器3与集水槽2的出水孔21连接,用以储存空气循环模组I凝结产生的水。过滤装置4与第一储水容器3连接,用以过滤第一储水容器3内部的水;加压装置5与过滤装置4连接,用以传送已过滤的水至外部;第二储水容器6与加压装置5连接,用以储存经由过滤装置4过滤后的水,且第二储水容器6包含有第一出水管61、第二出水管62及第三出水管63,而第一出水管61可直接将第二储水容器6内部的水输出,使输出的水可为冷水;而第二出水管62可连接ー冷却模组7,用以产生冰水;而第三出水管63可连接ー加热模组8,用以产生热水。如此,本高新技术的再生水装置主要系由空气循环模组I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经由集水槽2承接空气循环模组I凝结产生的水并汇集至第一储水容器3,再将第ー储水容器3内部的水经由过滤装置4,以将空气循环模组I凝结产生的水可经由过滤装置4进行水质过滤,再由加压装置5将已过滤的水输送至第二储水容器6,用以储存已过滤的水。借此达到可将空气中的水气形成可饮用的水,以克服水资源取得不易,进而避免缺水危机的发生。再者(请配合參阅图I所示),本高新技术的再生水装置进ー步包括有一电源模组9,而电源模组9可分别与空气循环模组I、加压装置5、冷却模组7或加热模组8电连接,用以供给所需的电源。而电源模组9可为一般性电源、风カ发电装置、水力发电装置、太阳能板或将电源利用其他方式储存至所预设的蓄电池、或其他市电并联转换装置。本高新技术试举ー实施例,其中本高新技术的再生水装置包含有一空气循环模组I、过滤装置4、第二储水容器6及电源模组9。由空气循环模组I用以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而过滤装置4直接与空气循环模组I连接,用以过滤空气循环模组I产生的水,而第二储水容器6与过滤装置4连接用以储存经由过滤装置4过滤后的水,而电源模组9与空气循环模组I电连接,用以供给空气循环模组I所需的电源;借此同样可以达到可将空气中的水气形成可饮用的水,以克服水资源取得不易,进而避免缺水危机的发生。另外,本高新技术试举另ー实施例,其中本高新技术的再生水装置包含有一空气循环模组I、第一储水容器3、过滤装置4、第二储水容器6及电源模组9。由空气循环模组I用以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而第一储水容器3与空气循环模组I连接,用以储存空气循环模组I产生的水,而过滤装置4与第一储水容器3连接,用以过滤第一储水容器3内部的水,而第二储水容器6与过滤装置4连接,用以储存经由过滤装置4过滤后的水,而电源模组9与空气循环模组I电连接,用以供给空气循环模组I所需的电源;借此也同样达到可将空气中的水气形成可饮用的水,以克服水资源取得不易,进而避免缺水危机的发生。而上述压缩机11可依使用需求作为制冷或制热用途;且制水模组12可为冷循环热交换单元、热循环热交换単元或化学循环单元(如可吸水的化合吸附物、除湿齐U …等);而加热模组8可具有ー储水容器,而储水容器设有减压阀,以供加热模组8的储水容器内部热的水蒸汽经由减压阀将排出,避免加热模组8的储水容器内部产生较大的压力。本高新技术的空气循环模组I、集水槽2、第一储水容器3、过滤装置4、加压装置5、第二储水容器6、冷却模组7、加热模组8及电源模组9可分别设于一基座10内部(如图4所示),且基座10可设有至少ー排热孔101,以供基座10内部的热能能向外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高新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高新技术实施的范围;故当熟习此技艺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如増加ー些基本的电路零件或系统,但在不脱离本高新技术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再生水装置,其特征包括 一个空气循环模组,用以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 一个过滤装置,与该空气循环模组连接,用以过滤该空气循环模组产生的水; 一个储水容器,与该过滤装置连接,用以储存经该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 一个电源模组,与空气循环模组电连接,用以供给空气循环模组所需的电源。
2.一种再生水装置,其特征包括 一个空气循环模组,用以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 一个第一储水容器,与该空气循环模组连接,用以储存空气循环模组产生的水; 一个过滤装置,与该第一储水容器连接,用以过滤该第一储水容器内部的水; 一个第二储水容器,与该过滤装置连接,用以储存经由该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其包含有一个第一出水管; 一个电源模组,与空气循环模组电连接,用以供给空气循环模组所需的电源。
3.—种再生水装置,其特征包括 一个空气循环模组,用以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 一个集水槽,相邻该空气循环模组,用以承接该空气循环模组凝结产生的水,其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孔; 一个第一储水容器,与该集水槽的出水孔连接,用以储存该空气循环模组凝结产生的水; 一个过滤装置,与该第一储水容器连接,用以过滤该第一储水容器内部的水; 一个加压装置,与该过滤装置连接,用以输送经由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 一个第二储水容器,与该加压装置连接,用以储存经由该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其包含有一个第一出水管; 一个电源模组,与空气循环模组和加压装置电连接,用以供给空气循环模组与加压装置所需的电源。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再生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循环模组包括有一个压缩机、制水模组及至少一个风扇,而风扇设于该制水模组侧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水模组可为冷循环热交换单元、热循环热交换单元或化学循环单元。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再生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模组为风力发电装置、水力发电装置、太阳能板、蓄电池或市电转换装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水槽呈漏斗形式。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再生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储水容器进一步包含有一个第二出水管及一个第三出水管,而第二出水管连接一个用以产生冰水的冷却模组;而第三出水管连接一个用以产生热水的加热模组,且冷却模组与加热模组分别与电源模组电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再生水装置,其结构至少包括一个空气循环模组,用以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一个过滤装置,与该空气循环模组连接,用以过滤该空气循环模组产生的水;一个储水容器,与该过滤装置连接,用以储存经该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一个电源模组,与空气循环模组电连接,用以供给空气循环模组所需的电源。本高新技术的再生水装置可将空气中的水气形成可饮用的水,其由该电源模组带动该空气循环模组将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并汇集后再经过滤装置进行水质过滤,而经过滤的水可由一储水容器进行储存。借此达到可将空气中的水气形成饮用水的目的。
文档编号C02F1/00GK202390222SQ20112046944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3日
发明者吴耀宗 申请人:吴耀宗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