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技术

专利名称:高新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高新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高效进行污水处理的生化反应池。
背景技术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ー种革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它既能解决固定床反应器需定期反冲洗,也解决了淹没式生物滤池堵塞需清洗滤料和更换曝气器的复杂操作等问题,同时,微生物附着生长在生物载体上,可以维持较长的生物固体停留时间(即零污泥),为世代时间长、増殖速度慢的硝化菌群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得系统脱氮能力十分突出。实践情况表明,MBBRエ艺在有机物和氨氮的处理效果方面要强于传统活性污泥法和传统生物膜法,该技术可以提高有机物去除效率,脱氮效果较好。然而MBBRエ艺生化反应池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进水装置、曝气系统、出水拦截装置的设计方面存在不足。进水装置和曝气系统会直接影响池中水体流态,进而影响池中填料的流化形态。同时曝气系统直接关系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影响系统处理效果。MBBR法的技术关键在于比重接近于水、轻微搅拌下易于随水自由运动的生物填料。但由于此填料尺寸较小,容易随水流流失,因而设置拦截装置是必要的。目前大部分拦截装置采用直板式网状拦截装置,需要固定设施,且易堵塞,并出现填料卡堵问题。另ー方面,直板式网状拦截装置从池体一直通到池底,对于大型工程来说,材料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高新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可以解决目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拦截装置采用直板式网状拦截装置,需要固定设施,且易堵塞,并出现填料卡堵及成本较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高新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高新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该反应池包括池体、进水装置、曝气系统和拦截出水装置;其中,所述进水装置与池体连接;所述曝气系统的穿孔曝气器设置在池体内;所述拦截出水装置由穿孔堰板、出水阀和出水管构成;其中出水管经出水阀连接在池体上;穿孔堰板设置在池体内,对应出水管的出口位置,在出水管出口处的池体内形成出水槽,穿孔堰板设有多个孔径小于池体内填料粒径的通孔。由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高新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生化反应池与现有MBBR反应池相比较,有益效果为(I)生物填料流态效果好,反应池内无死角,无填料淤积现象;(2)生物填料拦截效果好,拦截装置简单,节省材料;(3)污水净化效果好,可作为小城镇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核心反应单元,也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高新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I是本高新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高新技术的穿孔堰板拦截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高新技术实施例I提供的反应器采用环形穿孔曝气管的俯视图;图4是本高新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反应器采用管式微孔曝气器的俯视图;图中各标号对应的部件名称为1_进水管;2_进水阀;3_池体;4_穿孔布水管;
5-进气干管;6_环形穿孔布气器;7_穿孔堰板;8_出水阀;9_出水管;10_管支架;11_支架;12_管式微孔曝气器;13_出水槽;14_进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高新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高新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作进ー步地详细描述。本高新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可作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如图I所示,该反应池包括池体、进水装置、曝气系统和拦截出水装置;其中,进水装置与池体连接;曝气系统的穿孔曝气器设置在池体内;拦截出水装置由穿孔堰板、出水阀和出水管构成;其中出水管经出水阀连接在池体上;穿孔堰板设置在池体内,对应出水管的出口位置,在出水管出口处的池体内形成出水槽,穿孔堰板设有多个孔径小于池体内填料粒径的通孔。上述反应池的穿孔堰板为板式折弯结构,其底端与设置出水管一侧的池体侧壁固定连接,上端与池体侧壁保持一定距离,穿孔堰板与池体侧壁之间为出水槽。上述反应池的进水装置由进水管、进水阀和穿孔布水管连接而成;其中,进水管前端连接有进水阀,进水管从池体上端由上向下伸入至池底,进水管末端连接穿孔布水管。实际中,进水管和穿孔布水管均通过ー侧池壁上设置的管支架固定在池体内。上述反应池的曝气系统进气干管、进气阀和穿孔曝气器构成,其中,穿孔曝气器分布设置在池体底部,穿孔曝气器与进气干管连接,进气干管上设有进气阀。上述穿孔曝气器可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池体底部,穿孔曝气器靠近出水管一端的闻度闻于Φ近进水管一端的闻度。上述穿孔曝气器可采用包括一根或多根穿孔曝气管的环形穿孔曝气管。穿孔曝气器也可采用多个管式微孔曝气管呈鱼刺型分布的管式微孔曝气器。上述生化反应池中,池体可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进水装置的进水管在池体上端由上向下伸入池底,进水管末端经三通连接穿孔布水管;穿孔布水管底部和进水管一侧池壁均设有管支架;进水管与布水管之间可采用活接或法兰连接;曝气系统的穿孔曝气器采用环形穿孔曝气器或管式微孔曝气器,若采用环形穿孔曝气器,可在环形穿孔曝气器内部根据处理规模均布若干根穿孔曝气管;若采用管式微孔曝气器可采用鱼刺型布置;无论采用何种曝气器在出水端的安装高度均略高于进水端的安装高度,从而实现从进水端至出水端曝气量逐渐递增的目的,曝气系统的进气干管与布气管之间可采用活接或法兰连接;该反应池内将拦截装置与出水装置合ニ为ー将拦板做成堰板式,但无出水堰,板上均匀开孔,孔直径略小于池体内所用填料的直径,并保证一定的开孔率,在堰板弯折处上端设出水管,出水管接出水阀。本高新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化反应池很好的解决了现有MBBR存在的以下问题(I)填料流化状态不好MBBRエ艺运行成功的关键是使池中填料呈现良好的流化状态,避免出现死角和淤积的情况。进水装置和曝气系统直接关系到填料流化状态,曝气系统更是MBBR技术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池中填料流化状态的好坏;(2)出水端易出现堵塞和填料卡堵问题由于MBBRエ艺采用的填料普遍较小,易随水流流失,因而需设出水拦截装置,而目前出水拦截装置较多采用直板式网状拦截装置,
一方面填料易卡在孔中,另ー方面,对于大型工程来说,材料成本较高;(3)处理效果不达标曝气系统除影响池中填料的流化状态外,更与水体中溶解氧浓度有关,通过良好的曝气系统可使池体水中溶解氧浓度达到适宜的范围,从而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生化反应池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处理高效,效果好,该反应池与现有MBBR反应池相比较,具有下述有益效果(I)生物填料流态效果好,反应池内无死角,无填料淤积现象;(2)生物填料拦截效果好,拦截装置简单,节省材料;
(3)污水净化效果好,可作为小城镇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核心反应单元,也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4)反应池整体设计优于现有MBBR反应池,曝气效率显著提高,更加节省占地面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生化反应池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I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如图1、3所示,该反应池包括进水装置、曝气系统、拦截出水装置和池体四部分;其中,池体3—般采用方形或圆形构造,可采用钢板焊接或钢筋混凝土浇铸;污水经进水装置的进水管I进入,通过进水阀2调节并控制进水流量;进水管I由池体顶端向下弯至距池体底一定距离处,通过三通与穿孔布水管4连接,穿孔布水管底部按照一定距离间隔开孔,孔直径略小于填料尺寸,防止停止进水时填料进入穿孔布水管,或堵塞布水孔;污水从穿孔布水管流出后经出水端穿孔堰板7进入出水槽13,再经出水槽13中部的出水ロ流经出水阀8进入出水管9流出;曝气系统的进气干管5经进气阀14沿池壁向上翻越池体顶端向下至距池底一定距离处经三通与环形穿孔布气器6连接;环形穿孔布气器由ー环形穿孔布气管和环形穿孔布气管内均布的布气支管构成,支管底部交叉45。均匀开孔,每孔直径略小于所用填料尺寸,且沿水流走向支管距离池底的高度逐渐加大,从而沿水流方向气量逐渐增大,使池体3中填料易于形成流化状态。该反应池中的曝气系统相对于盘式曝气器,穿孔管曝气系统节省材料和成本,且加工方便。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生化反应池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其曝气系统中采用管式微孔曝气器12,管式微孔曝气器12平行布置在池底,与设置进气阀14的进气干管5连接,管式微孔曝气器12由多个呈鱼刺形分布的微孔布气支管构成,且沿水流走向支管距离池底的高度逐渐加大。这种结构的曝气系统也可使池体内,沿水流走向支管与干管距离池底的高度逐渐増大,使得沿水流方向气量也逐渐増大,从而使池中填料易于形成流化状态。相对于盘式曝气器,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安装方便。综上所述,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生化反应池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处通闻效,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高新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高新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干,该反应池包括 池体、进水装置、曝气系统和拦截出水装置;其中, 所述进水装置与池体连接;所述曝气系统的穿孔曝气器设置在池体内; 所述拦截出水装置由穿孔堰板、出水阀和出水管构成;其中出水管经出水阀连接在池体上;穿孔堰板设置在池体内,对应出水管的出口位置,在出水管出口处的池体内形成出水槽,穿孔堰板设有多个孔径小于池体内填料粒径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堰板为板式折弯结构,其底端与设置出水管一侧的池体侧壁固定连接,上端与池体侧壁保持一定距离,穿孔堰板与池体侧壁之间为出水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由进水管、进水阀和穿孔布水管连接而成;其中,进水管前端连接有进水阀,进水管从池体上端由上向下伸入至池底,进水管末端连接穿孔布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和穿孔布水管均通过ー侧池壁上设置的管支架固定在池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由进气干管、进气阀和穿孔曝气器构成,其中,穿孔曝气器分布设置在所述池体底部,穿孔曝气器与进气干管连接,进气干管上设有进气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曝气器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池体底部,穿孔曝气器靠近出水管一端的高度高于靠近进水管一端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曝气器采用包括一根或多根穿孔曝气管的环形穿孔曝气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曝气器采用多个管式微孔曝气管的管式微孔曝气器。
专利摘要本高新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该反应池包括池体、进水装置、曝气系统和拦截出水装置;其中,所述进水装置与池体连接;所述曝气系统的穿孔曝气器设置在池体内;所述拦截出水装置由穿孔堰板、出水阀和出水管构成;其中出水管经出水阀连接在池体上;穿孔堰板设置在池体内,对应出水管的出口位置,在出水管出口处的池体内形成出水槽,穿孔堰板设有多个孔径小于池体内填料粒径的通孔。该生化反应池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处理高效,效果好,不会造成填料堵塞出水口,导致无法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文档编号C02F3/08GK202465367SQ2011204682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刘俊英, 刘杰, 刘金泉, 孙丽波, 牛微, 王俊安, 王凯, 翟东会, 赵雪莲 申请人: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粉碎型化粪池技术

2021-6-22 12:59:41

专利技术

高新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的污水处理设备技术

2021-6-22 13:01:2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