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新自来水臭氧消毒装置技术
技术领域:
本高新技术涉及自来水处理装置,具体说是一种与自来水池配置的自来水臭氧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臭氧对自来水进行消毒处理,因其具有诸多优点,已逐步取代氯消毒水处理方式,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现行的自来水臭氧消毒大多是采用电晕放电法在密闭的装置里电离氧气生成臭氧,再利用气泵和管路将臭氧抽出打入自来水池内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处理。而上述采用将臭氧气体打入池水中进行水消毒的方式,存在有部分臭氧不能完成溶入水中的问题,按照环保要求剩余部分的臭氧是不能直接排入大气的,即需要配置将臭氧分解成氧气的装置,从而使臭氧消毒水处理设备的投资费用大大增加,同时生成的臭氧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未电离的那一部分氧气伴随臭氧被气泵抽走,则造成臭氧和氧气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高新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资少、效率高的自来水臭氧消毒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括有高压电源和与高压电源输出端相连接的放电电极的自来水臭氧消毒装置,其具有设置在自来水池池口上的臭氧发生室,在臭氧发生室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和水雾喷头,其水雾喷头经配置高压水泵的水管连通至自来水池池内,所述的放电电极通过绝缘子竖置悬吊于臭氧发生室的室顶上。
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于臭氧发生室上部的水雾喷头经管道连接沿周向在室内布置多个。
本高新技术采用电晕放电法产生臭氧,并通过设置在自来水池上面的臭氧发生室及室内配置的水雾喷头,使产生出的臭氧与水雾进行混合后,直接落入到自来水池内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相对在密闭室内产生臭氧,利用气泵打入自来水池内的消毒方式,其装置的结构大大减化,设备投资大大降低,臭氧消毒装置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是本自来水臭氧消毒装置设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高新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
如附图给出的,本自来水臭氧消毒装置具有设置在自来水池池口上的臭氧发生室2,该臭氧发生室可设计成倒置的圆或方筒形,成型材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材料。在臭氧发生室内经安装在室顶上的绝缘子5悬吊有放电电极4,其放电电极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根数,分成两组,由排列有尖刺的金属板条构成。每一组放电电极分别与配置的高压电源1的一个电源输出线相连接,其高压电源采用振荡电路组成。在臭氧发生室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3和水雾喷头6,其水雾喷头6经配置高压水泵8的水管7连通至自来水池池内。在具体实施时,水雾喷头6可根据设计要求沿周向在臭氧发生室内布置多个,并经管道相连接。
本高新技术通过高压电源的振荡电路输出高电压供给放电电极,使两电极之间产生电晕放电,电离由进气口输入的氧气或空气产生臭氧,由水雾喷头喷出的水雾在与臭氧混合后携带臭氧落入自来水池中,对自来水池内的水进行消毒。
本高新技术也可用于游泳池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医疗污水的消毒。
权利要求1.一种自来水臭氧消毒装置,包括有高压电源(1)和与高压电源输出端相连接的放电电极(4),其特征是该装置具有设置在自来水池池口上的臭氧发生室(2),在臭氧发生室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3)和水雾喷头(6),其水雾喷头经配置高压水泵(8)的水管(7)连通至自来水池池内,所述的放电电极(4)通过绝缘子(5)竖置悬吊于臭氧发生室(2)的室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臭氧消毒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于臭氧发生室上部的水雾喷头(6)经管道连接沿周向在室内布置多个。
专利摘要本高新技术涉及一种与自来水水池配置的自来水臭氧消毒装置,其包括有高压电源和与高压电源输出端相连的放电电极,其特征是该装置具有设置在自来水池池口上的臭氧发生室,在臭氧发生室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和水雾喷头,其水雾喷头经配置高压水泵的水管连通至自来水池内,所述的放电电极通过绝缘子竖置悬吊在臭氧发生室的室顶上。本高新技术采用电晕放电法产生臭氧,通过设置在自来水池上面的臭氧发生室及室内配置的水雾喷头。使产生出的臭氧与水雾混合后,直接落入自来水池内对自来水进行消毒。与现行通常使用的由密闭室产生臭氧利用气泵抽出打入自来水池的消毒方式相比较,装置的结构大大减化,设备投资大大降低,臭氧消毒装置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C02F1/78GK2623684SQ0324632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1日
发明者张介轩 申请人:张介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