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含镍、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技术

专利名称:高新含镍、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技术
技术领域
本高新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化工行业产生的重金属污水的处理系统,具体是涉及一种含镍、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镍氢电池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早的绿色环保型二次电池,由于其电解液体系采用的是水系电解液,其安全性是其他类二次电池所不能比拟的,球形氢氧化镍、球形氢氧化钴作为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价格低廉等特点被人们广泛用于各类电动工具,移动设备,电动汽车等。而作为氢氧化镍、氢氧化钴供给原料车间(镍、钴车间),不仅要保证提供高质量的氢氧化镍、氢氧化钴的原料,而且还要控制配制原料的成本以及环境的污染程度。污水处理则是其中一项很更要的环节,以往的污水处理系统只是一味的将污水经过板框压滤机压滤,再排放到沉降池中慢慢地沉降,沉降的滤液几乎都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一些重金属白白浪费掉,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人工劳动量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中产生的问题,本高新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镍、 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本高新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含镍、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储罐、絮凝沉降池、溢流槽、斜管沉降池、沉降液储罐、清水槽和清水池;絮凝沉降池有三个,并排放置,分别记作1#、2#、3#絮凝沉降池,1#絮凝沉降池顶部通过管道与污水储罐连接,1#絮凝沉降池与2#絮凝沉降池相邻部分的顶部、姊絮凝沉降池与3#絮凝沉降池相邻部分的底部、3#絮凝沉降池侧部的顶端均设有溢流口 ;1#、2#、3#絮凝沉降池的底部均通过管道与沉降液储罐连接;3#絮凝沉降池通过溢流口与溢流槽连通,溢流槽的底部设有开口 ;溢流槽通过底部开口与斜管沉降池连通,斜管沉降池内设有多个倾斜的圆管,所述斜管沉降池与清水槽连通处设有锯齿形溢流口;所述清水槽通过管道与清水池连接。进一步,1#絮凝沉降池顶部连接有重金属捕捉剂进药管;2#絮凝沉降池顶部连接有聚合氯化铝进药管;3#絮凝沉降池顶部连接有聚丙烯酰胺进药管。进一步,1#、2#、3#絮凝沉降池均安装有搅拌装置。进一步,所述斜管沉降池的底部设有格栅,格栅底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设有孔形不锈钢过滤网。[0019]较为完善的是,所述孔形不锈钢过滤网的底部设有锥形排渣料斗,所述锥形排渣料斗通过管道与沉降液储罐连接。较为完善的是,所述斜管沉降池内的圆管倾斜45度。本高新技术处理系统,操作便捷,人员劳动力小,各个污水处理环节都衔接的井然有序,任何地方都不会有污水泄露,整个污水处理过程既环保又有节能,污水中的重金属几乎都能沉降下来,降低了生产成本,处理过的污水完全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高新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絮凝沉降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溢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含镍、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储罐1、絮凝沉降池、溢流槽14、斜管沉降池16、沉降液储罐25、清水槽22和清水池23。絮凝沉降池有三个,并排放置,分别记作1#、2#、3#絮凝沉降池,1#絮凝沉降池6顶部通过管道2与污水储罐1连接。1#絮凝沉降池6与2#絮凝沉降池7相邻部分的顶部设有溢流口 11。2#絮凝沉降池7与3#絮凝沉降池8相邻部分的底部设有溢流口 12。3#絮凝沉降池8侧部的顶端设有溢流口 13。1#絮凝沉降池6顶部连接有重金属捕捉剂进药管3。2#絮凝沉降池7顶部连接有聚合氯化铝进药管4。3#絮凝沉降池8顶部连接有聚丙烯酰胺进药管5。3个絮凝沉降池均安装有搅拌装置10,3个絮凝沉降池的底部开有孔9,均通过管道对与沉降液储罐25连接。3#絮凝沉降池8通过溢流口 13与溢流槽14连通,溢流槽14的底部设有开口 15, 溢流槽14通过底部开口 15与斜管沉降池16连通。斜管沉降池16内设有多个倾斜的圆管17,圆管17倾斜45度。斜管沉降池16的底部设有格栅18,格栅18的底部设有支撑柱19,支撑柱19的底部设有孔形不锈钢过滤网20,孔形不锈钢过滤网20的作用在于保证渣滓沉淀均勻稳定速度,减小渣滓对下部锥形排渣料斗沈的撞击力,延长其使用时间。孔形不锈钢过滤网20的底部设有锥形排渣料斗沈,其作用在于集中重金属渣滓, 增大水压防止重金属渣滓附着在四周金属壁上。锥形排渣料斗沈通过管道与沉降液储罐25连接。斜管沉降池16与清水槽22连通处设有锯齿形溢流口 21,锯齿形溢流口 21的作用在于溢流时,增加污水在斜管沉降池16中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渣滓沉淀。 清水槽22通过管道与清水池23连接。 本高新技术的工作原理为[0043]车间污水进入污水储罐1中,用泵将污水储罐1中的污水打入1#絮凝沉降池6中, 同时启动搅拌系统,开启1#絮凝沉降池6的重金属捕捉剂进药管3,富集污水中的镍、钴等重金属,同时1#絮凝沉降池6内装有杨浦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污水中的PH值,1#絮凝沉降池 6水满时,通过溢流口 11进入2#絮凝沉降池7中。开启2#絮凝沉降池7的聚合氯化铝进药管4,使富集的金属粒进一步长大,2#絮凝沉降池7中的污水通过溢流口 12进入3#絮凝沉降池8中。开启3#絮凝沉降池8的聚丙烯酰胺进药管5,增大污水粘度、增加金属粒的沉淀速度。当3#絮凝沉降池8中的污水聚集满时,通过溢流口 13流入溢流槽14,溢流槽14 中的水从下端流入斜管沉降池16中,斜管沉降池16中的污水从下向上冒,通过斜管的沉淀作用,重金属渣滓沉淀在底部,并排至锥形排渣料斗沈中,继而进入沉降液储罐25中。与此同时,3个絮凝池中的渣滓从管道M排至沉降液储罐25中,渣滓在沉降液储罐25中经过压滤、沉降。沉降下来的部分重金属块可以返回生产线重新利用,不能重新利用的当废料卖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滤液则再次打入污水储罐1中,从而形成污水反复循环处理系统。斜管沉降池16的上层清夜通过锯齿形溢流口 21流入清水槽22中,再通过管道流入清水池23中。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高新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含镍、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储罐、絮凝沉降池、溢流槽、斜管沉降池、沉降液储罐、清水槽和清水池;所述絮凝沉降池有三个,并排放置,分别记作1#、2#、3#絮凝沉降池,1#絮凝沉降池顶部通过管道与污水储罐连接,1#絮凝沉降池与2#絮凝沉降池相邻部分的顶部、姊絮凝沉降池与3#絮凝沉降池相邻部分的底部、3#絮凝沉降池侧部的顶端均设有溢流口 ;1#、2#、3#絮凝沉降池的底部均通过管道与沉降液储罐连接;3#絮凝沉降池通过溢流口与溢流槽连通,溢流槽的底部设有开口 ;溢流槽通过底部开口与斜管沉降池连通,斜管沉降池内设有多个倾斜的圆管,所述斜管沉降池与清水槽连通处设有锯齿形溢流口;所述清水槽通过管道与清水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镍、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1#絮凝沉降池顶部连接有重金属捕捉剂进药管;2#絮凝沉降池顶部连接有聚合氯化铝进药管;3#絮凝沉降池顶部连接有聚丙烯酰胺进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镍、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1#、2#、3#絮凝沉降池均安装有搅拌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镍、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管沉降池的底部设有格栅,格栅底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设有孔形不锈钢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镍、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形不锈钢过滤网的底部设有锥形排渣料斗,所述锥形排渣料斗通过管道与沉降液储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含镍、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降池内的圆管倾斜45度。
专利摘要本高新技术涉及一种含镍、钴重金属工业污水半自动循环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储罐、絮凝沉降池、溢流槽、斜管沉降池、沉降液储罐、清水槽和清水池。所述絮凝沉降池有三个,并排放置,1#絮凝沉降池顶部通过管道与污水储罐连接,1#絮凝沉降池与2#絮凝沉降池相邻部分的顶部、2#絮凝沉降池与3#絮凝沉降池相邻部分的底部、3#絮凝沉降池侧部的顶端均设有溢流口;1#、2#、3#絮凝沉降池的底部均通过管道与沉降液储罐连接;3#絮凝沉降池通过溢流口与溢流槽连通,溢流槽的底部设有开口;溢流槽通过底部开口与斜管沉降池连通;所述清水槽通过管道与清水池连接。本高新技术操作便捷,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C02F1/52GK202279749SQ20112043214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刘阳润, 孙卫华, 李世辉, 王艳红 申请人:安徽亚兰德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钢丝绳酸洗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技术

2021-6-22 11:50:40

专利技术

高新萤石尾矿水综合回收设备技术

2021-6-22 11:53: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