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污水处理抓渣车抓斗结构技术

专利名称:高新污水处理抓渣车抓斗结构技术
技术领域
一种污水处理抓渣车抓斗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高新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抓渣车,尤其是一种污水处理抓渣车抓斗结构。
技术背景[0002]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在污水进入系统的速闭站之后到采用提升泵提升之前,有一道采用粗格栅滤除较大的渣滓的工序。该工序中,采用上端向后上方倾斜设置的粗格栅将体积较大的浮渣挡住,然后采用抓渣车将粗格栅挡下来的浮渣抓起进行处理。 抓渣车中采用抓斗结构抓起浮渣。现有的抓渣车抓斗结构,包括相铰接的前抓斗和后抓斗, 铰接处位于前抓斗和后抓斗上端,前抓斗和后抓斗下端均具有间隔设置的一排抓齿,抓斗能够在控制结构的控制下使前抓斗和后抓斗上端绕铰接点转动,导致下端抓齿处合拢或打开,以对浮渣进行抓取。现有的抓齿其直径较短,仅为40mm,同时抓齿均为直齿形状,导致每次抓取浮渣时,浮渣容易掉下,难以抓取到较多的浮渣,故存在抓取效率低下的缺陷。实用新型内容[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高新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抓取浮渣效果好的污水处理抓渣车抓斗结构,以提高抓渣车工作效率。[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高新技术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0005]一种污水处理抓渣车抓斗结构,包括上端相铰接的前抓斗和后抓斗,前抓斗和后抓斗下端均向下设置有一排抓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抓斗和后抓斗的抓齿下端均设置为尖端形状,且所述前抓斗下方抓齿尖端处具有向后抓斗方向弯曲的弧度。弧度优选为30 度。本高新技术中,将前抓斗和后抓斗的抓齿均改为尖端形状,有利于更好地插入到浮渣中;同时保持后抓斗的抓齿为直齿形状,更有利于后抓斗在抓取浮渣时能够更好地插入到格栅里面;然后将前抓斗下方抓齿改为向后抓斗抓齿弯曲的钩齿的形状,更有利于将更多的浮渣抓取夹持起来,故本高新技术的结构能够大大提高抓取效率。[0006]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前抓斗和后抓斗的抓齿均为150mm的长度。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每次抓取浮渣的抓取量。进一步提高抓取效率。[0007]综上所述,本高新技术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抓取浮渣,故大大提高了抓渣车的工作效率。

[0008]图1为本高新技术具体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高新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10]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处理抓渣车抓斗结构,包括上端相铰接的前抓斗1和后抓斗2,前抓斗和后抓斗下端均向下设置有一排抓齿3,其中,所述前抓斗1和后抓斗2的抓齿3下端均设置为尖端形状,且所述前抓斗1下方抓齿尖端处具有向后抓斗方向弯曲的弧度。 具体实施时,所述前抓斗1和后抓斗2的抓齿均为150mm的长度。图1中,标号4表示粗格栅。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抓渣车抓斗结构,包括上端相铰接的前抓斗和后抓斗,前抓斗和后抓斗下端均向下设置有一排抓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抓斗和后抓斗的抓齿下端均设置为尖端形状,且所述前抓斗下方抓齿尖端处具有向后抓斗方向弯曲的弧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抓渣车抓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抓斗和后抓斗的抓齿均为150mm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高新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抓渣车抓斗结构,包括上端相铰接的前抓斗和后抓斗,前抓斗和后抓斗下端均向下设置有一排抓齿,其中,所述前抓斗和后抓斗的抓齿下端均设置为尖端形状,且所述前抓斗下方抓齿尖端处具有向后抓斗方向弯曲的弧度。具体实施时,所述前抓斗和后抓斗的抓齿均为150mm的长度。本高新技术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抓取浮渣,故大大提高了抓渣车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C02F1/00GK202297179SQ2011204228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向兵, 彭海林, 李昌华 申请人:重庆中法唐家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水处理的防堵型喷淋出药装置技术

2021-6-22 11:19:11

专利技术

高新组合式净水过滤器技术

2021-6-22 11:20:4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