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新冷轧废水处理系统技术
技术领域:
本高新技术涉及冷轧系统中含油及乳化液废水、浓碱油废水、平整液废水、稀碱油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轧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冷轧废水水质复杂,国内常规处理方法是将含油及乳化液、浓碱油、平整液废水采用超滤处理后,与稀碱油废水一起经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其缺点是出水COD不稳定,对于COD要求较严格的省份,或出水要求进入反渗透等深度处理的企业,往往满足不了要求, 而且平整液采用超滤处理成本较高。有些厂家平整液采用电催化氧化法,但运行效果不理
术g
;ο
发明内容本高新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轧废水处理系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充分降解冷轧废水中的有机物,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乳化液或浓碱油废水预处理装置、平整液废水预处理装置、稀油弱碱废水处理装置,乳化液或浓碱油废水预处理装置和平整液废水预处理装置作为前级分别与稀油弱碱废水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乳化液或浓碱油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分配池一、乳化液调节池、纸带过滤机、循环池、超滤装置、超滤出水池依次连接,乳化液调节池和循环池与废油收集池之间设有废油管路,超滤装置与清洗池相连;所述平整液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平整液废水调节池、PH调节槽一、混凝槽一、絮凝槽一、一级气浮装置、二级气浮装置、中间水槽依次连接,一级气浮装置和二级气浮装置与浮渣槽一之间设有浮渣管路,浮渣槽一与污泥处理系统相连;所述稀油弱碱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分配池二、稀油弱碱废水调节池、PH调节槽二、混凝槽二、絮凝槽二、气浮装置、PH调节中间水池、冷却塔、生化曝气池、MBR膜反应池、排放池依次相连接,气浮装置与浮渣槽二之间设有浮渣管路,浮渣槽二也与污泥处理系统相连,MBR膜反应池与生化曝气池之间设有回流污泥通道,MBR膜反应池与污泥浓缩池之间设有污泥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新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冷轧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降解, 处理后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废水中C0D、0iL、SS水质指标不仅可以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所规定的一级标准,还可以满足大多数省份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
图1是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高新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是本高新技术一种冷轧废水处理系统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乳化液或浓碱油废水预处理装置、平整液废水预处理装置、稀油弱碱废水处理装置,乳化液或浓碱油废水预处理装置和平整液废水预处理装置作为前级分别与稀油弱碱废水处理装置相连接;乳化液或浓碱油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分配池一、乳化液调节池、纸带过滤机、循环池、超滤装置、超滤出水池依次连接,乳化液调节池和循环池与废油收集池之间设有废油管路,超滤装置与清洗池相连,浓碱油及乳化液废水先输送到乳化液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并收集浮油,然后输送到无机膜超滤装置,进一步去除废水中乳化油及COD;平整液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平整液废水调节池、PH调节槽一、混凝槽一、絮凝槽一、一级气浮装置、 二级气浮装置、中间水槽依次连接,一级气浮装置和二级气浮装置与浮渣槽一之间设有浮渣管路,浮渣槽一与污泥处理系统相连,平整液废水经平整液废水调节池输送到PH调节槽一,加酸进行酸化处理,使溶于水中的油析出,然后进入混凝槽一、絮凝槽一,使细小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便于气浮处理,然后进入机械气浮装置,然后再进入溶气气浮装置,平整液废水中大量的油、COD、SS得到去除;稀油弱碱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分配池二、稀油弱碱废水调节池、PH调节槽二、混凝槽二、絮凝槽二、气浮装置、PH调节中间水池、冷却塔、生化曝气池、MBR膜反应池、排放池依次相连接,气浮装置与浮渣槽二之间设有浮渣管路,浮渣槽二也与污泥处理系统相连,MBR膜反应池与生化曝气池之间设有回流污泥通道,MBR膜反应池与污泥浓缩池之间设有污泥通道。稀油弱碱废水与前级处理过的乳化液或浓碱油废水和平整液废水输送到PH调节槽二、混凝槽二、絮凝槽二,然后进入气浮装置,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油及C0D,然后进入生化曝气池的缺氧段、好氧段,将冷轧废水中高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于被微生物降解的低分子有机物,然后进入MBR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有机物得到充分降解,处理后出水水质较稳定,可根据要求外排或回用。
权利要求1. 一种冷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乳化液或浓碱油废水预处理装置、平整液废水预处理装置、稀油弱碱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乳化液或浓碱油废水预处理装置和平整液废水预处理装置作为前级分别与稀油弱碱废水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乳化液或浓碱油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分配池一、乳化液调节池、纸带过滤机、循环池、超滤装置、超滤出水池依次连接,乳化液调节池和循环池与废油收集池之间设有废油管路,超滤装置与清洗池相连;所述平整液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平整液废水调节池、PH调节槽一、混凝槽一、絮凝槽一、一级气浮装置、二级气浮装置、中间水槽依次连接,一级气浮装置和二级气浮装置与浮渣槽一之间设有浮渣管路,浮渣槽一与污泥处理系统相连;所述稀油弱碱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分配池二、 稀油弱碱废水调节池、PH调节槽二、混凝槽二、絮凝槽二、气浮装置、PH调节中间水池、冷却塔、生化曝气池、MBR膜反应池、排放池依次相连接,气浮装置与浮渣槽二之间设有浮渣管路,浮渣槽二也与污泥处理系统相连,MBR膜反应池与生化曝气池之间设有回流污泥通道, MBR膜反应池与污泥浓缩池之间设有污泥通道。
专利摘要本高新技术涉及冷轧系统中含油及乳化液废水、浓碱油废水、平整液废水、稀碱油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乳化液或浓碱油废水预处理装置、平整液废水预处理装置、稀油弱碱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乳化液或浓碱油废水预处理装置和平整液废水预处理装置作为前级分别与稀油弱碱废水处理装置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新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冷轧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降解,处理后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废水中COD、OiL、SS水质指标不仅可以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所规定的一级标准,还可以满足大多数省份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
文档编号C02F1/24GK202297312SQ20112042004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宋文来, 陈广延 申请人: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