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新玻璃废水处理设备技术
技术领域:
本高新技术涉及环保工 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玻璃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对玻璃废水的净化和回收利用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技术的发展,玻璃行业逐渐产生了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在现有玻璃废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过程中,一方面,玻璃废水经调节池、反应池和沉淀池后排放,另一方面,沉淀池的污泥经污泥浓缩池和压滤机后外运。然而,在此种玻璃废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过程中,由于玻璃废水中不光是含有污泥,还含有悬浮微粒、胶体、微生物等悬浮杂质,而沉淀池仅能够处理污泥这类容易下沉的杂质,对于悬浮微粒、胶体、微生物等杂质则没有效果,因此,经沉淀池后排放的废水依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再者,由于现有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直接排放,没有回收利用,因此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没有达到环保要求节能减排的宗旨。
实用新型内容本高新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废水处理设备,该玻璃废水处理设备不但对玻璃废水净化彻底,而且在处理玻璃废水过程中的水能回调利用。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玻璃废水净化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其中玻璃废水净化系统,在该玻璃废水净化系统内,玻璃废水依次经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中间池、过滤器、超滤装置、超滤水池、反渗透装置、反渗透水池后得到净化到达纯水箱;中水回用系统,在所述中间池、反渗透水池和纯水箱外分别设有中水回用的水泵。所述沉淀池连接污泥处理系统,在污泥处理系统内依次设置污泥池、污泥泵和压滤机,该污泥池接收所述沉淀池池底的污泥后,经污泥泵抽取到达压滤机,在压滤机内,污泥的固体与液体分离。所述沉淀池池底具有斜斗结构,所述污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沉淀池的斜斗底部连通。所述压滤机外安装有对压滤机内进行水冲击的反冲泵以及对压滤机内添加药料的加药装置。所述调节池内安装有曝气装置。所述反应池外安装有向反应池内添加药料的加药装置,反应池内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反应池设置有三套,分别为酸碱调节反应池、PAC无机盐混凝剂反应池和PAM高分子絮凝剂反应池,玻璃废水依次经酸碱调节反应池、PAC无机盐混凝剂反应池和PAM高分子絮凝剂反应池后进入沉淀池。所述反渗透装置和反渗透水池之间设置有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和纯水箱之间设置有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设置有二套,分别为一级反渗透装置和二级反渗透装置。本高新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高新技术的玻璃废水净化系统内,玻璃废水依次经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中间池、过滤器、超滤装置、超滤水池、反渗透装置、反渗透水池后得到净化到达纯水箱,因此,玻璃废水能得到彻底的净化,从纯水箱排放出去的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由于本高新技术设置了中水回用系统,在所述中间池、反渗透水池和纯水箱外分别设有中水回用的水泵,因此,可根据生产车间不同的生产需要调取中间 池、反渗透水池和纯水箱的水以作生产用,从而节约大量水资源以及生产成本费用。
图I为本高新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池;2.反应池;3.沉淀池;4.中间池;5.过滤器;6.超滤装置;7.超滤水池;8.反渗透装置;9.反渗透水池;10.纯水箱;11.水泵;12.水泵;13.水泵;14.污泥池;15.污泥泵;16.压滤机;17.曝气装置;18.加药装置;19.搅拌装置;20.酸碱调节反应池;21. PAC无机盐混凝剂反应池;22. PAM高分子絮凝剂反应池;23. PH值测试棒;24.斜斗;25.紫外线杀菌装置;26.紫外线杀菌装置;27.反冲泵;28.加药装置;A.玻璃废水;B.污泥;C.厂区自来水;D.厂区压缩空气;E.过滤泥饼;F.滤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高新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高新技术为一种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玻璃废水净化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其中玻璃废水净化系统,在所述玻璃废水净化系统内,玻璃废水A依次经调节池I、反应池2、沉淀池3、中间池4、过滤器5、超滤装置6、超滤水池7、反渗透装置8、反渗透水池9后得到净化到达纯水箱10。中水回用系统,在所述中间池4、反渗透水池8和纯水箱10外分别设有中水回用的水泵(11、12、13);污泥处理系统,该污泥处理系统依次设置污泥池14、污泥泵15和压滤机16,该污泥池14接收所述沉淀池3池底的污泥后,经污泥泵15抽取到达压滤机16,在压滤机16内,污泥的固体与液体分尚。上述各部分的工作流程是I.调节池I :调节池I将玻璃废水A调节收集均质,调节池I内安装曝气装置17,防止玻璃粉聚集结块,曝气装置17可设计成曝气管道伸入调节池I底部的结构,通过厂区压缩空气D向曝气管道内输入压缩气体实现曝气。2.反应池2 :反应池2外安装有向反应池2内添加药料的加药装置18,反应池2内安装有搅拌装置19。加药装置18将厂区自来水C与药料混合之后送入到反应池2内,搅拌装置19再将药料与玻璃废水A搅拌混合均匀并产生反应。进一步,加药装置18内安装曝气装置(与调节池内的曝气装置结构相同),以利于加药装置18内的药料与厂区自来水C混合,而搅拌装置19可设计成由减速机带动搅拌杆旋转的结构。作为对反应池2的优选方式,反应池2设置有三套,分别为酸碱调节反应池20、PAC无机盐混凝剂反应池21和PAM高分子絮凝剂反应池22,玻璃废水A依次经酸碱调节反应池20,PAC无机盐混凝剂反应池21和PAM高分子絮凝剂反应池22后进入沉淀池4。为了实时查看酸碱调节反应池20的酸碱度,可在酸碱调节反应池20中安装PH值测试棒23。利用 PAC、PAM的絮凝功能,将水中的有机悬浊物与泥液混合成为污泥并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并通过砂子的过滤效果去除出水中较细小的固体颗粒和其它悬浮在水中的微小杂质,从而使其对进水的过滤净化功能大大增强,提高了出水的水质状况。3.沉淀池3 :沉淀池3为物质沉淀提供场所,在沉淀池3中物质有足够的沉淀时间,使得固体颗粒物质和部分悬浮物能够沉淀下来。沉淀池3池底具有斜斗24结构,使得污泥在斜斗24底部得到富集。4.中间池4 中间池4是沉淀池3出水储存和放置的场所,中间池4内储存的一部分水通过水泵11直接送达到玻璃生产车间,可供生产车间的玻璃磨边机(图中未示出)使用。5.过滤器5 :中间池4的水经过滤器5后可过滤掉部分杂质。6.超滤装置6 :超滤装置6的超滤膜系统可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微粒、胶体、微生物等。在水压的作用下水分子及小分子物质透过超滤膜,而水中的悬浮微粒、胶体、微生物等则被截留在超滤膜的内表面。由于超滤膜上的微孔很小,可以有效地去除各种水中悬浮颗粒、胶体、细菌和大分子有机物等,这些截留物质可能会在膜的内表面集聚,所以需要对超滤膜组件进行定期的反冲洗和加药清洗。7.超滤水池7 :超滤水池7是超滤装置6超滤出水储存和放置的场所。8.反渗透装置8 :反渗透装置利用高压泵的加压,膜技术分子的截留,可将溶液中水与溶质分离,并将浓缩液排放。反渗透过程是利用半透性螺旋卷式膜分离去除水中的可溶性固体、有机物、胶体物质及细菌。原水以一定的压力被送至并通过逆渗透膜,水透过膜上的微小孔,收集后得到纯水。水中的杂质在载流液中浓缩并被去除。反渗透装置可除去进水中95%以上的溶解性固体,99%以上的有机物及胶体,几乎100%的细菌。反渗透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水处理设备中制取纯水的最先进的设备之一,其运行费用低、经济、操作方便、运行可靠,是商家首选的制取纯水的设备。反渗透装置的生产能力是在原水在25°C、标准生产状况下的值。水温及生产条件的改变都将影响设备的生产能力。9.反渗透水池9 :反渗透水池9是反渗透装置8反渗透出水储存和放置的场所。反渗透水池9内储存的一部分水通过水泵12直接送达到玻璃生产车间,可供生产车间的清洗机(图中未示出)使用。10.纯水箱10 :纯水箱10最玻璃废水A得到净化之后的储存之所,纯水箱10内储存的一部分水通过水泵13直接送达到玻璃生产车间,可供生产车间的包装清洗机(图中未示出)使用。作为对反渗透装置8、反渗透水池9和纯水箱10之间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反渗透装置8设置二套,分别为一级 反渗透装置和二级反渗透装置。玻璃废水A进入一级反渗透装置后,经反渗透水池9、二级反渗透装置后进入纯水箱10。再进一步,所述反渗透装置和反渗透水池之间设置有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和纯水箱之间设置有紫外线杀菌装置。11.污泥池14 :污泥池14通过污泥管道与沉淀池3的斜斗24底部连通。12.污泥泵15 :污泥泵15将污泥池14中的污泥送达压滤机16。13.压滤机16 :压滤机16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污泥流经过滤介质(如滤布),固体停留在滤布上,并逐渐在滤布上堆积形成过滤泥饼E,而滤液F部分则渗透过滤布,成为不含固体的滤液F。过滤泥饼E运走即可,滤液F则重新送回调节池I。压滤机16外安装有对压滤机16内进行水冲击的反冲泵27以及对压滤机16内添加药料的加药装置28。这样,使压滤机16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能得到及时清洗,并重新运行。反冲泵27可从中间池内抽水对压滤机16内冲击,加药装置28的结构与反应池2的加药装置结构相同。以上所述,仅是本高新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高新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废水净化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其中 玻璃废水净化系统,在该玻璃废水净化系统内,玻璃废水依次经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中间池、过滤器、超滤装置、超滤水池、反渗透装置、反渗透水池后得到净化到达纯水箱; 中水回用系统,在所述中间池、反渗透水池和纯水箱外分别设有中水回用的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连接污泥处理系统,在污泥处理系统内依次设置污泥池、污泥泵和压滤机,该污泥池接收所述沉淀池池底的污泥后,经污泥泵抽取到达压滤机,在压滤机内,污泥的固体与液体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池底具有斜斗结构,所述污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沉淀池的斜斗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外安装有对压滤机内进行水冲击的反冲泵以及对压滤机内添加药料的加药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内安装有曝气>J-U装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外安装有向反应池内添加药料的加药装置,反应池内安装有搅拌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设置有三套,分别为酸碱调节反应池、PAC无机盐混凝剂反应池和PAM高分子絮凝剂反应池,玻璃废水依次经酸碱调节反应池、PAC无机盐混凝剂反应池和PAM高分子絮凝剂反应池后进入沉淀池。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装置和反渗透水池之间设置有紫外线杀菌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装置和纯水箱之间设置有紫外线杀菌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装置设置有二套,分别为一级反渗透装置和二级反渗透装置。
专利摘要本高新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废水处理设备,涉及环保工程领域。本高新技术包括玻璃废水净化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其中玻璃废水净化系统,玻璃废水依次经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中间池、过滤器、超滤装置、超滤水池、反渗透装置、反渗透水池后得到净化到达纯水箱;中水回用系统,中间池、反渗透水池和纯水箱外分别设有中水回用的水泵。本高新技术不但对玻璃废水净化彻底,而且在处理玻璃废水过程中的水能回调利用。
文档编号C02F1/52GK202358976SQ201120426018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杨文喜 申请人:东莞市凯达热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