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水板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净水器结构技术

专利名称:高新水板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净水器结构技术
技术领域
本高新技术涉及净水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板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净水器结构。
背景技术
EDI (Electro-deionization)电子去离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纯水和超纯水制备技术。该技术通过一净化器结构从而生产出超纯水。该净化器结构包括包括两极板、密封夹持于两极板之间的水板组件。水板组件包括若干开有导水孔的纯水板及浓水板,通过安装 于纯水板及浓水板上的导水块从外界引水从而形成纯水层及浓水层,纯水层及弄水层之间交替设有阴阳离子膜,该阴阳离子膜具有单向选择透过性,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从而完成水的深度除盐,生产出高纯水。该技术要求纯水层与浓水层之间互不干涉,对纯水板与浓水板之间的密封卡合紧密型要求更高,因此,亟待一种能让纯水板与浓水板更紧密卡合的卡合方式和结构,使纯水层与浓水层之间各种密封、互不干涉,从而使净化后的水质量更纯更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高新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亟待一种能让纯水板与浓水板更紧密卡合的卡合方式和结构,使纯水层与浓水层之间各种密封、互不干涉,从而使净化后的水质量更纯更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高新技术提供一种水板组件,包括若干相间而置的浓水板以及纯水板,所述纯水板的底面及背面的中部均设有纯水板凸边,所述纯水板凸边之间形成浓水板容纳槽,所述浓水板容纳槽的的中部开有纯水孔,所述浓水板容纳槽的两端均开有第一导水孔及第一隔水孔,所述第一导水孔与所述纯水孔之间开设有纯水导水块容纳腔,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导水孔相连通,所述浓水板包括位于所述水板组件最外两侧的底层浓水板、顶层浓水板以及位于水板组件中间的内层浓水板,所述浓水板密封容置于对应的所述纯水板的浓水板容纳槽内,所述浓水板的中部对应所述纯水孔开有浓水孔,所述浓水板的两端均开有第二导水孔及第二隔水孔,所述第一导水孔与所述第二隔水孔密封对接,所述第一隔水孔与所述第二导水孔密封对接,所述第二导水孔与所述浓水孔之间开设有浓水导水块容纳腔,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导水孔相连通,所述浓水板的底面及背面对应所述浓水孔的外缘向外凸设有离子膜凸边,所述离子膜凸边之间形成离子膜容纳区,所述浓水板容纳槽对应所述纯水板凸边的内侧开有固定槽,所述纯水板的底面的所述浓水板容纳槽对应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凸设有若干固定柱,所述纯水板的背面的所述浓水板容纳槽对应所述固定柱处开有固定凹孔,所述浓水板的底面及背面对应边缘的内侧凸设有固定凸边,所述浓水板对应所述离子膜容纳区的外侧开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底层浓水板的定位孔与相应纯水板的固定柱配合卡接,所述底层浓水板内侧的固定凸边与相应纯水板的固定槽插设卡接,所述顶层浓水板的定位孔与相应的纯水板的固定凹孔相对,所述顶层浓水板内侧的固定凸边与对应的纯水板的固定槽插设卡接,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底面相对的纯水板的固定凹孔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定位孔相对,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背面相对的纯水板的固定柱插设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定位孔内并延伸卡设于与其相邻的纯水板的所述固定凹孔内,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底面和背面的固定凸边分别与对应的纯水板的固定槽卡接。本高新技术还提供一种净水器结构,包括两极板、密封夹持于两极板之间的水板组件、离子膜以及导水块,所述导水块包括纯水导水块、浓水导水块以及极板导水块,所述水板组件包括若干相间而置的浓水板以及纯水板,所述纯水板的底面及背面的中部均设有纯水板凸边,所述纯水板凸边之间形成浓水板容纳槽,所述浓水板容纳槽的的中部开有纯水孔,所述浓水板容纳槽的两端均开有第一导水孔及第一隔水孔,所述第一导水孔与所述纯水孔之间开设有纯水导水块容纳腔,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导水孔相连通,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于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导水孔相连通,所述浓水板包括位于所述水板组件最外两侧的底层浓水板、顶层浓水板以及位于水板组件中间的内层浓水板,所述浓水板密封容置于对应的所述纯水板的浓水板容纳槽内,所述浓水板的中部对应所述纯水孔开有浓水孔,所述浓水板的两端均开有第二导水孔及第二隔水孔,所述第一导水孔与所述第二隔水孔密封对接,所述第一隔水孔与所述第二导水孔密封对接,所述第二导水孔与所述浓水孔之间开设有浓水导水块容纳腔,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导水孔相连通,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置于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导水孔相连通,所述浓水板的底面及背面对应所述浓水孔的外缘向外凸设有离子膜凸边,所述离子膜凸边之间形成离子膜容纳区,所述离子膜密封容置于所述离子膜容纳区内从而使相邻的纯水孔与浓水孔互相隔绝,位于同一浓水板的两侧的离子膜的极性相反,所述底层浓水两侧的离子膜之间形成第一极水区,所述顶层浓水板两侧的离子膜之间形成第二极水区,所述内层浓水板两侧的离子膜之间形成浓水区,所述纯水板两侧的离子膜之间形成纯水区,所述纯水区两侧的离子膜的极性相反,所述浓水板容纳槽对应所述纯水板凸边的内侧开有固定槽,所述纯水板的底面的所述浓水板容纳槽对应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凸设有若干固定柱,所述纯水板的背面的所述浓水板容纳槽对应所述固定柱处开有固定凹孔,所述浓水板的底面及背面对应边缘的内侧凸设有固定凸边,所述浓水板对应所述离子膜容纳区的外侧开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底层浓水板的定位孔与相应纯水板的固定柱配合卡接,所述底层浓水板内侧的固定凸边与相应纯水板的固定槽插设卡接,底层浓水板的外侧与对应的极板的内侧抵接,所述顶层浓水板的定位孔与相应的纯水板的固定凹孔相对,所述顶层浓水板内侧的固定凸边与对应的纯水板的固定槽插设卡接,顶层浓水板的外侧与对应的极板的内侧抵接,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底面相对的纯水板的固定凹孔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定位孔相对,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背面相对的纯水板的固定柱插设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定位孔内并延伸卡设于与其相邻的纯水板的所述固定凹孔内,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底面和背面的固定凸边分别与对应的纯水板的固定槽卡接。较佳地,两极板分别为正极板及负极板,所述极板包括底板以及导体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开有导体板容纳槽,所述导体板容纳槽的中部开有导线通孔,所述导体板容纳槽的高度大于所述导体板的厚度,所述导体板固定容纳于所述导体板容纳槽内,所述导体板通过所述导线通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导体板与其正对的离子膜之间形成散热区,正极板的导体板与负极板的导体板极性相反,所述极板的边缘内侧开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底板对应所述导体板容纳槽的两端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极板导水块形状对应的配合凹槽,与所述极板相对的浓水板的第二导水孔或者第二隔水孔与所述配合凹槽相连通,其中一极板的所述配合凹槽的外侧还开设有极板导水孔及极板隔水孔,所述极板导水孔与对应的所述配合凹槽相连通。较佳地,所述底板的一角还开设有用于校对位置的第一线槽孔,所述纯水板对应所述第一线槽孔开有第二线槽孔。所述第一线槽孔与所述第二线槽孔用于校对位置,使极板与纯水板按预定的位置接合。较佳地,所述导线通孔的四周绕有胶水凹槽,所述胶水凹槽内填充有强力胶水从而把导体板紧紧粘于所述导体板容纳槽内。较佳地,所述第二导水孔及所述第二隔水孔的周边分别凸设有导水密封凸边及隔水密封凸边。所述导水密封凸边与隔水密封凸边使到安装压紧过程中密封的更好,防止漏水。较佳地,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纳腔自所述浓水孔的边缘向内凹陷一体成型,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腔自所述纯水孔的边缘向内凹陷一体成型。由于该导水块容纳腔是一体成型的,防止纯水区或者浓水区的水从相应的隔水孔溢出。较佳地,所述浓水板的底背面两固定凸边的顶部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大于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至所述纯水板凸边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使到安装过程中浓水板具有一定的压缩厚度,压缩后密封效果更好。较佳地,所述导水块包括第一导水子块以及第二导水子块,所述第一导水子块的前端设有若干第一阻挡块,相邻两所述第一阻挡块之间形成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一阻挡块的后方设有第一集水子区,所述第一集水子区内设有若干第一缓冲块,相邻两所述第一缓冲块之间设有第一缓冲配合缺口,所述第一导水子块的后端开有第一圆弧凹口,自所述第一圆弧凹口向所述第一集水区延伸有若干条第一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圆弧凹口到第一集水区的距离成正比,所述第二导水子块的前端设有若干第二阻挡块,相邻两所述第二阻挡块之间形成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二阻挡块的后方设有第二集水子区,所述第二集水子区内设有若干第二缓冲块,相邻两所述第二缓冲块之间设有第二缓冲配合缺口,所述第二导水子块的后端开有第二圆弧凹口,自所述第二圆弧凹口向所述第二集水区延伸有若干条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二导水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圆弧凹口到第二集水区的距离成正比,所述第一阻挡块配合插设于对应的第二配合槽内,并且所述第一阻挡块与第二配合槽之间形成导水空隙,所述第二挡块配合插设于对应的第一配合槽内,并且所述第二阻挡块与所述第一配合槽之间形成导水空隙,所述第一缓冲块置于所述第二缓冲配合缺口内;所述第二缓冲块置于所述第一缓冲配合缺口内,相邻的第一缓冲块与第二缓冲块之间形成缓冲通道,所述第一导水子块与第二导水子块卡接固定从而使第一导水槽与第二导水槽密封相接形成导水通道,所述第一集水子区与所述第二集水子区相接形成集水区。较佳地,所述导水空隙的间隔小于O. 3毫米。使到从导水空隙进出的水流的更均匀。较佳地,所述第一导水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一集水子区内设有若干配合固定孔,所述第一导水子块的侧边设有凹边,所述第二导水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集水子区内设有若干配合固定柱,所述第二导水子块的侧边设有凸边,所述凸边与所述凹边配合相接,所述配合固定柱配合插设于所述配合固定孔内,从而使所述第一导水子块与第二导水子块卡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高新技术水板组件的纯水板与浓水板通过固定槽与固定凸边的配合卡接以及固定柱与定位孔的配合卡接,从而使纯水板与浓水板更有效的密封卡接。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高新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高新技术的实施例。

图I为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a为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正极板一个角度的结构图。图3b为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正极板的装上导体板后的结构图。图4a为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负极板一个角度的结构图。图4b为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负极板的装上导体板后的结构图。图5a为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导水块的立体结构图。图5b为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导水块的分解示意图。图6a为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纯极板一个角度的结构图。图6b为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纯极板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图。图7为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浓极板一个角度的结构图。图8为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I以及图2,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100包括两极板10以及水板组件、离子膜30以及导水块40。所述极板10包括正极板101及负极板102。离子膜30分阳离子膜及阴离子膜,离子膜30具有单向选择透过性,阳离子膜只能容阳离子通过,阴离子只能容阴离子通过。所述水板组件夹持于所述正极板101与负极板102之间。所述导水块40包括纯水导水块、浓水导水块以及极板导水块,所述负极板102位于所述水板组件的顶部。所述水板组件包括若干相间而置的纯水板21及浓水板22。本实施例中,纯水板21的个数为3个,所述浓水板22的个数为4个;所述纯水导水块、所述浓水导水块及极板导水块43厚度不一,其它形状结构均相同。参考图3a至图4b,所述极板包括底板11以及导体板12。所述底板11的中部开有导体板容纳槽111,所述导体板容纳槽111的中部开有导线通孔112,所述导体板容纳槽111的高度大于所述导体板12的厚度,使水进入后流动的空间更多,冷却效果更佳。所述导体板12容纳于所述导体板容纳槽111内,所述导体板12通过所述导线通孔11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具体地,所述导线通孔112的四周绕有胶水凹槽113,所述胶水凹槽113内填充有强力胶水从而把导体板12紧紧粘于所述导体板容纳槽111内。所述底板11对应所述导体板容纳槽111的两端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极板导水块形状对应的配合凹槽114。所述极板导水块43容置于所述配合凹槽114内,所述导体板12与其正对的离子膜30之间形成散热区,所述极板导水孔115与所述配合凹槽114相连通。正极板的导体板与负极板的导体板极性相反。所述极板10的边缘内侧开有第一固定孔117。所述底板11的一角还开设有第一线槽孔118,该第一线槽孔118具有校对位置作用,使各部件按预订的方式摆放。正极板101或负极板102的配合凹槽114的外侧还开设有极板导水孔115及极板隔水孔116,所述极板导水孔115与对应所述配合凹槽114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极板导水孔115及极板隔水孔116开设于所述负极板102上。参考图5a及图5b,所述导水块40包括第一导水子块41及第二导水子块42。所述第一导水子块41的前端设有若干第一阻挡块411,相邻两所述第一阻挡块411之间形成第一配合槽412,所述第一阻挡块411的后 方设有第一集水子区413,所述第一集水区413内设有若干第一缓冲块414,相邻两所述第一缓冲块414之间设有第一缓冲配合缺口 415,所述第一导水子块41的后端开有第一圆弧凹口 416,自所述第一圆弧凹口 416向所述第一集水子区413延伸有若干条第一导水槽417,所述第一导水槽417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圆弧凹口 416到第一集水子区413的距离成正比,使到流进第一集水子区413的水速相等进而保证水流均匀输出。所述第一导水槽417之间以及所述第一集水子区413内设有若干配合固定孔418,所述第一导水子块41的侧边设有凹边419。所述第二导水子块42的前端设有若干第二阻挡块421,相邻两所述第二阻挡块421之间形成第二配合槽422,所述第二阻挡块421的后方设有第二集水子区423,所述第二集水子区423内设有若干第二缓冲块424,相邻两所述第二缓冲块424之间设有第二缓冲配合缺口 425,所述第二导水子块42的后端开有第二圆弧凹口 426,自所述第二圆弧凹口 426向所述第二集水子区423延伸有若干条第二导水槽427,所述第二导水槽427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圆弧凹口 426到第二集水子区423的距离成正比,使到流进第二集水子区423的水速相等进而保证水流均匀输出。所述第二导水槽427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集水子区423内设有若干配合固定柱428,所述第二导水子块42的侧边设有凸边429。所述凸边429与所述凹边419配合相接,所述第一阻挡块411配合插设于对应的第二配合槽422内,并且所述第一阻挡块411与第二配合槽422之间形成导水空隙43,所述第二挡块421配合插设于对应的第一配合槽412内,并且所述第二阻挡块421与所述第一配合槽412之间形成导水空隙4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水空隙43的间隔小于O. 3毫米。所述第一缓冲决414置于所述第二缓冲配合缺口 425内;所述第二缓冲块424置于所述第一缓冲配合缺口 415内,相邻的第一缓冲块414与第二缓冲块424之间形成缓冲通道44。所述第一导水槽417与第二导水槽427密封相接形成导水通道,所述第一集水子区413与所述第二集水子区423相接形成集水区。参考图6a及图6b,所述纯水板21的底面及背面的中部均设有纯水板凸边211,所述纯水板凸边211之间形成浓水板容纳槽212,所述浓水板容纳槽212的的中部开有纯水孔213,所述浓水板容纳槽212的两端均开有第一导水孔214及第一隔水孔215,所述纯水板21两端的两第一导水孔214互相呈对角位置关系,所述纯水板22两端的两第一隔水孔215互相呈对角位置关系。所述第一导水孔214与所述纯水孔213之间开设有纯水导水块容纳腔216,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腔216与所述第一导水孔214相连通,具体地,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腔216自所述纯水孔213向内凹陷一体成型。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于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腔216内且与所述第一导水孔214相连通。所述浓水板容纳槽212对应所述纯水板凸边211的内侧开有固定槽217,所述纯水板21的底面的所述浓水板容纳槽212对应所述固定槽217的内侧凸设有若干固定柱218,所述纯水板21的背面的所述浓水板容纳槽212对应所述固定柱218处开有固定凹孔219。所述纯水板21对应所述浓水板容纳槽212的外侧开有若干第二固定孔201。所述纯水孔21的一角对应所述第一线槽孔118还开设有第二线槽孔202。[0035]参考图7,所述浓水板22为软质胶板。所述浓水板22的中部对应所述纯水孔213开有浓水孔221。所述浓水板22的两端均开有第二导水孔222及第二隔水孔223,较佳者,所述第二导水孔222及所述第二隔水孔223的周边分别凸设有导水密封凸边2221及隔水密封凸边2231。所述浓水板22两端的两第二导水孔222互相呈对角位置关系,所述浓水板22两端的两第二隔水孔223互相呈对角位置关系。所述第二导水孔222与所述浓水孔221之间形成浓水导水块容纳腔224,具体地,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纳腔224自所述浓水孔221向内凹陷一体成型。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纳腔224与所述第二导水孔222相连通,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置于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纳腔224内并与所述第二导水孔222相连通,所述浓水板22的底面及背面对应所述浓水孔221的外缘向外凸设有离子膜凸边225,所述离子膜凸边225之间形成离子膜容纳区226。所述离子膜30密封容置于所述离子膜容纳区226内从而使相邻的纯水孔213与浓水孔221互相隔绝,位于同一浓水板22的两侧的离子膜30的极性相反,所述浓水板22的底面及背面对应边缘的内侧凸设有固定凸边228,所述浓水板22的底背面的两固定凸边228的顶部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大于所述固定槽217的底部至所述纯水板凸边11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所述浓水板22对应所述离子膜容纳区226的外侧开有若干定位孔229。参考图I至图8,所述浓水板22密封容置于对应的所述纯水板21的浓水板容纳槽212内,所述离子膜30密封容纳于浓水板22的离子膜容纳区226内。所述浓水板22两侧的离子膜30极性相反。所述浓水板22包括位于所述水板组件最外两侧的底层浓水板2201、顶层浓水板2202以及位于水板组件中间的内层浓水板2203。所述底层浓水板2201两侧的离子膜30之间形成第一极水区50,所述顶层浓水板2202两侧的离子膜30之间形成第二极水区60。所述内层浓水板2203两侧的离子膜30之间形成浓水区70,所述纯水板21两侧的离子膜30之间形成纯水区80。所述纯水板21两侧的离子膜30极性相反。所述底层浓水板2201的定位孔229与相应纯水板21的固定柱218配合卡接,所述底层浓水板2201内侧的固定凸边228与相应纯水板21的固定槽217插设卡接,底层浓水板2201的外侧与对应的极板10的内侧抵接,本实施例中,与所述底层浓水板2201相抵接的极板10为正极板。所述顶层浓水板2202的定位孔229与相应的纯水板21的固定凹孔219相对,所述顶层浓水板2202内侧的固定凸边228与对应的纯水板21的固定槽217插设卡接,顶层浓水板2202的外侧与对应的极板的内侧抵接,与所述内层浓水板2203的底面相对的纯水板21的固定凹孔219与所述内层浓水板2203的定位孔229相对,与所述内层浓水板2203的背面相对的纯水板21的固定柱218插设于所述内层浓水板2203的定位孔229内并延伸卡设于与其相邻的纯水板21的所述固定凹孔229内,所述内层浓水板2203的底面和背面的固定凸边228分别与对应的纯水板21的固定槽217卡接。同一端相邻的纯水板21与内层浓水板2203,所述第一导水孔214与所述第二隔水孔223密封对接,所述第一隔水孔215与所述第二导水孔222密封对接,使到纯水区80与浓水区70互不干涉。与所述极板10相对的浓水板22的第二导水孔222或者第二隔水孔223与所述配合凹槽114相连通。[0037]安装时,把正极板101及负极板102对应地压在水板组件的两侧,将极板的第一线槽孔119与纯水板21的第二线槽孔203相对接,用螺栓(图未示)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118及第二固定孔201,然后用螺母锁紧,此时,浓水板22的固定凸边228被压扁,使到相邻的两纯水板21互相抵触,一方面使浓水板22与纯水板21的密封更紧密,另一方面使到浓水区70及纯水区80保持固定均匀的体积,使水过滤的更均匀,质量更好。与此同时,导水密封凸边2221与所述隔水密封凸边2231也被压缩,使第一导水孔214与第二隔水孔223及第二导水孔222与第一隔水孔215之间的密封对接更加紧密。使用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100时,往纯水区80内放入离子交换树脂,让正极板和负极板通电,通过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作用与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交换作用,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如图。。箭头所示)从而完成水的深度除盐,生产出超纯水。 由于本高新技术净水器结构的纯水板与浓水板通过固定槽与固定凸边的配合卡接以及固定柱与定位孔的配合卡接,从而使纯水板与浓水板更有效的密封卡接。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极板导水孔及极板隔水孔既可开设于负极板上,也可以设于正极板上;纯水板与浓水板之间的卡合方式除了上述方式外,还可以其它适合的卡接固定方式卡接,只要能固定密封即可;上述水板组件的纯水板与弄水板的个数并不局限与上述个数,其它合适个数均可。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高新技术进行描述,但本高新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水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相间而置的浓水板以及纯水板,所述纯水板的底面及背面的中部均设有纯水板凸边,所述纯水板凸边之间形成浓水板容纳槽,所述浓水板容纳槽的的中部开有纯水孔,所述浓水板容纳槽的两端均开有第一导水孔及第一隔水孔,所述第一导水孔与所述纯水孔之间开设有纯水导水块容纳腔,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导水孔相连通,所述浓水板包括位于所述水板组件最外两侧的底层浓水板、顶层浓水板以及位于水板组件中间的内层浓水板,所述浓水板密封容置于对应的所述纯水板的浓水板容纳槽内,所述浓水板的中部对应所述纯水孔开有浓水孔,所述浓水板的两端均开有第二导水孔及第二隔水孔,所述第一导水孔与所述第二隔水孔密封对接,所述第一隔水孔与所述第二导水孔密封对接,所述第二导水孔与所述浓水孔之间开设有浓水导水块容纳腔,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导水孔相连通,所述浓水板的底面及背面对应所述浓水孔的外缘向外凸设有离子膜凸边,所述离子膜凸边之间形成离子膜容纳区,所述浓水板容纳槽对应所述纯水板凸边的内侧开有固定槽,所述纯水板的底面的所述浓水板容纳槽对应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凸设有若干固定柱,所述纯水板的背面的所述浓水板容纳槽对应所述固定柱处开有固定凹孔,所述浓水板的底面及背面对应边缘的内侧凸设有固定凸边,所述浓水板对应所述离子膜容纳区的外侧开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底层浓水板的定位孔与相应纯水板的固定柱配合卡接,所述底层浓水板内侧的固定凸边与相应纯水板的固定槽插设卡接,所述顶层浓水板的定位孔与相应的纯水板的固定凹孔相对,所述顶层浓水板内侧的固定凸边与对应的纯水板的固定槽插设卡接,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底面相对的纯水板的固定凹孔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定位孔相对,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背面相对的纯水板的固定柱插设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定位孔内并延伸卡设于与其相邻的纯水板的所述固定凹孔内,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底面和背面的固定凸边分别与对应的纯水板的固定槽卡接。
2.一种净水器结构,包括两极板、密封夹持于两极板之间的水板组件、离子膜以及导水块,所述导水块包括纯水导水块、浓水导水块以及极板导水块,所述水板组件包括若干相间而置的浓水板以及纯水板,所述纯水板的底面及背面的中部均设有纯水板凸边,所述纯水板凸边之间形成浓水板容纳槽,所述浓水板容纳槽的的中部开有纯水孔,所述浓水板容纳槽的两端均开有第一导水孔及第一隔水孔,所述第一导水孔与所述纯水孔之间开设有纯水导水块容纳腔,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导水孔相连通,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于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导水孔相连通,所述浓水板包括位于所述水板组件最外两侧的底层浓水板、顶层浓水板以及位于水板组件中间的内层浓水板,所述浓水板密封容置于对应的所述纯水板的浓水板容纳槽内,所述浓水板的中部对应所述纯水孔开有浓水孔,所述浓水板的两端均开有第二导水孔及第二隔水孔,所述第一导水孔与所述第二隔水孔密封对接,所述第一隔水孔与所述第二导水孔密封对接,所述第二导水孔与所述浓水孔之间开设有浓水导水块容纳腔,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导水孔相连通,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置于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导水孔相连通,所述浓水板的底面及背面对应所述浓水孔的外缘向外凸设有离子膜凸边,所述离子膜凸边之间形成离子膜容纳区,所述离子膜密封容置于所述离子膜容纳区内从而使相邻的纯水孔与浓水孔互相隔绝,位于同一浓水板的两侧的离子膜的极性相反,所述底层浓水两侧的离子膜之间形成第一极水区,所述顶层浓水板两侧的离子膜之间形成第二极水区,所述内层浓水板两侧的离子膜之间形成浓水区,所述纯水板两侧的离子膜之间形成纯水区,所述纯水区两侧的离子膜的极性相反,所述浓水板容纳槽对应所述纯水板凸边的内侧开有固定槽,所述纯水板的底面的所述浓水板容纳槽对应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凸设有若干固定柱,所述纯水板的背面的所述浓水板容纳槽对应所述固定柱处开有固定凹孔,所述浓水板的底面及背面对应边缘的内侧凸设有固定凸边,所述浓水板对应所述离子膜容纳区的外侧开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底层浓水板的定位孔与相应纯水板的固定柱配合卡接,所述底层浓水板内侧的固定凸边与相应纯水板的固定槽插设卡接,底层浓水板的外侧与对应的极板的内侧抵接,所述顶层浓水板的定位孔与相应的纯水板的固定凹孔相对,所述顶层浓水板内侧的固定凸边与对应的纯水板的固定槽插设卡接,顶层浓水板的外侧与对应的极板的内侧抵接,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底面相对的纯水板的固定凹孔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定位孔相对,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 背面相对的纯水板的固定柱插设于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定位孔内并延伸卡设于与其相邻的 纯水板的所述固定凹孔内,所述内层浓水板的底面和背面的固定凸边分别与对应的纯水板的固定槽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极板分别为正极板及负极板,所述极板包括底板以及导体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开有导体板容纳槽,所述导体板容纳槽的中部开有导线通孔,所述导体板容纳槽的高度大于所述导体板的厚度,所述导体板固定容纳于所述导体板容纳槽内,所述导体板通过所述导线通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导体板与其正对的离子膜之间形成散热区,正极板的导体板与负极板的导体板极性相反,所述极板的边缘内侧开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底板对应所述导体板容纳槽的两端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极板导水块形状对应的配合凹槽,与所述极板相对的浓水板的第二导水孔或者第二隔水孔与所述配合凹槽相连通,其中一极板的所述配合凹槽的外侧还开设有极板导水孔及极板隔水孔,所述极板导水孔与对应的所述配合凹槽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一角还开设有用于校对位置的第一线槽孔,所述纯水板对应所述第一线槽孔开有第二线槽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通孔的四周绕有胶水凹槽,所述胶水凹槽内填充有强力胶水从而把导体板紧紧粘于所述导体板容纳槽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水孔及所述第二隔水孔的周边分别凸设有导水密封凸边及隔水密封凸边。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导水块容纳腔自所述浓水孔的边缘向内凹陷一体成型,所述纯水导水块容纳腔自所述纯水孔的边缘向内凹陷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块包括第一导水子块以及第二导水子块,所述第一导水子块的前端设有若干第一阻挡块,相邻两所述第一阻挡块之间形成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一阻挡块的后方设有第一集水子区,所述第一集水子区内设有若干第一缓冲块,相邻两所述第一缓冲块之间设有第一缓冲配合缺口,所述第一导水子块的后端开有第一圆弧凹口,自所述第一圆弧凹口向所述第一集水区延伸有若干条第一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圆弧凹口到第一集水区的距离成正比,所述第二导水子块的前端设有若干第二阻挡块,相邻两所述第二阻挡块之间形成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二阻挡块的后方设有第二集水子区,所述第二集水子区内设有若干第二缓冲块,相邻两所述第二缓冲块之间设有第二缓冲配合缺口,所述第二导水子块的后端开有第二圆弧凹口,自所述第二圆弧凹口向所述第二集水区延伸有若干条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二导水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圆弧凹口到第二集水区的距离成正比,所述第一阻挡块配合插设于对应的第二配合槽内,并且所述第一阻挡块与第二配合槽之间形成导水空隙,所述第二挡块配合插设于对应的第一配合槽内,并且所述第二阻挡块与所述第一配合槽之间形成导水空隙,所述第一缓冲块置于所述第二缓冲配合缺口内;所述第二缓冲块置于所述第一缓冲配合缺口内,相邻的第一缓冲块与第二缓冲块之间形成缓冲通道,所述第一导水子块与第二导水子块卡接固定从而使第一导水槽与第二导水槽密封相接形成导水通道,所述第一集水子区与所述第二集水子区相接形成集水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空隙的间隔小于0.3毫米。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一集水子区内设有若干配合固定孔,所述第一导水子块的侧边设有凹边,所述第二导水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集水子区内设有若干配合固定柱,所述第二导水子块的侧边设有凸边,所述凸边与所述凹边配合相接,所述配合固定柱配合插设于所述配合固定孔内,从而使所述第一导水子块与第二导水子块卡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高新技术公开一种水板组件,包括若干相间而置的浓水板及纯水板,浓水板的两侧开有固定槽,所述纯水板的底面设有固定柱,纯水板的背面开有固定凹孔,浓水板底背两面的边缘内侧设有固定凸边,浓水板的两侧开有定位孔,定位孔与相应纯水板的固定柱卡接及与相应的纯水板背面的固定凹孔相对,与内层浓水板的底面相对的纯水板的固定凹孔与内层浓水板的定位孔相对,固定柱插设于浓水板的定位孔内并延伸卡设于与其相邻的纯水板的固定凹孔内,浓水板的两侧面的固定凸边分别与对应的纯水板的固定槽卡接。通过固定槽与固定凸边的卡接及固定柱与定位孔的配合卡接,使纯水板与浓水板更有效的密封连接。另,本高新技术还提供具有该水板组件的净水器结构。
文档编号C02F1/469GK202369427SQ20112042429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叶远发 申请人:叶远发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净水器结构技术

2021-6-22 10:52:01

专利技术

高新铅酸蓄电池的烟尘及废水的三级一体化的处理设备技术

2021-6-22 10:54:3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