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新石化废水电中性低污染反渗透装置技术
技术领域:
本高新技术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化废水电中性低污染反渗透
直O
背景技术:
污水回用是水资源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有助于同时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污水回用处理是对已经达到排放标准的市政污水和工业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盐,处理后的水质要达到具体回用用途相关水质标准,因此能够完全去除溶解性污染物的反渗透技术成为污水回用处理的核心工艺。反渗透工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于原水中污染物的适应性。目前工业污染的回用处理技术目前已经开始在钢铁、 石化、电力和市政等各个耗水量大的行业进行推广。但由于污水水质复杂多变,受到生水水质、生产工艺及处理工艺的影响,同一类型的污水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的膜污染特性也会有较大区别。石油化工行业是典型的用水大户,但由于石化污水、废水具有COD高、含油等独特的复杂性,对于如何将其合理的处理回用,业界一直持谨慎态度。
发明内容本高新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化废水电中性低污染反渗透装置,它能够解决化工行业污水的处理问题。本高新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化废水电中性低污染反渗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进水水箱、原水泵、高压水泵、反渗透膜元件和反渗透产水箱构成,所述原水泵的进水端与进水水箱的出口相连,所述原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相互串联的多介质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后与高压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端与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端相连,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出水端与反渗透产水箱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为两支8英寸膜元件串联,所述反渗透产水箱与回收水箱相连,产生的浓水通过浓水排放管排至浓水池,所述浓水排放管上弓I接有浓水回流管。作为优选,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型号为LFCl。作为优选,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型号为LFC3-LD。本高新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高新技术为确保反渗透膜元件的水利用率在设计规范内,反渗透装置采用浓水部分回流技术,即将反渗透装置的部分浓水通过循环旁路管道泵使其回流至高压水泵出口,从而加大了供水流量和流速,增强了膜面水流对污垢的冲刷能力,可有效防止浓水侧膜面有机污染及各种杂质的沉积和反渗透膜元件膜面浓差极化的产生;本高新技术设备化程序高,系统可靠,占地面积小,处理出水稳定,保证达标, C0D<100mg/L,解决了化工废水难处理的问题;另外LFCl和LFC3-LD型的反渗透膜元件为表面电中性,完成了对水质复杂多变且污染性极强的石化废水的深度净化处理,解决了有毒难降解及有毒有害化工废水的处理问题。
图1为本高新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水箱;2、原水泵;3、多介质过滤器;4、保安过滤器后;5、高压水泵; 6、反渗透膜元件;7、反渗透产水箱;8、回收水箱;9、浓水排放管;10、浓水池;11、浓水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高新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石化废水电中性低污染反渗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进水水箱1、原水泵2、高压水泵5、反渗透膜元件6和反渗透产水箱7构成,所述原水泵 2的进水端与进水水箱1的出口相连,所述原水泵2的出水端通过相互串联的多介质过滤器3和保安过滤器后4与高压水泵5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高压水泵5的出水端与反渗透膜元件6的进水端相连,所述反渗透膜元件6的出水端与反渗透产水箱7的进水端相连接, 所述反渗透膜元件6为两支8英寸膜元件串联,所述反渗透产水箱7与回收水箱8相连,产生的浓水通过浓水排放管9排至浓水池10,所述浓水排放管9上引接有浓水回流管11。所述反渗透膜元件6的型号为LFCl或者LFC3-LD。
权利要求1.一种石化废水电中性低污染反渗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由进水水箱(1)、原水泵(2)、高压水泵(5)、反渗透膜元件(6)和反渗透产水箱(7)构成, 所述原水泵(2)的进水端与进水水箱(1)的出口相连,所述原水泵(2)的出水端通过相互串联的多介质过滤器(3)和保安过滤器后(4)与高压水泵(5)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高压水泵 (5)的出水端与反渗透膜元件(6)的进水端相连,所述反渗透膜元件(6)的出水端与反渗透产水箱(7)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元件(6)为两支8英寸膜元件串联,所述反渗透产水箱(7)与回收水箱(8)相连,产生的浓水通过浓水排放管(9)排至浓水池(10),所述浓水排放管(9 )上引接有浓水回流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化废水电中性低污染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6)的型号为LFC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化废水电中性低污染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6)的型号为LFC3-LD。
专利摘要本高新技术公开一种石化废水电中性低污染反渗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进水水箱、原水泵、高压水泵、反渗透膜元件和反渗透产水箱构成,所述原水泵的进水端与进水水箱的出口相连,所述原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相互串联的多介质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后与高压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端与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端相连,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出水端与反渗透产水箱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为两支8英寸膜元件串联,所述反渗透产水箱与回收水箱相连,产生的浓水通过浓水排放管排至浓水池,所述浓水排放管上引接有浓水回流管。本高新技术设备化程序高,系统可靠,占地面积小,处理出水稳定,解决了化工废水难处理的问题。
文档编号C02F9/02GK202139117SQ20112019932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
发明者马锐 申请人:四川万里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