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高新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联合处理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当河道中的水体有机污染负荷大于河道自净能力时,溶解氧降低,慢慢的河道就会发黑发臭;
[0003]
专利号为:201821995559.2和专利号为:201610004832.x均公开了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虽然其治理效果显著,然而其结构庞大复杂,而农村黑臭河道分布广泛零散,对于庞大复杂的治理装置来说,不便于移动就限定了其只能治理一定范围内的黑臭河道污水。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移动的问题,本高新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处理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它可以实现在能够治理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同时能够实现便于移动。
[0006]
2.技术方案
[0007]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高新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联合处理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包括粗过滤装置,还包括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的粗过滤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的粗过滤装置内顶部设置有粗过滤格栅,底端连接泥水管的顶端,泥水管的底端延伸至污水处理装置内。
[0010]
优选地,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第一隔断和第二隔断将污水处理装置内部分隔成泥水分离腔、混凝沉淀腔和吸附曝气腔;
[0011]
所述的泥水管的底端延伸至泥水分离腔内,第一隔断顶端连接细过滤格栅,第一隔断位于泥水分离腔和混凝沉淀腔之间;
[0012]
所述的混凝沉淀腔内顶端设置有混凝剂管的一端,混凝剂管另一端延伸向外,所述的第二隔断位于混凝沉淀腔和吸附曝气腔之间;
[0013]
所述的吸附曝气腔内底端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的一端延伸向外,曝气管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层上方的第二隔断上安装有第一微型水泵,第一微型水泵和进水管的一端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隔断后贯穿位于混凝沉淀腔内溶液表面的浮体;所述的吸附曝气腔远离第二隔断的侧面底端和出水管连接,第一微型水泵电连接电源。
[0014]
优选地,所述的混凝沉淀腔内顶端还设置有磁粉管的一端,磁粉管另一端延伸向外。
[0015] 优选地,还包括污泥脱水设备,所述的污泥脱水设备连接循环水管的一端,循环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混凝沉淀腔内的溶液内部,污泥脱水设备和泥水分离腔与混凝沉淀腔的底端连接。
[0016]
3.有益效果
[0017]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高新技术的优点在于:本高新技术采用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从而结构之间紧凑,占用体积小,进而达到了便于移动的作用,同时,其通过对污水污泥进行粗过滤以及在泥水分离腔进行初步的泥水分离后再进入到混凝沉淀腔中进行絮凝反应和再沉淀,最后经过吸附和曝气实现对污水和污泥的分开处理和净化,从而实现对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净化处理。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高新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标号说明:
[0020]
1、粗过滤装置;2、污水处理装置;3、粗过滤格栅;4、泥水管;5、第一隔断;6、第二隔断;7、泥水分离腔;8、混凝沉淀腔;9、吸附曝气腔;10、细过滤格栅;11、混凝剂管;12、曝气管;13、活性炭吸附层;14、第一微型水泵;15、进水管;16、浮体;17、出水管;18、磁粉管;19、污泥脱水设备;20、循环水管;21、防水电机;22、第二微型水泵;23、v型离心装置;24、环形隔断;25、污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高新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高新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高新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
实施例1:
[0023]
请参阅图1,一种联合处理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包括粗过滤装置1,还包括污水处理装置2,粗过滤装置1和污水处理装置2连接。
[0024]
本装置为一体结构,其结构下方还可以连接万向轮,这样更加便于移动。
[0025]
实施例2:
[0026]
粗过滤装置1内顶部设置有粗过滤格栅3,底端连接泥水管4的顶端,泥水管4的底端延伸至污水处理装置2内。
[0027]
农村由于地方宽广,而且没有物业,所以有时候垃圾会被风吹的到处跑,有可能会落在河道中,进而沉浸在污泥中,所以河道污泥中可能含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污物,在将河道中的污水污泥抽取到粗过滤装置1中时,通过粗过滤格栅3能够将这些较大的混杂在污泥中的污物过滤出来,以免对后续的处理装置造成堵塞。
[0028]
实施例3:
[0029]
污水处理装置2通过第一隔断5和第二隔断6将污水处理装置2内部分隔成泥水分离腔7、混凝沉淀腔8和吸附曝气腔9;
[0030]
泥水管4的底端延伸至泥水分离腔7内,第一隔断5顶端连接细过滤格栅10,第一隔
断5位于泥水分离腔7和混凝沉淀腔8之间;
[0031]
混凝沉淀腔8内顶端设置有混凝剂管11的一端,混凝剂管11另一端延伸向外,第二隔断6位于混凝沉淀腔8和吸附曝气腔9之间;
[0032]
吸附曝气腔9内底端设置有曝气管12,曝气管12的一端延伸向外,曝气管12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3,活性炭吸附层13上方的第二隔断6上安装有第一微型水泵14,第一微型水泵14和进水管15的一端连接,进水管15的另一端贯穿第二隔断6后贯穿位于混凝沉淀腔8内溶液表面的浮体16;吸附曝气腔9远离第二隔断6的侧面底端和出水管17连接,第一微型水泵14电连接电源。
[0033]
污泥进入到泥水分离腔7后会进行泥水分离的沉淀,位于上层的污水经过泥水分离后水质较清,然后会通过细过滤格栅10过滤后溢流到混凝沉淀腔8内,然后在混凝剂管11通入混凝剂的作用下,其底部产生絮凝沉淀,从而进一步的实现泥水分离,然后在第一微型水泵14的作用下将混凝沉淀腔8上层的较为干净的污水抽吸到吸附曝气腔9内,由于浮体的作用,所以进水管15抽取的始终是混凝沉淀腔8内溶液的最上层的较为干净的污水;进入到吸附曝气腔9内的污水一方面在经过活性炭吸附层13的时候进行了吸附净化,另一方面在经过活性炭吸附层13时,其底部的曝气管12始终进行曝气,经过曝气处理和吸附处理的污水最后从出水管17中流出;污水在污水处理装置2中进行了沉淀,再沉淀,吸附和曝气处理,从而对河道内的黑臭河水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净化处理。
[0034]
实施例4:
[0035]
混凝沉淀腔8内顶端还设置有磁粉管18的一端,磁粉管18另一端延伸向外。
[0036]
通过磁粉管18加入磁粉能够加速混凝剂和污水产生的絮凝反应,加速整个污水处理的效率。
[0037]
实施例5:
[0038]
还包括污泥脱水设备19,污泥脱水设备19连接循环水管20的一端,循环水管20的另一端延伸至混凝沉淀腔8内的溶液内部,污泥脱水设备19和泥水分离腔7与混凝沉淀腔8的底端连接。
[0039]
泥水分离腔7和混凝沉淀腔8内部产生的污泥和絮凝物中含水量依然较大,若不进行脱水处理,其依然会有较长时间进行发酵,产生臭味,影响环境,所以需要进行污水脱离处理,但是脱出来的水不能直接排放,因为其依然属于污水,所以通过循环水管20将其回流到混凝沉淀腔8内进行处理。
[0040]
实施例6:
[0041]
污泥脱水设备19内部包括防水电机21、第二微型水泵22、v型离心装置23和环形隔断24,防水电机21的转轴和v型离心装置23的底端固定连接,环形隔断24位于v型离心装置23顶端略微向下位置,第二微型水泵22和循环水管20的一端连接,泥水分离腔7与混凝沉淀腔8的底端均连接有污泥管25的顶端,污泥管25上安装有阀门,污泥管25的底端位于v型离心装置23的正中间上方位置,防水电机21和第二微型水泵22均电连接电源。
[0042]
本实施例对污泥脱水设备19进行详细阐述,v型离心装置23由镂空的金属外壳内部填充固定化微生物板组成,在离心的过程中,污泥逐渐从下向上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污泥中的污水逐渐渗透到固定化微生物板中,进而离心甩出到环形隔断24下方,而污泥则进行脱水后从v型离心装置上方甩出到环形隔断24上方,从而实现泥水分离,脱水后的污水
在第二微型水泵22的作用下经过循环水管20将其回流到混凝沉淀腔8内进行处理,然后人为的定期对环形隔断24上方的污泥进行清理。
[0043]
以上所述;仅为本高新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高新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联合处理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包括粗过滤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水处理装置(2),所述的粗过滤装置(1)和污水处理装置(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处理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过滤装置(1)内顶部设置有粗过滤格栅(3),底端连接泥水管(4)的顶端,泥水管(4)的底端延伸至污水处理装置(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合处理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2)通过第一隔断(5)和第二隔断(6)将污水处理装置(2)内部分隔成泥水分离腔(7)、混凝沉淀腔(8)和吸附曝气腔(9);所述的泥水管(4)的底端延伸至泥水分离腔(7)内,第一隔断(5)顶端连接细过滤格栅(10),第一隔断(5)位于泥水分离腔(7)和混凝沉淀腔(8)之间;所述的混凝沉淀腔(8)内顶端设置有混凝剂管(11)的一端,混凝剂管(11)另一端延伸向外,所述的第二隔断(6)位于混凝沉淀腔(8)和吸附曝气腔(9)之间;所述的吸附曝气腔(9)内底端设置有曝气管(12),曝气管(12)的一端延伸向外,曝气管(12)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3),活性炭吸附层(13)上方的第二隔断(6)上安装有第一微型水泵(14),第一微型水泵(14)和进水管(15)的一端连接,进水管(15)的另一端贯穿第二隔断(6)后贯穿位于混凝沉淀腔(8)内溶液表面的浮体(16);所述的吸附曝气腔(9)远离第二隔断(6)的侧面底端和出水管(17)连接,第一微型水泵(14)电连接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合处理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沉淀腔(8)内顶端还设置有磁粉管(18)的一端,磁粉管(18)另一端延伸向外。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联合处理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脱水设备(19),所述的污泥脱水设备(19)连接循环水管(20)的一端,循环水管(20)的另一端延伸至混凝沉淀腔(8)内的溶液内部,污泥脱水设备(19)和泥水分离腔(7)与混凝沉淀腔(8)的底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合处理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包括粗过滤装置,还包括污水处理装置,粗过滤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连接;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第一隔断和第二隔断将污水处理装置内部分隔成泥水分离腔、混凝沉淀腔和吸附曝气腔;本高新技术采用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从而结构之间紧凑,占用体积小,进而达到了便于移动的作用,同时,其通过对污水污泥进行粗过滤以及在泥水分离腔进行初步的泥水分离后再进入到混凝沉淀腔中进行絮凝反应和再沉淀,最后经过吸附和曝气实现对污水和污泥的分开处理和净化,从而实现对农村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净化处理。水和底泥的净化处理。水和底泥的净化处理。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顾文柳 吴明洲 叶庆 田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