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发明专利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医院是病人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医院废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危害性大。如果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医院废水,不经消毒处理排放进入到城市下水管道或环境水体,往往造成水体污染,引发各种疾病及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0003]
现有的废水无害化处理设备存在废水处理方式单一、处理效果不理想,并且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主架,所述主架内设有调节池、杀菌室、沉淀池、滤膜装置、压滤机、烘干装置,所述调节池一侧设有废水入口,所述废水入口连接有废水泵,所述调节池内侧壁连接有第一加药装置,所述调节池内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远离废水一侧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对调节池内废水进行搅拌;
[0006]
所述杀菌室与调节池之间设有连通的调节管道,所述杀菌室内设有杀菌管,所述杀菌管与调节管道连通,所述杀菌室内设有若干个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一端固设于杀菌室内侧壁,所述杀菌室内侧壁连接有反射板;
[0007]
所述沉淀池与杀菌室之间设有连通的杀菌室管道,所述沉淀池内侧壁连接有第二加药装置,所述沉淀池池底呈倾斜设置;
[0008]
所述沉淀池一侧设有滤水管道,所述滤水管道设有滤网,所述滤膜装置通过滤水管道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滤膜装置设有膜组,所述膜组包括若干个反渗透膜过滤筒芯,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筒芯进水端与滤水管道连接,所述滤膜装置还包括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一端与反渗透膜过滤筒芯浓水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滤膜装置底部设有纯水箱,所述纯水箱顶部设有液位器,所述纯水箱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筒芯纯水出水端与纯水箱连通;
[0009]
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压滤机,所述压滤机与沉淀池之间设有排泥管道,所述压滤机通过排泥管道与沉淀池连通,所述压滤机设有第二回水管,所述第二回水管连接有第二增压泵,所述压滤机通过挤压对沉淀池沉淀的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水分通过第二回水管回流至沉淀池;
[0010]
所述烘干装置设有传送带,所述传动带上设有微型通孔,所述传送带与压滤机接
驳,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蒸发室、加热室,所述蒸发室底部、顶部分别连接有导风管、排气管,所述导风管、排气管水平且对应布置,所述导风管顶面设有若干个导风口,所述导风口设有污泥滤网,所述排气管底面设有若干个排气口,所述加热室置于蒸发室一侧,所述加热室内侧壁连接有隔热石棉板,所述加热室内设有电阻棒、循环风机,所述加热室顶部与排气管连通,所述加热室底部与导风管连通,所述蒸发室一侧设有取料仓门。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若干组搅拌轴,所述各搅拌轴相互平行且可转动地连接于隔离板,所述搅拌轴一端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搅拌电机传动连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药装置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剂。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管采用透明硬塑管道,所述杀菌管弯曲迂回设置,所述杀菌管弯曲处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于杀菌室内侧壁,所述紫外线灯安装于各杀菌管空隙间。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板采用硬塑遮光板,所述硬塑遮光板内侧铺设有锡箔。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药装置采用聚合氯化铝絮凝剂。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管道连接有第一增压泵。
[0017]
进一步的,所述主架中部设有甲板,所述调节池、杀菌室、沉淀池、滤膜装置连接于甲板上方。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排泥管道内设有电动排泥阀。
[0019]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带近取料仓门一端设有储料板。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0021]
1:本发明通过移动车载式设置,在任何环境条件下均可现场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方式灵活,高效快捷,并且设备占用面积小,适用于缺乏废水处理固定设施的场景。
[0022]
2:本发明通过药剂、紫外线、膜过滤多种方式对废水进行处理,使杀菌消毒效果更充分;废水中的污泥固体通过烘干无害化处理,满足环保排放要求,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6]
一种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该装置装载于货运车尾箱。
[0027]
该装置包括主架1,所述主架1内设有调节池100、杀菌室200、沉淀池300、滤膜装置400、压滤机600、烘干装置700。
[0028]
所述主架1中部设有甲板2,所述调节池100、杀菌室200、沉淀池300、滤膜装置400连接于甲板2上方。
[0029]
所述调节池100用于均匀水质,以及进行杀菌消毒。所述调节池100一侧设有废水入口11,所述废水入口连接有废水泵12,外部废水管道通过连接废水入口11从而使废水进入调节池100。所述调节池100内侧壁连接有第一加药装置13,所述第一加药装置13用于对池内投放药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药装置13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所述调节池100
内设有隔离板14,所述隔离板14远离废水一侧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对调节池内废水进行搅拌。具体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5、若干组搅拌轴16。所述各搅拌轴16相互平行且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隔离板14,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调节池内侧壁。所述搅拌轴16一端连接有从动轮17,所述从动轮17通过链条与搅拌电机15传动连接。通过多组搅拌轴16对池内废水进行搅拌,使废水与二氧化氯消毒剂混合更均匀,提高药剂作用效率。
[0030]
所述杀菌室200通过紫外线对废水中的细菌、病菌进行消杀。所述杀菌室200与调节池100之间设有连通的调节管道18。所述杀菌室200内设有杀菌管22,所述杀菌管22与调节管道18连通,废水通过调节管道18进入杀菌管22。所述杀菌室200内设有若干个紫外线灯23,所述紫外线灯23一端固设于杀菌室200内侧壁,所述杀菌室内侧壁连接有反射板24。所述反射板24采用硬塑遮光板,遮光板不透光,可避免紫外线外泄。所述硬塑遮光板内侧铺设有锡箔,所述锡箔用于反射紫外线,使杀菌室200内的紫外线可折射,照射杀菌效果更充分。所述杀菌管22采用透明硬塑管道,所述杀菌管22弯曲迂回设置,从而增加废水流动行程,提高紫外线灯23照射时长。所述杀菌管22弯曲处连接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用于固定杀菌管22,所述固定块21一端固定连接于杀菌室内侧壁,另一端与杀菌管22卡接。所述紫外线灯23安装于各杀菌管22弯曲处空隙间,如此设置,不仅节省安装空间,还提高了紫外线灯23照射面积。
[0031]
所述沉淀池300对废水中的固体进行沉淀,使废水固液分离。所述沉淀池300与杀菌室200之间设有连通的杀菌室管道25,所述沉淀池300内侧壁连接有第二加药装置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药装置31采用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所述沉淀池300池底呈倾斜设置。
[0032]
所述滤膜装置400通过反渗透膜过滤筒芯对废水进行过滤。所述沉淀池300一侧设有滤水管道45,所述滤水管道45连接有第一增压泵43,所述滤水管道设有滤网42。所述滤膜装置400通过滤水管道45与沉淀池300连通。所述滤膜装置400设有膜组41,所述膜组41包括若干个反渗透膜过滤筒芯。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筒芯进水端与滤水管道45连接,所述滤膜装置400还包括第一回水管44,所述第一回水管44一端与反渗透膜过滤筒芯浓水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沉淀池300连通。所述滤膜装置400底部设有纯水箱500,所述纯水箱500顶部设有液位器51,所述液位器51用于监测箱内水位。所述纯水箱500底部设有排水口52,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筒芯纯水出水端与纯水箱500连通。废水通过进水端进入反渗透膜过滤筒芯,进行过滤后,纯水流至纯水箱500储存,可再次利用,节省资源;而含有杂质的浓水则通过第一回水管44回流至沉淀池300。
[0033]
所述沉淀池300底部设有压滤机6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滤机600采用带式压滤机。所述压滤机600与沉淀池300之间设有排泥管道32,所述排泥管道32内设有电动排泥阀。所述压滤机600通过排泥管道32与沉淀池300连通。所述压滤机600设有第二回水管61,所述第二回水管61连接有第二增压泵62,所述压滤机通过物理挤压对沉淀池沉淀的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水分通过第二回水管61回流至沉淀池300。
[0034]
所述烘干装置700设有传送带71,所述传动带71上设有微型通孔。所述传送带71与压滤机600接驳,压滤机产生的污泥通过传送带71进入烘干装置700进行烘干。所述烘干装置700包括蒸发室、加热室,所述蒸发室底部、顶部分别连接有导风管72、排气管79。所述导风管72、排气管79水平且对应布置,所述导风管72顶面设有若干个导风口73,所述导风口73
设有污泥滤网,所述排气管79底面设有若干个排气口75。所述加热室置于蒸发室一侧,所述加热室内侧壁连接有隔热石棉板,所述加热室内设有电阻棒76、循环风机77。所述隔热石棉板用于烘干过程中避免热量向外流失。所述加热室顶部与排气管79连通,所述加热室底部与导风管72连通,所述蒸发室一侧设有取料仓门78。所述传动带71近取料仓门78一端设有储料板74。
[0035]
工作时,废水通过废水入口11进入调节池100。调节池内的第一加药装置13释放二氧化氯消毒剂,使消毒剂落入调节池。与此同时,搅拌电机15运转,通过从动轮17传动使多组搅拌轴16转动,从而对调节池内的废水进行搅拌,使二氧化氯消毒剂与废水混合更均匀充分,提高药剂杀菌消毒作用效率。随后,废水通过调节管道18进入杀菌室200。杀菌室200内设有迂回的杀菌管23以及紫外线灯23,由于杀菌管22与调节管道18连通,废水在杀菌管22内流动,同时接收紫外线灯23的照射。线外线灯23工作产生的紫外线,可进一步对废水中的细菌、病菌进行消杀。经过杀菌室200的杀菌消毒,废水通过杀菌室管道25流入沉淀池300。沉淀池内的第二加药装置31释放聚合氯化铝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杂质发生絮凝反应沉淀,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随后,废水通过滤水管道45,进入滤膜装置400,进行反渗透膜过滤。在第一增压泵43的作用下,废水中的水溶液流入多组反渗透膜过滤筒芯,并且经过滤筒芯纯水出水端流入纯水箱500内;而杂质与部分溶液则经反渗透膜过滤筒芯浓水出水端回流至沉淀池300。由于沉淀池300池底倾斜设置,发生絮凝反应后沉淀的污泥,通过排泥管道32进入压滤机600。压滤机通过物理挤压对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水分通过第二回水管61回流至沉淀池300,而脱水后的污泥则通过传送带71进入烘干装置700。所述烘干装置700设有蒸发室与加热室,由于导风管72与加热室连通,加热室内的电阻棒76与循环风机77同时工作,电阻棒76产生热量,而循环风机77吹动热空气,使热空气通过导风管72的导风口73流入蒸发室,对传送带上的污泥进行加热烘干,热空气再从排气管79重新流入加热室,以此进行循环加热烘干。污泥在传送带71上缓慢输送,随后堆积在储料板74上,用户可通过打开取料仓门78处理烘干后的污泥。
[0036]
本发明通过移动车载式设置,在任何环境条件下均可现场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方式灵活,高效快捷,并且设备占用面积小,更适用于缺乏废水处理固定设施的场景;此外,本发明通过药剂、紫外线、膜过滤多种方式对废水进行处理,使杀菌消毒效果更充分;废水中的污泥固体通过烘干无害化处理,满足环保排放要求,达到排放标准。
[003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内设有调节池、杀菌室、沉淀池、滤膜装置、压滤机、烘干装置,所述调节池一侧设有废水入口,所述废水入口连接有废水泵,所述调节池内侧壁连接有第一加药装置,所述调节池内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远离废水一侧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对调节池内废水进行搅拌;所述杀菌室与调节池之间设有连通的调节管道,所述杀菌室内设有杀菌管,所述杀菌管与调节管道连通,所述杀菌室内设有若干个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一端固设于杀菌室内侧壁,所述杀菌室内侧壁连接有反射板;所述沉淀池与杀菌室之间设有连通的杀菌室管道,所述沉淀池内侧壁连接有第二加药装置,所述沉淀池池底呈倾斜设置;所述沉淀池一侧设有滤水管道,所述滤水管道设有滤网,所述滤膜装置通过滤水管道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滤膜装置设有膜组,所述膜组包括若干个反渗透膜过滤筒芯,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筒芯进水端与滤水管道连接,所述滤膜装置还包括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一端与反渗透膜过滤筒芯浓水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滤膜装置底部设有纯水箱,所述纯水箱顶部设有液位器,所述纯水箱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筒芯纯水出水端与纯水箱连通;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压滤机,所述压滤机与沉淀池之间设有排泥管道,所述压滤机通过排泥管道与沉淀池连通,所述压滤机设有第二回水管,所述第二回水管连接有第二增压泵,所述压滤机通过挤压对沉淀池沉淀的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水分通过第二回水管回流至沉淀池;所述烘干装置设有传送带,所述传动带上设有微型通孔,所述传送带与压滤机接驳,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蒸发室、加热室,所述蒸发室底部、顶部分别连接有导风管、排气管,所述导风管、排气管水平且对应布置,所述导风管顶面设有若干个导风口,所述导风口设有污泥滤网,所述排气管底面设有若干个排气口,所述加热室置于蒸发室一侧,所述加热室内侧壁连接有隔热石棉板,所述加热室内设有电阻棒、循环风机,所述加热室顶部与排气管连通,所述加热室底部与导风管连通,所述蒸发室一侧设有取料仓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若干组搅拌轴,所述各搅拌轴相互平行且可转动地连接于隔离板,所述搅拌轴一端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搅拌电机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药装置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管采用透明硬塑管道,所述杀菌管弯曲迂回设置,所述杀菌管弯曲处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于杀菌室内侧壁,所述紫外线灯安装于各杀菌管空隙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采用硬塑遮光板,所述硬塑遮光板内侧铺设有锡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药装置采用聚合氯化铝絮凝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滤水管道连接有第一增压泵。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中部设有甲板,所述调节池、杀菌室、沉淀池、滤膜装置连接于甲板上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道内设有电动排泥阀。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近取料仓门一端设有储料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一体化移动车载式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主架,所述主架内设有调节池、杀菌室、沉淀池、滤膜装置、压滤机、烘干装置,从而可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本发明通过移动车载式设置,在任何环境条件下均可现场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方式灵活,高效快捷,并且设备占用面积小,适用于缺乏废水处理固定设施的场景。此外,本发明通过药剂、紫外线、膜过滤多种方式对废水进行处理,使杀菌消毒效果更充分;废水中的污泥固体通过烘干无害化处理,满足环保排放要求,达到排放标准。达到排放标准。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廖勇强 陈佳茵 刘德祥 丁康 廖勇刚 陈丽梅 伍嫦青 张朝波 邓小桃 凌梅兰 曾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