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制浆造纸工业产生的大量废水对人类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加上世界各国对环保立法的加强,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迫使各工厂为保生存而纷纷建设废水处理系统,我国现在大部分制浆造纸厂的废水处理工程都局限在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阶段,但是废水中大部分发色的木素衍生物都难于被普通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所降解脱色;而且由于我国现行的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还没有对排出废水的色度提出要求;所以处理后的中段废水虽然已经达到了排放标准,但是所排出的废水还是呈现很深的颜色,严重影响到接纳水体的美观,特别是严重影响太阳光的透射而妨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对制浆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技术的研究很有必要,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具备多重脱色的优点,解决了经过现有技术处理后的中段废水虽然已经达到了排放标准,但是所排出的废水还是呈现很深的颜色,严重影响到接纳水体的美观,特别是严重影响太阳光的透射而妨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絮凝: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待絮凝剂在废水中扩散后,使用搅拌器具使絮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步骤2:分离:通过压缩微颗粒表面双电层的电化学过程,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可絮凝的其它物质凝聚成“絮团”,再经过沉降后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絮团;步骤3:氧化:先将经过固液分离后废水的ph值调节为4.0左右,加入漂白粉后反应90min,反应完成后去除底部沉淀物;步骤4:吸附:向经过氧化后的废水中加入定量的活性炭,常温下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步骤5:中和:向经过离心分离后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性溶液,使得经过脱色后的废水ph值调至中性。
[0005]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1)中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为800mg/l,加入絮凝剂后搅拌应先快后慢。
[0006]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还可以采用降低界面zeta电位电化学过程,以及桥联、网捕、吸附等物理化学过程去除絮团。
[0007]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3)中的漂白粉用量为800mg/l,加入后搅拌10min,然后静置
80min。
[0008]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3)中,还需将氧化完成后的废水ph值调至5.0,加入feso4·
7h2o试剂进行搅拌,继续反应。
[0009]
优选的,所述h2o2/fe
2+
浓度比为6:1,h2o2的用量240mg/l,反应时间为210min。
[0010]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4)中,废水的ph值应调节至2.0,活性炭用量为15g/l,搅拌时间为30min。
[0011]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5)中的碱性溶液为naclo溶液,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lo-+h2o
⇌
hclo+oh-。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用絮凝、氧化和吸附三种方式对造纸中段废水进行脱色,解决了经过现有技术处理后的中段废水虽然已经达到了排放标准,但是所排出的废水还是呈现很深的颜色,严重影响到接纳水体的美观,特别是严重影响太阳光的透射而妨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的问题,该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具备多重脱色的优点,脱色方法高效价廉,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处理,使中段废水的色度完全降低,使ss、cod、bod和色度等指标达标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性的而没有任何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0014]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絮凝: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待絮凝剂在废水中扩散后,使用搅拌器具使絮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步骤2:分离:通过压缩微颗粒表面双电层的电化学过程,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可絮凝的其它物质凝聚成“絮团”,再经过沉降后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絮团;步骤3:氧化:先将经过固液分离后废水的ph值调节为4.0左右,加入漂白粉后反应90min,反应完成后去除底部沉淀物;步骤4:吸附:向经过氧化后的废水中加入定量的活性炭,常温下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步骤5:中和:向经过离心分离后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性溶液,使得经过脱色后的废水ph值调至中性。
[0015]
实施例一: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絮凝: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待絮凝剂在废水中扩散后,使用搅拌器具使絮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为800mg/l,加入絮凝剂后搅拌应先快后慢;步骤2:分离:通过压缩微颗粒表面双电层的电化学过程,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可絮凝的其它物质凝聚成“絮团”,再经过沉降后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絮团;步骤3:氧化:先将经过固液分离后废水的ph值调节为4.0左右,加入漂白粉后反应90min,反应完成后去除底部沉淀物;步骤4:吸附:向经过氧化后的废水中加入定量的活性炭,常温下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
分离;步骤5:中和:向经过离心分离后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性溶液,使得经过脱色后的废水ph值调至中性。
[0016]
实施例二: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絮凝: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待絮凝剂在废水中扩散后,使用搅拌器具使絮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为800mg/l,加入絮凝剂后搅拌应先快后慢;步骤2:分离:通过压缩微颗粒表面双电层的电化学过程,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可絮凝的其它物质凝聚成“絮团”,再经过沉降后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絮团;还可以采用降低界面zeta电位电化学过程,以及桥联、网捕、吸附等物理化学过程去除絮团;步骤3:氧化:先将经过固液分离后废水的ph值调节为4.0左右,加入漂白粉后反应90min,反应完成后去除底部沉淀物;步骤4:吸附:向经过氧化后的废水中加入定量的活性炭,常温下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步骤5:中和:向经过离心分离后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性溶液,使得经过脱色后的废水ph值调至中性。
[0017]
实施例三: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絮凝: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待絮凝剂在废水中扩散后,使用搅拌器具使絮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为800mg/l,加入絮凝剂后搅拌应先快后慢;步骤2:分离:通过压缩微颗粒表面双电层的电化学过程,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可絮凝的其它物质凝聚成“絮团”,再经过沉降后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絮团;还可以采用降低界面zeta电位电化学过程,以及桥联、网捕、吸附等物理化学过程去除絮团;步骤3:氧化:先将经过固液分离后废水的ph值调节为4.0左右,加入漂白粉后反应90min,反应完成后去除底部沉淀物;漂白粉用量为800mg/l,加入后搅拌10min,然后静置80min;步骤4:吸附:向经过氧化后的废水中加入定量的活性炭,常温下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步骤5:中和:向经过离心分离后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性溶液,使得经过脱色后的废水ph值调至中性。
[0018]
实施例四: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絮凝: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待絮凝剂在废水中扩散后,使用搅拌器具使絮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为800mg/l,加入絮凝剂后搅拌应先快后慢;步骤2:分离:通过压缩微颗粒表面双电层的电化学过程,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可絮凝的其它物质凝聚成“絮团”,再经过沉降后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絮团;还可以采用降低界
面zeta电位电化学过程,以及桥联、网捕、吸附等物理化学过程去除絮团;步骤3:氧化:先将经过固液分离后废水的ph值调节为4.0左右,加入漂白粉后反应90min,反应完成后去除底部沉淀物;漂白粉用量为800mg/l,加入后搅拌10min,然后静置80min;还需将氧化完成后的废水ph值调至5.0,加入feso4·
7h2o试剂进行搅拌,继续反应,h2o2/fe
2+
浓度比为6:1,h2o2的用量240mg/l,反应时间为210min;步骤4:吸附:向经过氧化后的废水中加入定量的活性炭,常温下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步骤5:中和:向经过离心分离后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性溶液,使得经过脱色后的废水ph值调至中性。
[0019]
实施例五: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絮凝: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待絮凝剂在废水中扩散后,使用搅拌器具使絮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为800mg/l,加入絮凝剂后搅拌应先快后慢;步骤2:分离:通过压缩微颗粒表面双电层的电化学过程,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可絮凝的其它物质凝聚成“絮团”,再经过沉降后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絮团;还可以采用降低界面zeta电位电化学过程,以及桥联、网捕、吸附等物理化学过程去除絮团;步骤3:氧化:先将经过固液分离后废水的ph值调节为4.0左右,加入漂白粉后反应90min,反应完成后去除底部沉淀物;漂白粉用量为800mg/l,加入后搅拌10min,然后静置80min;还需将氧化完成后的废水ph值调至5.0,加入feso4·
7h2o试剂进行搅拌,继续反应,h2o2/fe
2+
浓度比为6:1,h2o2的用量240mg/l,反应时间为210min;步骤4:吸附:向经过氧化后的废水中加入定量的活性炭,常温下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废水的ph值应调节至2.0,活性炭用量为15g/l,搅拌时间为30min;步骤5:中和:向经过离心分离后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性溶液,使得经过脱色后的废水ph值调至中性。
[0020]
实施例六: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絮凝: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待絮凝剂在废水中扩散后,使用搅拌器具使絮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为800mg/l,加入絮凝剂后搅拌应先快后慢;步骤2:分离:通过压缩微颗粒表面双电层的电化学过程,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可絮凝的其它物质凝聚成“絮团”,再经过沉降后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絮团;还可以采用降低界面zeta电位电化学过程,以及桥联、网捕、吸附等物理化学过程去除絮团;步骤3:氧化:先将经过固液分离后废水的ph值调节为4.0左右,加入漂白粉后反应90min,反应完成后去除底部沉淀物;漂白粉用量为800mg/l,加入后搅拌10min,然后静置80min;还需将氧化完成后的废水ph值调至5.0,加入feso4·
7h2o试剂进行搅拌,继续反应,h2o2/fe
2+
浓度比为6:1,h2o2的用量240mg/l,反应时间为210min;步骤4:吸附:向经过氧化后的废水中加入定量的活性炭,常温下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废水的ph值应调节至2.0,活性炭用量为15g/l,搅拌时间为30min;
步骤5:中和:向经过离心分离后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性溶液,使得经过脱色后的废水ph值调至中性,碱性溶液为naclo溶液,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lo-+h2o
⇌
hclo+oh-。
[002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絮凝: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待絮凝剂在废水中扩散后,使用搅拌器具使絮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步骤2:分离:通过压缩微颗粒表面双电层的电化学过程,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可絮凝的其它物质凝聚成“絮团”,再经过沉降后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絮团;步骤3:氧化:先将经过固液分离后废水的ph值调节为4.0左右,加入漂白粉后反应90min,反应完成后去除底部沉淀物;步骤4:吸附:向经过氧化后的废水中加入定量的活性炭,常温下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步骤5:中和:向经过离心分离后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性溶液,使得经过脱色后的废水ph值调至中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1)中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为800mg/l,加入絮凝剂后搅拌应先快后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2)中还可以采用降低界面zeta电位电化学过程,以及桥联、网捕、吸附等物理化学过程去除絮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3)中的漂白粉用量为800mg/l,加入后搅拌10min,然后静置8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3)中,还需将氧化完成后的废水ph值调至5.0,加入feso4·
7h2o试剂进行搅拌,继续反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2o2/fe
2+
浓度比为6:1,h2o2的用量240mg/l,反应时间为210min。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4)中,废水的ph值应调节至2.0,活性炭用量为15g/l,搅拌时间为30min。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5)中的碱性溶液为naclo溶液,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lo-+h2o
⇌
hclo+o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中段废水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絮凝: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待絮凝剂在废水中扩散后,使用搅拌器具使絮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分离:通过压缩微颗粒表面双电层的电化学过程,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可絮凝的其它物质凝聚成“絮团”;本发明通过采用絮凝、氧化和吸附三种方式对造纸中段废水进行脱色,解决了经过现有技术处理后的中段废水虽然已经达到了排放标准,但是所排出的废水还是呈现很深的颜色,严重影响到接纳水体的美观,特别是严重影响太阳光的透射而妨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的问题,脱色方法高效价廉,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处理,使中段废水的色度完全降低,使SS、COD、BOD和色度等指标达标排放。BOD和色度等指标达标排放。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傅贤阳 赖志红 赖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