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技术

高新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技术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处理和水利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水藻是水生藻类的总称,在海洋、湖泊的近岸位置大量生长,当海洋或湖泊的水质不是很好的时候,岸边的水藻更加容易生长,而大量水藻的繁殖会进一步的恶化水体环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从环保的角度来讲水藻应该尽量的剔除。但是由于水藻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在中药领域和养身领域需求量巨大。因此如何将水藻变害为利成为研究人员的研发重点。目前主要从环保的角度进行近岸的水藻处理,主要通过人工进行清理,清理之后的水藻堆放之后进行后续处理,但是由于人工处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长远来看处理成本较高。同时收割之后的水藻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堆放过程中会使得水藻腐烂,同时由于水藻为细长纤维结构,在破碎之前除水的效率极低,在后续运输过程中,由于其中大量的水分而造成运输成本高昂,如果能够机械收割之后马上进行破碎和脱水,然后再进行运输,则不仅会大大降低运输成本,而且会使水藻的腐烂率大大的降低,不仅复合环保要求,且不会产生二次垃圾,更进一步的可以使得水藻得到二次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
[0004]
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切割传送部件、破碎部件、烘干部件、研磨部件和集料腔。
[0005]
所述切割传送部件包括切割传送腔壳、水藻主入口、切割转轴、入口切割刀、切割电机、入料转辊、卸料缺口板、传送辊带、挤压辊、弹簧腔、弹簧杆容置腔、滤水板、释水腔和切割腔出料口;所述水藻主入口开设于切割传送腔壳的入口端,在水藻主入口处的切割传送腔壳内竖直设置有切割转轴,在切割转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横置有多个入口切割刀,切割电机通过减速机与切割转轴连接并对切割转轴的转动进行驱动,所述入料转辊横置于切割转轴后方的切割传送腔壳内,所述入料转辊横置,且在入料转辊上密排设置有多排细长圆锥体,在入料转辊后方的切割传送腔壳的内底壁上竖置有卸料缺口板,所述卸料缺口板设置有多个缺口,且其每个缺口的位置与入料转辊的每排细长圆锥体的位置相配合,在卸料缺口板后方设置有所述传送辊带,在传送辊带上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挤压辊,在切割传送腔壳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弹簧杆容置腔,所述挤压辊通过所述弹簧腔与弹簧杆容置腔相连,所述弹簧腔内设置有弹簧和弹簧杆,所述弹簧杆底端与挤压辊的辊轴转动连接,所述弹簧顶端与弹簧腔内顶部相抵接,在所述传送辊带的终端处的切割传送腔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切割腔出料口,在所述传送辊带的下方向下开设有释水腔,在释水腔内横置有所述滤水板。
[0006]
所述破碎部件包括破碎腔壳、破碎腔入口、破碎腔入料管、破碎转轴、上破碎刀、下破碎刀、破碎电机、分隔竖板、分割通过孔和破碎腔出料口;所述破碎腔壳为竖直筒状结构,在破碎腔壳内竖直设置有所述破碎转轴,在破碎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排上破碎刀和一排下破碎刀,所述上破碎刀包括上破碎横刀部和上破碎竖刀部,所述下破碎刀包括下破碎横刀部和下破碎竖刀部,所述上破碎横刀部一端与破碎转轴连接,另一端与上破碎竖刀部的底端连接,所述下破碎横刀部一端与破碎转轴连接,另一端与下破碎竖刀部的底端连接,所述破碎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破碎转轴的一端连接并对破碎转轴的转动进行驱动,在破碎转轴外圆周的破碎腔壳内竖置有多个所述分隔竖板,在每个分隔竖板上均设置有分割通过孔,所述分割通过孔的形状分别与所述上破碎刀和所述下破碎刀的形状相配合,使得在破碎转轴带动上破碎刀和下破碎刀转动的时候,所述上破碎刀和所述下破碎刀分别能通过所述分割通过孔通过所述分隔竖板;在破碎腔壳的顶壁上开设有破碎腔入口,所述破碎腔入料管一端与破碎腔入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切割腔出料口连通,在破碎腔壳的底壁上开设有破碎腔出料口。
[0007]
所述烘干部件包括烘干腔壳、烘干腔入料口、烘干转轴、烘干隔板、烘干电机、加热部件和烘干腔出料口;所述烘干腔入料口开设于烘干腔壳的顶壁上,并与所述破碎腔出料口连通,在烘干腔壳内横置有烘干转轴,在烘干转轴上设置有多个烘干隔板,烘干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烘干转轴一端连接,并对烘干转轴的转动进行驱动,所述烘干转轴通过轴承与烘干腔壳的相对的两个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烘干转轴为中空结构设置,在烘干转轴内横置有所述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用于对烘干转轴以及掉落在烘干转轴上的物料进行加热,在烘干腔壳的底壁上开设有烘干腔出料口。
[0008]
所述研磨部件包括研磨腔壳、研磨腔入料口、研磨锥、研磨电机、研磨斜壁和研磨腔出料口;所述研磨腔壳为竖直的筒状结构,在研磨腔壳内部中央竖直设置有所述研磨锥,所述研磨锥为上部圆锥体结构下部圆柱体结构,研磨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研磨锥的底端连接并对研磨锥的转动进行驱动,在研磨腔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研磨斜壁,所述研磨斜壁的倾斜方式为其顶端与研磨腔壳的侧壁的顶端相接处,研磨斜壁的底端远离研磨腔壳的侧壁的底端,在研磨腔壳的顶壁上开设有研磨腔入料口,所述研磨腔入料口与所述烘干腔出料口连通,在研磨斜壁的底端与研磨锥的底端之间的研磨腔壳的底壁上开设有研磨腔出料口。
[0009]
所述集料腔顶部开设有集料腔入口,所述集料腔入口与研磨腔出料口相连通。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杆底端与挤压辊的辊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11]
作为优选,在释水腔的底端开设有释水口。
[0012]
作为优选,所述上破碎横刀部的长度小于所述下破碎横刀部的长度,所述上破碎竖刀部的长度小于所述下破碎竖刀部的长度。
[0013]
作为优选,一排所述上破碎刀包括4个上破碎刀,一排所述下破碎刀包括4个下破碎刀。
[0014]
作为优选,每个烘干隔板均与烘干转轴的外壁垂直设置,且每个烘干隔板的宽度均小于等于烘干转轴的长度(所述加热部件可以不转也可以随着烘干转轴转动)。
[0015]
作为优选,所述研磨斜壁围成的空间为上部大下部小的空间。
[0016]
作为优选,研磨锥的外壁和研磨斜壁上均敷设有粗糙化处理的硬质合金层。
[0017]
作为优选,所述研磨腔出料口为圆环状开口。
[0018]
作为优选,所述集料腔为可拆卸结构的设置在研磨部件的下方。
[00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使得本发明获得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破碎刀部件,通过上下两层大小不同的横向和竖向的随着破碎转轴转动的切割刀的切割破碎,实现了水藻这种特定结构物料的高效破碎。由于水藻本身为细长的纤维质结构,又由于物料中含有相对量的水体,使得水藻相互黏附,如果仅设置横向的切刀或现有常规的破碎齿,破碎效率和破碎效果都不是很好,通过设置横向的切刀配合竖向的切刀以及设置上下两层,使得水藻在下落的过程中被横向的切刀阻挡的同时切割,而由于水藻的特殊结构和黏附性质,在横向切割的同时设置竖向的两层切刀,使得从另外一个方向对被横向切刀阻挡的物料进行切割,从而相对的阻挡了水藻下落的过程的同时对水藻进行了高效的切割破碎,实现了对特定物料的特定破碎。
[0020]
通过设置具有弹簧腔的挤压辊和传送辊带,在对物料进行传送的过程中,通过弹簧对挤压辊向下的挤压力而实现了对传送辊带上物料的挤压排水,而通过在其下部设置释水腔,将挤压得到的水体进行进行暂存,实现了高效除水的效果。
[0021]
通过在破碎之后设置烘干部件,通过烘干转轴的转动,使得掉落在其上的物料被烘干隔板阻隔而铺设在烘干转轴上一定时间,而通过在烘干转轴内设置加热部件,使得烘干转轴和烘干隔板均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可以将热量传递到破碎后的物料上,从而实现对物料的烘干处理,避免了物料中过多水分的残存。
[0022]
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研磨部件,使得破碎烘干之后的物料在研磨部件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空间逐渐缩小,而研磨锥的转动使得由于空间逐渐变小而逐渐被挤压的物料与研磨锥和研磨斜壁发生摩擦而实现了研磨效果,从而进一步的细化了物料的尺寸。
[0023]
通过设置可以入水的切割传送腔壳,通过上下的切割刀将水藻切断之后再通过入料转轴进行入料,实现了水藻的高效收割和入料。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集料腔,可以避免物料转移过程中的损耗和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成本的增加。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图1中破碎部件a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图2中下破碎横刀部b向剖视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其中:101-水藻主入口,102-切割转轴,103-入口切割刀,104-切割电机,105-入料转辊,106-卸料缺口板,107-传送辊带,108-挤压辊,109-弹簧腔,110-弹簧杆容置腔,111-滤水板,112-释水腔,113-切割腔出料口,201-破碎腔入口,202-破碎腔入料管,203-破碎转轴,204-上破碎横刀部,205-上破碎竖刀部,206-下破碎横刀部,207-上破碎竖刀部,208-破碎电机,209-分隔竖板,210-分割通过孔,211-破碎腔出料口,301-烘干腔入料口,302-烘干转轴,303-烘干隔板,304-烘干电机,305-加热部件,306-烘干腔出料口,401-研磨腔入料口,402-研磨锥,403-研磨电机,404-研磨斜壁,405-研磨腔出料口,500-集料腔,501-集料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图1至图3为本实施例的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切割传送部件、破碎部件、烘干部件、研磨部件和集料腔。
[0029]
如图1所示,所述切割传送部件包括切割传送腔壳、水藻主入口101、切割转轴102、入口切割刀103、切割电机104、入料转辊105、卸料缺口板106、传送辊带107、挤压辊108、弹簧腔109、弹簧杆容置腔110、滤水板111、释水腔112和切割腔出料口113。切割传送腔壳在使用的时候浸入到岸边的水体内,图1为示意图,实际上切割传送腔壳中间可以设置一部分软质腔壳,从而使得入口处浸入到水体中而传送部在岸上。所述水藻主入口开设于切割传送腔壳的入口端,在水藻主入口处的切割传送腔壳内竖直设置有切割转轴,在切割转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横置有多个入口切割刀,本实施例上端的入口切割刀为3个,下端的入口切割刀为3个。切割电机通过减速机与切割转轴连接并对切割转轴的转动进行驱动,通过上端和下端的切割刀的切割,将水里的水藻上下部均切断,切断部分进入到切割传送腔壳内。所述入料转辊横置于切割转轴后方的切割传送腔壳内,所述入料转辊横置,且在入料转辊上密排设置有多排细长圆锥体,入料转辊的驱动如图1可以通过设置锥齿轮或变向减速机与切割转轴连接而通过切割电机驱动,在入料转辊后方的切割传送腔壳的内底壁上竖置有卸料缺口板,所述卸料缺口板设置有多个缺口,且其每个缺口的位置与入料转辊的每排细长圆锥体的位置相配合,即通过缺口将附着在入料转辊的细长圆锥体上的物料向右方向推离细长圆锥体(细长圆锥体在运动而卸料缺口板不动,二者形成了相对的运动)在卸料缺口板后方设置有所述传送辊带,在传送辊带上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挤压辊(本实施例设置有3个),在切割传送腔壳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弹簧杆容置腔,所述挤压辊通过所述弹簧腔与弹簧杆容置腔相连,所述弹簧腔内设置有弹簧和弹簧杆,所述弹簧杆底端与挤压辊的辊轴转动连接,所述弹簧顶端与弹簧腔内顶部相抵接。通过挤压辊的被动转动以及弹簧向下的压紧力和传送辊带的移动而实现对其上的物料进行挤压,在所述传送辊带的终端处的切割传送腔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切割腔出料口,在所述传送辊带的下方向下开设有释水腔,在释水腔内横置有所述滤水板。
[0030]
如图1所示,所述弹簧杆底端与挤压辊的辊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31]
如图1所示,在释水腔的底端开设有释水口,在需要的时候讲水体释放回处理水体中(海中或湖中或河流中)。
[003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破碎部件包括破碎腔壳、破碎腔入口201、破碎腔入料管202、破碎转轴203、上破碎刀、下破碎刀、破碎电机208、分隔竖板209、分割通过孔210和破碎腔出料口211。如图1-图3所示,所述破碎腔壳为竖直筒状结构,在破碎腔壳内竖直设置有所述破碎转轴,在破碎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排上破碎刀和一排下破碎刀,所述上破碎刀包括上破碎横刀部204和上破碎竖刀部205,所述下破碎刀包括下破碎横刀部206和下破碎竖刀部207,所述上破碎横刀部一端与破碎转轴连接,另一端与上破碎竖刀部的底端连接,所述下破碎横刀部一端与破碎转轴连接,另一端与下破碎竖刀部的底端连接,所述破碎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破碎转轴的一端连接并对破碎转轴的转动进行驱动,如图1和图2所示,在破碎转轴外圆周的破碎腔壳内竖置有多个所述分隔竖板(本实施例为3个),在每个分隔竖板上均设置有分割通过孔,所述分割通过孔的形状分别与所述上破碎刀和所述下破碎刀的形状相配合,使得在破碎转轴带动上破碎刀和下破碎刀转动的时候,所述上破碎刀和所述下
破碎刀分别能通过所述分割通过孔通过所述分隔竖板;图3显示了下破碎横刀部的横截面,表明上破碎横刀部、下破碎横刀部、上破碎竖刀部、下破碎竖刀部的各个刀均为两侧都有刀刃的设置,从而可以更加容易的对水藻进行多次切割式的破碎。在破碎腔壳的顶壁上开设有破碎腔入口,所述破碎腔入料管一端与破碎腔入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切割腔出料口连通,在破碎腔壳的底壁上开设有破碎腔出料口。
[0033]
如图1所示,所述上破碎横刀部的长度小于所述下破碎横刀部的长度,所述上破碎竖刀部的长度小于所述下破碎竖刀部的长度。
[0034]
如图2所示,一排所述上破碎刀包括4个上破碎刀,一排所述下破碎刀包括4个下破碎刀。
[0035]
如图1所示,所述烘干部件包括烘干腔壳、烘干腔入料口301、烘干转轴302、烘干隔板303、烘干电机304、加热部件305和烘干腔出料口306。所述烘干腔入料口开设于烘干腔壳的顶壁上,并与所述破碎腔出料口连通,在烘干腔壳内横置有烘干转轴,在烘干转轴上设置有多个烘干隔板(本实施例设置3个,且如图1所示为连接处的宽度小于非连接处的宽度),烘干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烘干转轴一端连接,并对烘干转轴的转动进行驱动,所述烘干转轴通过轴承与烘干腔壳的相对的两个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烘干转轴为中空结构设置,在烘干转轴内横置有所述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用于对烘干转轴以及掉落在烘干转轴上的物料进行加热,本实施例的加热部件为不转的电阻加热棒,在外部设置有电加热设备,在烘干腔壳的底壁上开设有烘干腔出料口。
[0036]
如图1所示,每个烘干隔板均与烘干转轴的外壁垂直设置,且每个烘干隔板的宽度均小于等于烘干转轴的长度(所述加热部件可以不转也可以随着烘干转轴转动)。
[0037]
如图1所示,所述研磨斜壁围成的空间为上部大下部小的空间。
[0038]
在本实施例中,研磨锥的外壁和研磨斜壁上均敷设有粗糙化处理的硬质合金层。
[0039]
如图1所示,所述研磨腔出料口为圆环状开口。
[0040]
如图1所示,所述研磨部件包括研磨腔壳、研磨腔入料口401、研磨锥402、研磨电机403、研磨斜壁404和研磨腔出料口405。所述研磨腔壳为竖直的筒状结构,在研磨腔壳内部中央竖直设置有所述研磨锥,所述研磨锥为上部圆锥体结构下部圆柱体结构,研磨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研磨锥的底端连接并对研磨锥的转动进行驱动,在研磨腔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研磨斜壁,如图1所示,为了更加清楚说明结构,所述研磨斜壁的展示为剖面的方式,所述研磨斜壁的倾斜方式为其顶端与研磨腔壳的侧壁的顶端相接处,研磨斜壁的底端远离研磨腔壳的侧壁的底端,在研磨腔壳的顶壁上开设有研磨腔入料口,所述研磨腔入料口与所述烘干腔出料口连通,在研磨斜壁的底端与研磨锥的底端之间的研磨腔壳的底壁上开设有研磨腔出料口。
[0041]
如图1所示,所述集料腔的顶部开设有集料腔入口,所述集料腔入口与研磨腔出料口相连通。为了后续处理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料腔为可拆卸结构的设置在研磨部件的下方。当集料腔集满之后,则可以整体拆下后整体运输,而在研磨部件下方设置新的集料腔。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传送部件、破碎部件、烘干部件、研磨部件和集料腔;所述切割传送部件包括切割传送腔壳、水藻主入口、切割转轴、入口切割刀、切割电机、入料转辊、卸料缺口板、传送辊带、挤压辊、弹簧腔、弹簧杆容置腔、滤水板、释水腔和切割腔出料口;所述水藻主入口开设于切割传送腔壳的入口端,在水藻主入口处的切割传送腔壳内竖直设置有切割转轴,在切割转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横置有多个入口切割刀,切割电机通过减速机与切割转轴连接并对切割转轴的转动进行驱动,所述入料转辊横置于切割转轴后方的切割传送腔壳内,所述入料转辊横置,且在入料转辊上密排设置有多排细长圆锥体,在入料转辊后方的切割传送腔壳的内底壁上竖置有卸料缺口板,所述卸料缺口板设置有多个缺口,且其每个缺口的位置与入料转辊的每排细长圆锥体的位置相配合,在卸料缺口板后方设置有所述传送辊带,在传送辊带上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挤压辊,在切割传送腔壳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弹簧杆容置腔,所述挤压辊通过所述弹簧腔与弹簧杆容置腔相连,所述弹簧腔内设置有弹簧和弹簧杆,所述弹簧杆底端与挤压辊的辊轴转动连接,所述弹簧顶端与弹簧腔内顶部相抵接,在所述传送辊带的终端处的切割传送腔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切割腔出料口,在所述传送辊带的下方向下开设有释水腔,在释水腔内横置有所述滤水板;所述破碎部件包括破碎腔壳、破碎腔入口、破碎腔入料管、破碎转轴、上破碎刀、下破碎刀、破碎电机、分隔竖板、分割通过孔和破碎腔出料口;所述破碎腔壳为竖直筒状结构,在破碎腔壳内竖直设置有所述破碎转轴,在破碎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排上破碎刀和一排下破碎刀,所述上破碎刀包括上破碎横刀部和上破碎竖刀部,所述下破碎刀包括下破碎横刀部和下破碎竖刀部,所述上破碎横刀部一端与破碎转轴连接,另一端与上破碎竖刀部的底端连接,所述下破碎横刀部一端与破碎转轴连接,另一端与下破碎竖刀部的底端连接,所述破碎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破碎转轴的一端连接并对破碎转轴的转动进行驱动,在破碎转轴外圆周的破碎腔壳内竖置有多个所述分隔竖板,在每个分隔竖板上均设置有分割通过孔,所述分割通过孔的形状分别与所述上破碎刀和所述下破碎刀的形状相配合,使得在破碎转轴带动上破碎刀和下破碎刀转动的时候,所述上破碎刀和所述下破碎刀分别能通过所述分割通过孔通过所述分隔竖板;在破碎腔壳的顶壁上开设有破碎腔入口,所述破碎腔入料管一端与破碎腔入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切割腔出料口连通,在破碎腔壳的底壁上开设有破碎腔出料口;所述烘干部件包括烘干腔壳、烘干腔入料口、烘干转轴、烘干隔板、烘干电机、加热部件和烘干腔出料口;所述烘干腔入料口开设于烘干腔壳的顶壁上,并与所述破碎腔出料口连通,在烘干腔壳内横置有烘干转轴,在烘干转轴上设置有多个烘干隔板,烘干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烘干转轴一端连接,并对烘干转轴的转动进行驱动,所述烘干转轴通过轴承与烘干腔壳的相对的两个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烘干转轴为中空结构设置,在烘干转轴内横置有所述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用于对烘干转轴以及掉落在烘干转轴上的物料进行加热,在烘干腔壳的底壁上开设有烘干腔出料口;所述研磨部件包括研磨腔壳、研磨腔入料口、研磨锥、研磨电机、研磨斜壁和研磨腔出料口;所述研磨腔壳为竖直的筒状结构,在研磨腔壳内部中央竖直设置有所述研磨锥,所述研磨锥为上部圆锥体结构下部圆柱体结构,研磨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研磨锥的底端连接并对研磨锥的转动进行驱动,在研磨腔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研磨斜壁,所述研磨斜壁的倾
斜方式为其顶端与研磨腔壳的侧壁的顶端相接处,研磨斜壁的底端远离研磨腔壳的侧壁的底端,在研磨腔壳的顶壁上开设有研磨腔入料口,所述研磨腔入料口与所述烘干腔出料口连通,在研磨斜壁的底端与研磨锥的底端之间的研磨腔壳的底壁上开设有研磨腔出料口;所述集料腔的顶部开设有集料腔入口,所述集料腔入口与研磨腔出料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杆底端与挤压辊的辊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释水腔的底端开设有释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破碎横刀部的长度小于所述下破碎横刀部的长度,所述上破碎竖刀部的长度小于所述下破碎竖刀部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排所述上破碎刀包括4个上破碎刀,一排所述下破碎刀包括4个下破碎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烘干隔板均与烘干转轴的外壁垂直设置,且每个烘干隔板的宽度均小于等于烘干转轴的长度(所述加热部件可以不转也可以随着烘干转轴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斜壁围成的空间为上部大下部小的空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研磨锥的外壁和研磨斜壁上均敷设有粗糙化处理的硬质合金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腔出料口为圆环状开口。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腔为可拆卸结构的设置在研磨部件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切割传送部件、破碎部件、烘干部件、研磨部件和集料腔。通过对各个部件进行具体设置,使得能够机械化的对岸边的水藻进行收割、挤压除水、高效破碎、烘干和暂存等步骤的处理,从环保的意义上实现了对水藻进行去除的目的,从水产品处理的意义上实现了水藻的高效处理和收集。理的意义上实现了水藻的高效处理和收集。理的意义上实现了水藻的高效处理和收集。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51)Int.Cl.B09B3/00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轴承清洗机用轴承固定装置技术

2021-5-17 19:05:52

专利技术

高新从窗口清除降水的系统技术

2021-5-17 19:07:4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