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高新技术属于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本体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面上的平面口罩主要采用无纺布制成,而无纺布主要通过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平面口罩在生产时,需要经过过切割机构的切割辊将无纺布切割成一片片的长方形口罩形状,而现有的口罩生产设备上切割辊在旋转时,每分钟需进行50次左右的切割,然而由于无纺布在切割后其切割部分的纤维会松散,这些纤维杂质容易吸附在切割辊的刀片上,而且表面的纤维和浮毛,以及在输送过程中布匹表面沾染的空气的灰尘都会吸附在切割辊的表面,若不进行清理,长期挤压容易对口罩的卫生产生严重影响。现有的清洁装置在清洁切割辊和输送辊时,主要采用吸尘的方式将附着在切割辊和输送辊表面的杂质灰尘去除,这种除杂方式在用于安装有切割刀的切割辊时,由于吸风口无法靠近切割辊,导致除尘风机的除杂效果一般,而且除尘风机需要连续不间断工作,耗电量大,从而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高新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本体制造设备,在生产口罩时能有效清洁切割辊上吸附的杂质和灰尘。
[0004]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应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本体制造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之间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辊组,机架中部设置有切割辊组,所述切割辊组的两侧均设有整平辊组,机架外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分别与导向辊组、切割辊组和整平辊组的轴端连接,且机架的一侧内壁上通过螺栓螺母安装有环形结构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内壁两侧对称设有两组轮齿,两组所述轮齿之间的长度一致;
[0006]
所述切割辊组包括切割辊和设置在切割辊下方的切割垫辊,所述切割辊的一轴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座的中心,所述切割辊的表面设置有沿切割辊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切割刀片,切割辊的表面两端对称设有圆形结构的定位座,两个所述定位座之间连接有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之间呈对称设置,且两个导向杆上滑动设置有清洁套,所述清洁套为圆环结构并套设在所述切割辊上,所述清洁套上凸起设有刀片座,所述刀片座套设在所述切割刀片上,所述清洁套的内圈以及刀片座的内圈均固定设置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与切割辊的外表面和切割刀片贴合设置,所述清洁套上分别螺纹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丝杆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的螺纹方向与第二丝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两个第一丝杆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两个第二丝杆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一端均贯穿切割辊一端的定位座并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四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呈两两对称分布,且相邻两个第一齿轮之间互相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另一端均贯
穿切割辊另一端的定位座并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四个所述第二齿轮均分别与转动座的内壁贴合设置,并使得第二齿轮与所述轮齿啮合连接。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套的高度低于切割刀片的高度。
[0008]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轮齿的长度之和为所述转动座内径的一半。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辊的长度大于所述切割垫辊的长度。
[0010]
进一步的,当所述切割刀片旋转到切割辊最底部时,所述清洁套移动至切割辊两端的位置。
[0011]
进一步的,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均与转动座中的一组轮齿配合并完成一次转动时,所述清洁套在切割辊上进行一次往复运动。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新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
(1)本高新技术采用清洁套在随切割辊转动的同时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对切割辊以及切割刀片表面进行清洁,能有效清除其表面粘附的纤维杂质,清洁效果更好。
[0014]
(2)本高新技术中驱动电机带动切割辊旋转的同时,使得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一端的第二齿轮分别与转动座上轮齿配合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清洁套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反复旋转下,能够在旋转的切割辊上进行往复运动,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结构新颖,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高新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高新技术中切割辊的立体图。
[0017]
图3为本高新技术中切割辊的侧面剖视图。
[0018]
图4为本高新技术中转动座的主视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
[0020]
机架1、转动座101、轮齿1011、驱动电机2、导向辊组3、切割辊组4、切割辊41、切割刀片411、定位座412、导向杆413、清洁套414、刀片座4141、清洁刷4142、第一丝杆415、第一齿轮4151、第二齿轮4152、第二丝杆416、切割垫辊42、整平辊组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高新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高新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高新技术保护范围。
[0022]
在本高新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高新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高新技术的限制。
[0023]
如图1-4所示,一种应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本体制造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之间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辊组3,机架1中部设置有切割辊组4,所述切割辊组4的两侧均设有整平辊组5,机架1外侧安装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皮带分别与导向辊组3、切割
辊组4和整平辊组5的轴端连接,且机架1的一侧内壁上通过螺栓螺母安装有环形结构的转动座101,所述转动座101环形结构的内壁两侧上对称设有两组轮齿1011,两组所述轮齿1011之间的长度一致;
[0024]
所述切割辊组4包括切割辊41和设置在切割辊41下方的切割垫辊42,所述切割辊41的一轴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座101的中心,所述切割辊41的表面设置有沿切割辊41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切割刀片411,切割辊41的表面两端对称设有圆形结构的定位座412,两个所述定位座412之间连接有两个导向杆413,两个所述导向杆413之间呈对称设置,且两个导向杆413上滑动设置有清洁套414,所述清洁套414为圆环结构并套设在所述切割辊41上,所述清洁套414上凸起设有刀片座4141,所述刀片座4141套设在所述切割刀片411上,所述清洁套414的内圈以及刀片座4141的内圈均固定设置有清洁刷4142,所述清洁刷4142与切割辊41的外表面和切割刀片411贴合设置,所述清洁套414上分别螺纹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丝杆415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丝杆416,所述第一丝杆415上的螺纹方向与第二丝杆416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两个第一丝杆415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两个第二丝杆416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一丝杆415和第二丝杆416的一端均贯穿切割辊41一端的定位座412并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4151,四个所述第一齿轮4151之间呈两两对称分布,且相邻两个第一齿轮4151之间互相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15和第二丝杆416的另一端均贯穿切割辊41另一端的定位座412并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4152,第一丝杆415和第二丝杆416与两个定位座412之间均为转动连接,四个所述第二齿轮4152均分别与转动座101的内壁贴合设置,并使得第二齿轮4152与所述轮齿1011啮合连接。
[0025]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套414的高度低于切割刀片411的高度。
[0026]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轮齿1011的长度之和为所述转动座101内径的一半。
[0027]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辊41的长度大于所述切割垫辊42的长度。
[0028]
进一步的,当所述切割刀片411旋转到切割辊41最底部时,所述清洁套414移动至切割辊41两端的位置。
[0029]
进一步的,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齿轮4152均与转动座101中的一组轮齿1011配合并完成一次转动时,所述清洁套414在切割辊41上进行一次往复运动。
[0030]
工作原理:
[0031]
在工作时,驱动电机2通过皮带带动导向辊组3、切割辊组4和整平辊组5进行运转,在输送口罩布匹的同时,通过切割辊41上的切割刀片411持续旋转对口罩布匹进行切割;切割辊41在自身旋转的同时,带动两个第一丝杆415和两个第二丝杆416沿切割辊41轴向进行旋转,使得第一丝杆415和第二丝杆416一端的四个第二齿轮4152分别依次与转动座101上轮齿1011配合进行转动,当两个第一丝杆415与与轮齿1011配合进行自转时,使得两个第一齿轮4151带动相邻的第一齿轮4151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二丝杆416进行反方向旋转,由于第一丝杆415的和第二丝杆416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清洁套414在第一丝杆415和第二丝杆416的作用下向切割辊41的一端运动并清洁,当清洁套414移动至边缘时,此时两个第一丝杆415上的第二齿轮4152不再与轮齿1011啮合连接,并且两个第二丝杆416上的第二齿轮4152开始与轮齿1011进行啮合连接,并重复以上运动原理,使得清洁套414向切割辊41另一端进行运动并清洁,以此进行循环往复运动。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高新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高新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本体制造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之间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辊组(3),机架(1)中部设置有切割辊组(4),所述切割辊组(4)的两侧均设有整平辊组(5),机架(1)外侧安装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皮带分别与导向辊组(3)、切割辊组(4)和整平辊组(5)的轴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环形结构的转动座(101),所述转动座(101)的内壁两侧对称设有两组轮齿(1011),两组所述轮齿(1011)之间的长度一致;所述切割辊组(4)包括切割辊(41)和设置在切割辊(41)下方的切割垫辊(42),所述切割辊(41)的一轴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座(101)的中心,所述切割辊(41)的表面设置有沿切割辊(41)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切割刀片(411),切割辊(41)的表面两端对称设有定位座(412),两个所述定位座(412)之间连接有两个导向杆(413),两个所述导向杆(413)之间呈对称设置,且两个导向杆(413)上滑动设置有清洁套(414),所述清洁套(414)为圆环结构并套设在所述切割辊(41)上,所述清洁套(414)上凸起设有刀片座(4141),所述刀片座(4141)套设在所述切割刀片(411)上,所述清洁套(414)的内圈以及刀片座(4141)的内圈均固定设置有清洁刷(4142),所述清洁刷(4142)与切割辊(41)的外表面和切割刀片(411)贴合设置,所述清洁套(414)上分别螺纹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丝杆(415)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丝杆(416),所述第一丝杆(415)上的螺纹方向与第二丝杆(416)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丝杆(415)和第二丝杆(416)的一端均贯穿切割辊(41)一端的定位座(412)并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4151),四个所述第一齿轮(4151)之间呈两两对称分布,且相邻两个第一齿轮(4151)之间互相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15)和第二丝杆(416)的另一端均贯穿切割辊(41)另一端的定位座(412)并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4152),四个所述第二齿轮(4152)均分别与转动座(101)的内壁贴合设置,并使得第二齿轮(4152)与所述轮齿(1011)啮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本体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套(414)的高度低于切割刀片(411)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本体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轮齿(1011)的长度之和为所述转动座(101)内径的一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本体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辊(41)的长度大于所述切割垫辊(42)的长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本体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割刀片(411)旋转到切割辊(41)最底部时,所述清洁套(414)移动至切割辊(41) 两端的位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本体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齿轮(4152)均与转动座(101)中的一组轮齿(1011)配合并完成一次转动时,所述清洁套(414)在切割辊(41)上进行一次往复运动。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本体制造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之间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辊组,机架中部设置有切割辊组,所述切割辊组的两侧均设有整平辊组,机架内壁上安装有转动座,转动座的内壁两侧对称设有轮齿;切割辊组包括切割辊和切割垫辊,切割辊的表面两端设有定位座,定位座之间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上设有清洁套,清洁套套设在切割辊上,清洁套内圈设有清洁刷,清洁套上分别螺纹设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第一丝杆螺纹方向与第二丝杆螺纹方向相反,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一端均设有第一齿轮,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均分别与轮齿啮合连接,使得清洁套能够在切割辊上进行往复运动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