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或废水如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自然环境,将不仅污染人类生存环境,也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因此需要对产生的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资源可达标排放至自然水体或作中水回用,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中水回用不仅节约了人类水资源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目前已有的活性污泥法、传统接触氧化法、传统mbr等工艺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在中国的城镇乃至偏远的农村地区,因污水处理设备成本高,设备操作难度高,复杂化程度高,以及维修不方便等原因,使得污水处理设备无法在广大偏远地区推广使用,从而导致中国广大的偏远地区水污染形式依旧严峻;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本发明能高效对污水进行处理,且能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外壳、第一排污管、聚水箱和排水管;
外壳的底面设有多组支撑柱,外壳内设有延其高度方向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并排分布用于将外壳内部依次分为过滤仓、厌氧仓、好氧仓和储水仓;
过滤仓在外壳的端面设有用于连接进污管管口的污水进口以及第一排污口;第一排污口连接第一排污管的进污端口;第一排污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
厌氧仓内设有多组第一挡板;多组第一挡板和厌氧仓的底面内壁之间围成厌氧池;厌氧池的外端面、厌氧仓的内壁以及厌氧仓的底面之间围成第一排水空间;第一排水空间在第二隔板上设有多组第一排水孔;其中,第一隔板设有多组用于将过滤仓内过滤后污水下落至厌氧池内的第一过滤孔;
好氧仓内设有用于连接曝气设备的输气管,好氧仓内通过多组第二挡板;多组第二挡板、好氧仓的内壁以及好氧仓的底面之间围成好氧池;污水由多组第一排水孔下落并收集在好氧池内;好氧池内周面和好氧仓的底面之间围成第二排水空间;第二排水空间在第三隔板上设有第二排水孔;
聚水箱位于储水仓内,聚水箱连接第三隔板位于储水仓内的端面,聚水箱上设有多组用于通过管道与多组第二排水孔连接的第一通孔,聚水箱的底面设有多组mbr膜反应器;多组mbr膜反应器均与聚水箱内部连通;
储水仓在外壳上设有净水排孔;排水管的进水管口连接净水排孔,排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优选的,第一隔板包括水平板和倾斜板;其中,多组第一过滤孔开设在倾斜板上;污水进口设置在外壳的侧端面;
倾斜板的一端连接过滤仓的内壁,倾斜板朝向远离污水进口的一侧向下倾斜,倾斜板的另一端连接水平板的一端;水平板的一端连接过滤仓的内壁。
优选的,每组第一挡板的投影形状均为圆环,多组第一挡板的高度值沿厌氧仓的中轴线方向朝向厌氧仓的内壁逐渐减小。
优选的,包括多组第一填料、多组第一排泄管和第二排污管;其中,每组厌氧池内均设有第一承载板,每组厌氧池的底面均设有第一排泄孔;
第一承载板上设有多组第二过滤孔,第一承载板的上端面和厌氧池的内壁之间围成用于存放多组第一填料的第一放置空间;
多组第一排泄管均位于好氧仓内,多组第一排泄管的一端管口分别连接多组第一排泄孔,多组第一排泄管上设有多组第一电磁控制阀,多组第一排泄管均与第二排污管连通;第二排污管密封穿出外壳。
优选的,每组第二挡板的投影形状均为圆环,多组第二挡板的高度值沿好氧仓的内壁朝向好氧仓的中轴线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包括多组第二填料、多组第二排泄管和第三排污管;其中,每组好氧仓内均设有第二承载板,每组好氧池的底面均设有第二排泄孔;
第二承载板上设有多组第三过滤孔,第二承载板的上端面和好氧仓的内壁之间围成用于存放多组第二填料的第二放置空间;
多组第二排泄管均位于储水仓内,多组第二排泄管的一端管口分别连接多组第二排泄孔,多组第二排泄管上设有多组第二电磁控制阀,多组第二排泄管均与第三排污管连通;第三排污管密封穿出外壳。
优选的,每组mbr膜反应器均包括过滤筒、第一管道和端盖;
端盖连接过滤筒的一端;过滤筒的内壁上设有mbr膜,m过滤筒的外周面上设有多组出水孔;
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过滤筒和聚水箱,其中聚水箱、第一管道和过滤筒依次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多组三通管、输气管、高压气体发生装置、收集箱和第四排污管;其中,端盖的上设有用于连通过滤筒内部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五电磁控制阀;
收集箱位于储水仓内并连接储水仓的内壁,收集箱位于聚水箱的正下方,收集箱朝向聚水箱的端面上设有多组用于连接多组第二管道的第二通孔;第四排污管连接外壳的底面并密封穿入外壳内,第四排污管与收集箱内部连通;
多组三通管的一端管口分别连接多组出水孔,多组三通管的一出液端口上设有第三电磁控制阀,多组三通管的一进气端口上设有多组第四电磁控制阀,多组三通管的一进气端口均与输气管连通;输气管的进气端口连接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端。
优选的,还包括进水管和送液装置;其中,聚水箱上设有净水进口;
进水管的一端管口连接进水进口,进水管的另一端管口连接送液装置的出液端口。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污水由进污管排入过滤仓内;
s2、污水内的杂质经第一隔板过滤截留在第一隔板上,杂质最终由第一排污管排出;污水从多组第一过滤孔下落至厌氧池内进行厌氧处理;
s3、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由厌氧池漫灌至第一排水空间内,并最终由多组第一排水孔下落至好氧池内进行好氧处理;
s4、经好氧处理后的污水由好氧池漫灌至第二排水空间内并最终由多组第二排水孔下落至聚水箱内;
s5、聚水箱内的污水流入多组mbr膜反应器内进行处理,从mbr膜反应器内流程的污水收集在储水仓内。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使用时,污水由进污管排入过滤仓内;进入过滤仓内的污水穿过第一隔板上的多组第一过滤孔下落至厌氧池内进行厌氧处理,污水内的杂质过滤截留在第一隔板上,杂质最终由第一排污管排出;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由厌氧池漫灌至第一排水空间内,并最终由多组第一排水孔下落至好氧池内进行好氧处理;经好氧处理后的污水由好氧池漫灌至第二排水空间内并最终由多组第二排水孔下落至聚水箱内;聚水箱内的污水流入多组mbr膜反应器内进行处理,从mbr膜反应器内流程的污水收集在储水仓内,通过上述过程能高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得到可进行再利用的净化水;
本发明中,进入过滤筒内的污水经过mbr膜净化后流入三通管内,打开三通管的一出液端口上的第三电磁控制阀,处理后污水并从三通管的一出液端口流入储水仓内;一段时间后,需要对mbr膜进行清理,则关闭多组第三电磁控制阀,打开多组第四电磁控制阀;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将高压气体由输气管输送至多组三通管内并吹向mbr膜,以对mbr膜进行清理,进而提高mbr膜的污水处理效率;mbr膜上掉落的杂质沿第二管道进入收集箱内并从第四排污管排出;
另外本发明还方便对外壳内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污物排出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中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中mbr膜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污水进口;3、进污管;4、第一隔板;5、过滤仓;6、第一排污管;7、第一过滤孔;8、厌氧仓;9、第一挡板;10、厌氧池;11、第一排水空间;12、第一排水孔;13、第二隔板;14、第一填料;15、第一承载板;16、第二排污管;17、第一电磁控制阀;18、第二挡板;19、好氧仓;20、第三隔板;21、第二排水空间;22、第二填料;23、第二承载板;24、第三排污管;25、第二电磁控制阀;26、储水仓;27、排水管;28、支撑柱;29、聚水箱;30、mbr膜反应器;31、收集箱;32、第四排污管;301、过滤筒;302、第一管道;303、mbr膜;304、三通管;305、第三电磁控制阀;306、第四电磁控制阀;307、端盖;308、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外壳1、第一排污管6、聚水箱29和排水管27;
外壳1的底面设有多组支撑柱28,外壳1内设有延其高度方向设有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13和第三隔板20;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13和第三隔板20并排分布用于将外壳1内部依次分为过滤仓5、厌氧仓8、好氧仓19和储水仓26;
过滤仓5在外壳1的端面设有用于连接进污管3管口的污水进口2以及第一排污口;需要说明的是,进污管3与输送污水的设备连接用于将污水输送至外壳1内;
另外,外壳1上设有用于向外壳1内添加药剂的加药斗;
第一排污管6的进污端口连接第一排污口,第一排污管6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一控制阀将由第一隔板4上滑落至第一排污管6内的杂质排出;
厌氧仓8内设有多组第一挡板9;多组第一挡板9和厌氧仓8的底面内壁之间围成厌氧池10;厌氧池10的外端面、厌氧仓8的内壁以及厌氧仓8的底面之间围成第一排水空间11;第一排水空间11在第二隔板13上设有多组第一排水孔12;其中,第一隔板4设有多组用于将过滤仓5内过滤后污水下落至厌氧池10内的第一过滤孔7;
好氧仓19内设有用于连接曝气设备的输气管,好氧仓19内通过多组第二挡板18;多组第二挡板18、好氧仓19的内壁以及好氧仓19的底面之间围成好氧池;污水由多组第一排水孔12下落并收集在好氧池内;好氧池内周面和好氧仓19的底面之间围成第二排水空间21;第二排水空间21在第三隔板20上设有第二排水孔;
聚水箱29位于储水仓26内,聚水箱29连接第三隔板20位于储水仓26内的端面,聚水箱29上设有多组用于通过管道与多组第二排水孔连接的第一通孔,聚水箱29的底面设有多组mbr膜反应器30;多组mbr膜反应器30均与聚水箱29内部连通;
储水仓26在外壳1上设有净水排孔;排水管27的进水管口连接净水排孔,排水管27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需要说明的是,多组mbr膜反应器30垂直设置,从mbr膜反应器30内流出的处理后的污水收集在储水仓26内;打开第二控制阀即可将储水仓26内处理后的污水排出。
本发明中,使用时,污水由进污管3排入过滤仓5内;进入过滤仓5内的污水穿过第一隔板4上的多组第一过滤孔7下落至厌氧池10内进行厌氧处理,污水内的杂质过滤截留在第一隔板4上,杂质最终由第一排污管6排出;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由厌氧池10漫灌至第一排水空间11内,并最终由多组第一排水孔12下落至好氧池内进行好氧处理;经好氧处理后的污水由好氧池漫灌至第二排水空间内并最终由多组第二排水孔下落至聚水箱29内;聚水箱29内的污水流入多组mbr膜反应器30内进行处理,从mbr膜反应器30内流程的污水收集在储水仓26内,通过上述过程能高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得到可进行再利用的净化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隔板4包括水平板和倾斜板;其中,多组第一过滤孔7开设在倾斜板上;污水进口2设置在外壳1的侧端面;
倾斜板的一端连接过滤仓5的内壁,倾斜板朝向远离污水进口2的一侧向下倾斜,倾斜板的另一端连接水平板的一端;水平板的一端连接过滤仓5的内壁;
第一隔板4采用上述结构,使得由进污管3输送进过滤仓5内的污水先下落至倾斜板上,污水中的杂质沿倾斜板下滑至水平板上并最终下落至第一排污管6内;污水从倾斜板上设有的多组第一过滤孔7下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每组第一挡板9的投影形状均为圆环,多组第一挡板9的高度值沿厌氧仓8的中轴线方向朝向厌氧仓8的内壁逐渐减小,设有多组厌氧池,各个厌氧池之间通过漫灌的方式使污水流通,无需使用泵体输送水,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多组第一填料14、多组第一排泄管和第二排污管16;其中,每组厌氧池10内均设有第一承载板15,每组厌氧池10的底面均设有第一排泄孔;
第一承载板15上设有多组第二过滤孔,第一承载板15的上端面和厌氧池10的内壁之间围成用于存放多组第一填料14的第一放置空间;
多组第一排泄管均位于好氧仓19内,多组第一排泄管的一端管口分别连接多组第一排泄孔,多组第一排泄管上设有多组第一电磁控制阀17,多组第一排泄管均与第二排污管16连通;第二排污管16密封穿出外壳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排污管16与外壳1密封连接,这为现有技术对此并不详细说明;
当需要将厌氧池10底面的杂质污物排出时,打开多组第一电磁控制阀17,则多组厌氧池10内的污物杂质由多组第一排泄管流入第二排污管16内,并最终从第二排污管16排出,从而方便对厌氧池10底面存有的污物进行清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每组第二挡板18的投影形状均为圆环,多组第二挡板18的高度值沿好氧仓19的内壁朝向好氧仓19的中轴线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多组第二填料22、多组第二排泄管和第三排污管24;其中,每组好氧仓19内均设有第二承载板23,每组好氧池的底面均设有第二排泄孔;
第二承载板23上设有多组第三过滤孔,第二承载板23的上端面和好氧仓19的内壁之间围成用于存放多组第二填料22的第二放置空间;
多组第二排泄管均位于储水仓26内,多组第二排泄管的一端管口分别连接多组第二排泄孔,多组第二排泄管上设有多组第二电磁控制阀25,多组第二排泄管均与第三排污管24连通;第三排污管24密封穿出外壳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每组mbr膜反应器30均包括过滤筒301、第一管道302和端盖307;
端盖307连接过滤筒301的一端;过滤筒301的内壁上设有mbr膜303,m过滤筒301的外周面上设有多组出水孔;
第一管道302的两端分别连接过滤筒301和聚水箱29,其中聚水箱29、第一管道302和过滤筒301依次连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多组三通管、输气管、高压气体发生装置、收集箱31和第四排污管32;其中,端盖307的上设有用于连通过滤筒301内部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五电磁控制阀;
收集箱31位于储水仓26内并连接储水仓26的内壁,收集箱31位于聚水箱29的正下方,收集箱31朝向聚水箱29的端面上设有多组用于连接多组第二管道的第二通孔;第四排污管32连接外壳1的底面并密封穿入外壳1内,第四排污管32与收集箱31内部连通;
多组三通管的一端管口分别连接多组出水孔,多组三通管的一出液端口上设有第三电磁控制阀305,多组三通管的一进气端口上设有多组第四电磁控制阀306,多组三通管的一进气端口均与输气管连通;输气管的进气端口连接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端;
进入过滤筒301内的污水经过mbr膜303净化后流入三通管内,打开三通管的一出液端口上的第三电磁控制阀305,处理后污水并从三通管的一出液端口流入储水仓26内;一段时间后,需要对mbr膜303进行清理,则关闭多组第三电磁控制阀305,打开多组第四电磁控制阀306;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将高压气体由输气管输送至多组三通管内并吹向mbr膜303,以对mbr膜303进行清理,进而提高mbr膜303的污水处理效率;mbr膜303上掉落的杂质沿第二管道进入收集箱内并从第四排污管32排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水管和送液装置;其中,聚水箱29上设有净水进口;
进水管的一端管口连接进水进口,进水管的另一端管口连接送液装置的出液端口;
通过送液装置向聚水箱29内输送水以对清理后mbr膜303进行清洗,使得mbr膜303上吹落的杂质快速与mbr膜303脱离。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污水由进污管3排入过滤仓5内;
s2、污水内的杂质经第一隔板4过滤截留在第一隔板4上,杂质最终由第一排污管6排出;污水从多组第一过滤孔7下落至厌氧池10内进行厌氧处理;
s3、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由厌氧池10漫灌至第一排水空间11内,并最终由多组第一排水孔12下落至好氧池内进行好氧处理;
s4、经好氧处理后的污水由好氧池漫灌至第二排水空间内并最终由多组第二排水孔下落至聚水箱29内;
s5、聚水箱29内的污水流入多组mbr膜反应器30内进行处理,从mbr膜反应器30内流程的污水收集在储水仓26内。
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高效快速的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得到可再利用的水资源,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本方法能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还能对mbr膜303进行清理,以提高其污水处理效率,进而提高设备的污水处理能力。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第一排污管(6)、聚水箱(29)和排水管(27);
外壳(1)的底面设有多组支撑柱(28),外壳(1)内设有延其高度方向设有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13)和第三隔板(20);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13)和第三隔板(20)并排分布用于将外壳(1)内部依次分为过滤仓(5)、厌氧仓(8)、好氧仓(19)和储水仓(26);
过滤仓(5)在外壳(1)的端面设有用于连接进污管(3)管口的污水进口(2)以及第一排污口;第一排污口连接第一排污管(6)的进污端口;第一排污管(6)上设有第一控制阀;
厌氧仓(8)内设有多组第一挡板(9);多组第一挡板(9)和厌氧仓(8)的底面内壁之间围成厌氧池(10);厌氧池(10)的外端面、厌氧仓(8)的内壁以及厌氧仓(8)的底面之间围成第一排水空间(11);第一排水空间(11)在第二隔板(13)上设有多组第一排水孔(12);其中,第一隔板(4)设有多组用于将过滤仓(5)内过滤后污水下落至厌氧池(10)内的第一过滤孔(7);
好氧仓(19)内设有用于连接曝气设备的输气管,好氧仓(19)内通过多组第二挡板(18);多组第二挡板(18)、好氧仓(19)的内壁以及好氧仓(19)的底面之间围成好氧池;污水由多组第一排水孔(12)下落并收集在好氧池内;好氧池内周面和好氧仓(19)的底面之间围成第二排水空间(21);第二排水空间(21)在第三隔板(20)上设有第二排水孔;
聚水箱(29)位于储水仓(26)内,聚水箱(29)连接第三隔板(20)位于储水仓(26)内的端面,聚水箱(29)上设有多组用于通过管道与多组第二排水孔连接的第一通孔,聚水箱(29)的底面设有多组mbr膜反应器(30);多组mbr膜反应器(30)均与聚水箱(29)内部连通;
储水仓(26)在外壳(1)上设有净水排孔;排水管(27)的进水管口连接净水排孔,排水管(27)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4)包括水平板和倾斜板;其中,多组第一过滤孔(7)开设在倾斜板上;污水进口(2)设置在外壳(1)的侧端面;
倾斜板的一端连接过滤仓(5)的内壁,倾斜板朝向远离污水进口(2)的一侧向下倾斜,倾斜板的另一端连接水平板的一端;水平板的一端连接过滤仓(5)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第一挡板(9)的投影形状均为圆环,多组第一挡板(9)的高度值沿厌氧仓(8)的中轴线方向朝向厌氧仓(8)的内壁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第一填料(14)、多组第一排泄管和第二排污管(16);其中,每组厌氧池(10)内均设有第一承载板(15),每组厌氧池(10)的底面均设有第一排泄孔;
第一承载板(15)上设有多组第二过滤孔,第一承载板(15)的上端面和厌氧池(10)的内壁之间围成用于存放多组第一填料(14)的第一放置空间;
多组第一排泄管均位于好氧仓(19)内,多组第一排泄管的一端管口分别连接多组第一排泄孔,多组第一排泄管上设有多组第一电磁控制阀(17),多组第一排泄管均与第二排污管(16)连通;第二排污管(16)密封穿出外壳(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第二挡板(18)的投影形状均为圆环,多组第二挡板(18)的高度值沿好氧仓(19)的内壁朝向好氧仓(19)的中轴线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第二填料(22)、多组第二排泄管和第三排污管(24);其中,每组好氧仓(19)内均设有第二承载板(23),每组好氧池的底面均设有第二排泄孔;
第二承载板(23)上设有多组第三过滤孔,第二承载板(23)的上端面和好氧仓(19)的内壁之间围成用于存放多组第二填料(22)的第二放置空间;
多组第二排泄管均位于储水仓(26)内,多组第二排泄管的一端管口分别连接多组第二排泄孔,多组第二排泄管上设有多组第二电磁控制阀(25),多组第二排泄管均与第三排污管(24)连通;第三排污管(24)密封穿出外壳(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mbr膜反应器(30)均包括过滤筒(301)、第一管道(302)和端盖(307);
端盖(307)连接过滤筒(301)的一端;过滤筒(301)的内壁上设有mbr膜(303),m过滤筒(301)的外周面上设有多组出水孔;
第一管道(302)的两端分别连接过滤筒(301)和聚水箱(29),其中聚水箱(29)、第一管道(302)和过滤筒(301)依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三通管、输气管、高压气体发生装置、收集箱(31)和第四排污管(32);其中,端盖(307)的上设有用于连通过滤筒(301)内部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五电磁控制阀;
收集箱(31)位于储水仓(26)内并连接储水仓(26)的内壁,收集箱(31)位于聚水箱(29)的正下方,收集箱(31)朝向聚水箱(29)的端面上设有多组用于连接多组第二管道的第二通孔;第四排污管(32)连接外壳(1)的底面并密封穿入外壳(1)内,第四排污管(32)与收集箱(31)内部连通;
多组三通管的一端管口分别连接多组出水孔,多组三通管的一出液端口上设有第三电磁控制阀(305),多组三通管的一进气端口上设有多组第四电磁控制阀(306),多组三通管的一进气端口均与输气管连通;输气管的进气端口连接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和送液装置;其中,聚水箱(29)上设有净水进口;
进水管的一端管口连接进水进口,进水管的另一端管口连接送液装置的出液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污水由进污管(3)排入过滤仓(5)内;
s2、污水内的杂质经第一隔板(4)过滤截留在第一隔板(4)上,杂质最终由第一排污管(6)排出;污水从多组第一过滤孔(7)下落至厌氧池(10)内进行厌氧处理;
s3、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由厌氧池(10)漫灌至第一排水空间(11)内,并最终由多组第一排水孔(12)下落至好氧池内进行好氧处理;
s4、经好氧处理后的污水由好氧池漫灌至第二排水空间内并最终由多组第二排水孔下落至聚水箱(29)内;
s5、聚水箱(29)内的污水流入多组mbr膜反应器(30)内进行处理,从mbr膜反应器(30)内流程的污水收集在储水仓(26)内。
技术总结
一种多级AO与MBR膜工艺结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外壳、第一排污管和聚水箱;外壳内延其高度依次设有过滤仓、厌氧仓、好氧仓和储水仓;过滤仓在外壳上设有污水进口以及第一排污口;厌氧仓内通过多组第一挡板围成与过滤仓连通的厌氧池;厌氧池的外端面和厌氧仓的内壁围成第一排水空间;好氧仓内设有用于连接曝气设备的输气管,好氧仓内通过多组第二挡板与好氧仓的内壁围成与第一排水空间连通的好氧池;好氧池内周面和好氧仓的底面之间围成第二排水空间;聚水箱安装在储水仓内并与第二排水空间连通,聚水箱的底面设有多组MBR膜反应器;储水仓在外壳上设有排水管。本发明能高效对污水进行处理,且能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陈淑芳;宋玮华;乔劲松;郑瑶;高巍;武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