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高新技术属于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智能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等场合,需要保证室内的温度、气压、风速等参数稳定,并能及时排除废热,为此需要通风系统,通常通风系统包括风机和通风管道,通风管道有若干个抽风口。
目前实验室的通风装置只是针对废热的排出,在做实验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些刺激性的气味,通风装置只能在人工控制的情况下才能打开,这就需要实验人员离开试验台去开启,而且通风装置还不能及时的将实验中产生的废气抽走,以及没有对废气进行过滤的功能。
因此,发明一种实验室智能通风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高新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智能通风装置,以解决目前实验室的通风装置只是针对废热的排出,在做试验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些刺激性的气味,通风装置只能在人工控制的情况下才能打开,这就需要实验人员离开试验台去开启,而且通风装置还不能及时的将实验中产生的废气抽走,以及没有对废气进行过滤的功能的问题。一种实验室智能通风装置,包括机架体,通风机构,气体过滤机构,气敏传感器,通风管和工控机,所述的机架体的内部设置有通风机构,该通风机构的上部设置有气体过滤机构;所述的气敏传感器至少采用1个,并嵌装在通风机构的下方;所述的通风管一端嵌装在气体过滤机构的顶部,另外一端延伸至实验室外;所述的工控机设置在机架体的一侧。
所述的通风机构包括机壳,笼式风机,外弧形面板,条形吸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机壳的内部嵌装有笼式风机;所述的笼式风机采用2个,该笼式风机的外部设置有外弧形面板;所述的外弧形面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的外部;所述的条形吸风口设置多个,均开设在外弧形面板上;所述的出风口采用2个,均开设在机壳的顶部,通风机构的整体设置为弧形状,为实验台提供足够的高度去做实验,笼式风机运转时能够及时的将实验时产生的废气抽走,使实验人员免受废气的迫害。
所述的气敏传感器和笼式风机均与工控机通过导线连接,气敏传感器对实验时产生的废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实验废气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工控机,然后工控机控制笼式风机运转,有效的提高了通风装置的智能化程度,省去人工开启的繁琐,提高了实验效率。
所述的气体过滤机构包括外壳体,进风口,活性炭层,活性炭纤维层和排风口,所述的外壳体底部开设有2个进风口,该外壳体内部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活性炭层和活性炭纤维层;所述的排风口开设在外壳体的顶部,并与通风管相配合,笼式风机抽入的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外壳体内部,然后通过活性炭层和活性炭纤维层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废气通过排风口排出,有效的防止大气污染。
所述的进风口与出风口相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新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高新技术机架体的设置,机架体能够直接卡接在实验台和墙体之间,以此可通过通风机构将实验时产生的废气直接抽走;
2.本高新技术通风机构的设置,通风机构的整体设置为弧形状,为实验台提供足够的高度去做实验,笼式风机运转时能够及时的将实验时产生的废气抽走,使实验人员免受废气的迫害;
3.本高新技术气敏传感器和工控机的设置,气敏传感器对实验时产生的废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实验废气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工控机,然后工控机控制笼式风机运转,有效的提高了通风装置的智能化程度,省去人工开启的繁琐,提高了实验效率;
4.本高新技术气体过滤机构的设置,笼式风机抽入的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外壳体内部,然后通过活性炭层和活性炭纤维层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废气通过排风口排出,有效的防止大气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高新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高新技术的通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高新技术的气体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体,2-通风机构,21-机壳,22-笼式风机,23-外弧形面板,24-条形吸风口,25-出风口,3-气体过滤机构,31-外壳体,32-进风口,33-活性炭层,34-活性炭纤维层,35-排风口,4-气敏传感器,5-通风管,6-工控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高新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高新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智能通风装置,包括机架体1,通风机构2,气体过滤机构3,气敏传感器4,通风管5和工控机6,所述的机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通风机构2,该通风机构2的上部设置有气体过滤机构3;所述的气敏传感器4至少采用1个,并嵌装在通风机构2的下方;所述的通风管5一端嵌装在气体过滤机构3的顶部,另外一端延伸至实验室外;所述的工控机6设置在机架体1的一侧。
所述的通风机构2包括机壳21,笼式风机22,外弧形面板23,条形吸风口24和出风口25,所述的机壳21的内部嵌装有笼式风机22;所述的笼式风机22采用2个,该笼式风机22的外部设置有外弧形面板23;所述的外弧形面板23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21的外部;所述的条形吸风口24设置多个,均开设在外弧形面板23上;所述的出风口25采用2个,均开设在机壳21的顶部,通风机构2的整体设置为弧形状,为实验台提供足够的高度去做实验,笼式风机22运转时能够及时的将实验时产生的废气抽走,使实验人员免受废气的迫害。
所述的气敏传感器4和笼式风机22均与工控机6通过导线连接,气敏传感器4对实验时产生的废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实验废气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工控机6,然后工控机6控制笼式风机22运转,有效的提高了通风装置的智能化程度,省去人工开启的繁琐,提高了实验效率。
所述的气体过滤机构3包括外壳体31,进风口32,活性炭层33,活性炭纤维层34和排风口35,所述的外壳体31底部开设有2个进风口32,该外壳体31内部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活性炭层33和活性炭纤维层34;所述的排风口35开设在外壳体31的顶部,并与通风管5相配合,笼式风机22抽入的废气通过进风口32进入外壳体31内部,然后通过活性炭层33和活性炭纤维层34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废气通过排风口35排出,有效的防止大气污染。
所述的进风口32与出风口25相卡接。
工作原理
本高新技术中,在实验时,气敏传感器4对实验时产生的废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实验废气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工控机6,然后工控机6控制笼式风机22运转,笼式风机22抽入的废气通过进风口32进入外壳体31内部,然后通过活性炭层33和活性炭纤维层34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废气通过排风口35排出,有效的防止大气污染。
利用本高新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高新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室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体(1),通风机构(2),气体过滤机构(3),气敏传感器(4),通风管(5)和工控机(6),所述的机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通风机构(2),该通风机构(2)的上部设置有气体过滤机构(3);所述的气敏传感器(4)至少采用1个,并嵌装在通风机构(2)的下方;所述的通风管(5)一端嵌装在气体过滤机构(3)的顶部,另外一端延伸至实验室外;所述的工控机(6)设置在机架体(1)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机构(2)包括机壳(21),笼式风机(22),外弧形面板(23),条形吸风口(24)和出风口(25),所述的机壳(21)的内部嵌装有笼式风机(22);所述的笼式风机(22)采用2个,该笼式风机(22)的外部设置有外弧形面板(23);所述的外弧形面板(23)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21)的外部;所述的条形吸风口(24)设置多个,均开设在外弧形面板(23)上;所述的出风口(25)采用2个,均开设在机壳(21)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敏传感器(4)和笼式风机(22)均与工控机(6)通过导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过滤机构(3)包括外壳体(31),进风口(32),活性炭层(33),活性炭纤维层(34)和排风口(35),所述的外壳体(31)底部开设有2个进风口(32),该外壳体(31)内部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活性炭层(33)和活性炭纤维层(34);所述的排风口(35)开设在外壳体(31)的顶部,并与通风管(5)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室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32)与出风口(25)相卡接。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智能通风装置,包括机架体,通风机构,气体过滤机构,气敏传感器,通风管和工控机,本高新技术气敏传感器和工控机的设置,气敏传感器对实验时产生的废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实验废气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工控机,然后工控机控制笼式风机运转,有效的提高了通风装置的智能化程度,省去人工开启的繁琐,提高了实验效率;气体过滤机构的设置,笼式风机抽入的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外壳体内部,然后通过活性炭层和活性炭纤维层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废气通过排风口排出,有效的防止大气污染。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陈洪周;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