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高新技术属于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分的液体,我们称之为垃圾渗滤液,也叫渗沥液。影响渗滤液产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垃圾堆放填埋区域的降雨情况、垃圾的性质与成分、填埋场的防渗处理情况、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等。
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在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中,将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是最简便的方法。但是填埋场通常远离城镇,因此其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有一定的具体困难,往往不得不自己单独处理。
传统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是通过挖坑建造低矮的处理厂房依次进行厌氧、缺氧和好氧处理技术,这种低矮处理厂房占地面积大,土建成本大周期长;同时传统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中没有通过光催化反应来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废水,而且一般的厌氧好氧反应都需要控制温度,以适应不同微生物的代谢温度,耗能高,成本高。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加入了光催化法的塔形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高新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高新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包括塔体和光催化组件;所述塔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处理腔;所述光催化组件设于处理腔内;
所述光催化组件包括催化光源和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光源包括防水灯罩和安装在防水灯罩内的紫外led灯带;所述防水灯罩竖向的安装在处理腔内壁上部;
所述催化剂载体包括载体架和连接在载体架上的至少一根绳状载体;所述载体架设于处理腔上部并通过连接杆与处理腔内壁固结;所述绳状载体顶端与载体架底面相连,底端与处理腔底面相连;绳状载体上涂敷有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新技术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具有的优点是:
通过将传统的低矮处理厂房转型为塔形建筑,使得建筑占地面积小,土建成本低工期短;还通过设置在处理腔内的光催化载体,实现了紫外光催化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效率增加,塔体内的控温耗能减少,成本降低。
上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的优点,适合在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安装使用,且运行使用的成本较低,能够提高使升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高新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塔体
21防水灯罩
22紫外led灯罩
31载体架
31a孔
32线体
41曝气环管
42通气管
43鼓风机
51水槽
52循环管道
6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高新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包括塔体1和光催化组件;所述塔体1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处理腔;所述光催化组件设于处理腔内;
所述光催化组件包括催化光源和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光源包括防水灯罩21和安装在防水灯罩21内的紫外led灯带22;所述防水灯罩21竖向的安装在处理腔内壁上部;
所述催化剂载体包括载体架31和连接在载体架31上的至少一根绳状载体;所述载体架31设于处理腔上部并通过连接杆与处理腔内壁固结;所述绳状载体顶端与载体架31底面相连,底端与处理腔底面相连;绳状载体上涂敷有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新技术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具有的优点是:
通过将传统的低矮处理厂房转型为塔形建筑,使得建筑占地面积小,土建成本低工期短;还通过设置在处理腔内的光催化载体,实现了紫外光催化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效率增加,塔体1内的控温耗能减少,成本降低。
上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的优点,适合在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安装使用,且运行使用的成本较低,能够提高使升效益。
其中,所述绳状载体包括线体32;所述线体32有四根,四根所述线体32相互交织缠绕构成绳状载体;所述线体32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绳状载体上不仅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还交替的涂覆有污泥,污泥可一直保持在绳状载体上,粘附力大。
其中,所述载体架31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孔31a。
实施时,载体架31上与绳状载体的连接处是和孔31a错位设置的,相互之间没有影响,载体架31上设置孔31a可以减少污水对载体架31的浮力,还可以增强水体在处理腔中的流动性。
其中,还包括曝气环管41和鼓风机43;所述曝气环管41绕绳状载体横向的设置于处理腔内下部;曝气环管41外缘与处理腔内壁之间连接设有多个与曝气环管41内部气道连通的通气管42,每个所述通气管42的进气口均贯穿至塔体1外部;所述鼓风机43有多个,每个鼓风机43对应一个通气管42的进气口的位置安装在塔体1外壁上,并与对应的一个通气管42的进气口连通。
鼓风机43将气体通过通气管42输送至曝气环管41进行曝气,曝气环管41是绕绳状载体设置的,可对绳状载体进行均匀的曝气,以让附着于绳状载体上的污泥内的好氧微生物得到充分均匀的供氧。
其中,所述塔体1顶部外壁上绕塔体1外沿设有一水槽51;所述塔体1外还设有一循环管道52,所述循环管道52一端与水槽51底部连通,另一端在塔体1外壁底部与处理腔连通。
曝气时水体翻腾会从塔体1顶部溢流而出,水槽51内的水体通过循环管道52与塔体1处理腔底部相连,因为塔体1内水体和循环管道52内的水体相连通,两者的水面高度保持一致,以此让塔体1内的水体通过曝气溢流形成一个流动的循环,增强处理效率。
其中,所述处理腔底部设有出水口6。
这样一来,塔体1内污水处理完毕后可通过出水口6流出。
以上仅是本高新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和光催化组件;所述塔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处理腔;所述光催化组件设于处理腔内;
所述光催化组件包括催化光源和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光源包括防水灯罩和安装在防水灯罩内的紫外led灯带;所述防水灯罩竖向的安装在处理腔内壁上部;
所述催化剂载体包括载体架和连接在载体架上的至少一根绳状载体;所述载体架设于处理腔上部并通过连接杆与处理腔内壁固结;所述绳状载体顶端与载体架底面相连,底端与处理腔底面相连;绳状载体上涂敷有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状载体包括线体;所述线体有四根,四根所述线体相互交织缠绕构成绳状载体;所述线体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架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环管和鼓风机;所述曝气环管绕绳状载体横向的设置于处理腔内下部;曝气环管外缘与处理腔内壁之间连接设有多个与曝气环管内部气道连通的通气管,每个所述通气管的进气口均贯穿至塔体外部;所述鼓风机有多个,每个鼓风机对应一个通气管的进气口的位置安装在塔体外壁上,并与对应的一个通气管的进气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顶部外壁上绕塔体外沿设有一水槽;所述塔体外还设有一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一端与水槽底部连通,另一端在塔体外壁底部与处理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腔底部设有出水口。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包括塔体和光催化组件;所述塔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处理腔;所述光催化组件设于处理腔内;所述光催化组件包括催化光源和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光源包括防水灯罩和安装在防水灯罩内的紫外LED灯带;所述防水灯罩竖向的安装在处理腔内壁上部;所述催化剂载体包括载体架和连接在载体架上的至少一根绳状载体。通过将传统的低矮处理厂房转型为塔形建筑,使得建筑占地面积小,土建成本低工期短;实现了紫外光催化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效率增加,塔体内的控温耗能减少,成本降低。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郭小兰;林冠祥;付兴;周俊;罗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