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高新技术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过滤接头,特别是一种应用在空压机的过滤接头。
背景技术:
空压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是将原动(通常是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它主要由气路循环系统、水路循环系统、油循环系统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电动机直接驱动压缩机,使曲轴产生旋转运动,带动连杆使活塞产生往复运动,引起气缸容积变化,由于气缸内压力的变化,通过进气阀使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消声器)进入气缸,在压缩行程中,由于气缸容积的缩小,压缩空气经过排气阀的作用,经排气管,单向阀进入储气罐,在出气过程中,空压机排出的气体推开止回阀进入排气消声器,然后进入排气主管道,为了使排出的空气更纯净,往往会在空压机的排气管道中设置有过滤接头。
现有市场上的大多过滤接头结构非常简单,在接头内部设置有过滤杂质的滤芯,虽然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但在长时间工作环境下很容易造成滤芯的堵塞,在清理更换滤芯时,需要将接头整体拆下,需要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高新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维护的过滤接头。
本高新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过滤接头,包括同轴设置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且进气管上端和出气管下端密封固连,其特征在于,进气管内一体成型有隔板,且隔板将进气管内腔隔成上腔和下腔,隔板顶壁上一体成型有筒体,且筒体和进气管同轴设置,筒体顶壁和出气管内壁紧密接触形成密封,且筒体内腔连通出气管,筒体外壁、出气管内壁和进气管内壁三者之间构成呈封闭状的环形腔,环形腔通过设于筒体侧壁上的出气孔与筒体内腔连通,环形腔通过设于隔板上的进气孔与下腔连通;环形腔内设有滤芯,且环形腔内的气体经滤芯过滤流入出气孔,所述的上腔的侧壁上还设有可供滤芯伸出上腔的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可拆卸密封固定有柱体,柱体内端伸入环形腔并与滤芯固连。
卸下柱体后,滤芯可跟随柱体一起伸出至进气管外进行清洗或更换,这样在实际操作时便无需整体拆装接头,具有维护方便的优点。
在上述的过滤接头中,上述的滤芯包括环形密封垫和呈柱状的铜烧结滤芯,铜烧结滤芯一端与柱体固连,环形密封垫处于铜烧结滤芯另一端和出气孔之间,环形密封垫和铜烧结滤芯固连,环形密封垫的两端面分别与铜烧结滤芯和筒体外壁接触形成密封,且出气孔正对环形密封垫内孔。通过环形密封垫与筒体接触来实现经铜烧结滤芯过滤的气体稳定进入进气孔,由于环形密封垫具备良好的弹性形变性能,可降低滤芯安装精度,使滤芯安装更为简单,以进一步方便维护。
在上述的过滤接头中,所述的环形密封垫通过粘结方式与铜烧结滤芯固连。
在上述的过滤接头中,所述的柱体通过螺纹结构与进气管可拆卸固连,柱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侧壁与径向通孔的孔壁接触形成密封,以有效提高柱体和进气管之间形成的密封效果。自然,柱体也可通过卡接方式与进气管之间形成可拆卸密封固连。
在上述的过滤接头中,所述的柱体的内端面上开设有形状和尺寸均与铜烧结滤芯匹配的插孔,且铜烧结滤芯一端通过紧配合方式插于插孔内,以便于柱体和滤芯安装。
在上述的过滤接头中,柱体的外端伸出通孔,柱体的外端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凸块,且凸块能与进气管外侧壁相抵,以限制柱体的安装位置。
在上述的过滤接头中,所述的柱体的外端面上开设有多边形孔,多边形孔与工具配合以便于柱体旋入或旋出。
在上述的过滤接头中,所述的出气孔至少有两个并沿筒体的周向均布,滤芯、柱体和通孔三者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过滤接头具有以下优点:
1、卸下柱体后,滤芯可跟随柱体一起伸出至进气管外进行清洗或更换,这样在实际操作时便无需整体拆装接头,具有维护方便的优点。
2、通过环形密封垫与筒体接触来实现经铜烧结滤芯过滤的气体稳定进入进气孔,由于环形密封垫具备良好的弹性形变性能,可降低滤芯安装精度,使滤芯安装更为简单,以进一步方便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过滤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1a、隔板;1a1、进气孔;1b、下腔;1c、筒体;1c1、出气孔;1d、环形腔;2、出气管;3、滤芯;3a、环形密封垫;3b、铜烧结滤芯;4、柱体;4a、凸块;4b、多边形孔;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高新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高新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过滤接头包括同轴设置的进气管1和出气管2,且进气管1上端和出气管2下端密封固连。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1和出气管2螺纹连接,且在进气管1和出气管2的连接处通过生胶带密封。
具体来说,进气管1内一体成型有隔板1a,且隔板1a将进气管1内腔隔成沿进气管1轴向分布的上腔和下腔1b。隔板1a顶壁上一体成型有筒体1c,且筒体1c和进气管1同轴设置。筒体1c顶壁和出气管2内壁紧密接触形成密封,且筒体1c内腔连通出气管2。筒体1c外壁、出气管2内壁和进气管1内壁三者之间构成呈封闭状的环形腔1d,环形腔1d通过设于筒体1c侧壁上的出气孔1c1与筒体1c内腔连通,环形腔1d通过设于隔板1a上的进气孔1a1与下腔1b连通。进气孔1a1有多个并沿进气管1的周向间隔均布。环形腔1d内设有滤芯3,且环形腔1d内的气体经滤芯3过滤流入出气孔1c1。上腔的侧壁上还设有可供滤芯3伸出上腔的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可拆卸密封固定有柱体4,柱体4内端伸入环形腔1d并与滤芯3固连。此时,卸下柱体4后,滤芯3可跟随柱体4一起伸出至进气管1外进行清洗或更换,这样在实际操作时便无需整体拆装接头,具有维护方便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滤芯3包括环形密封垫3a和呈柱状的铜烧结滤芯3b。其中,铜烧结滤芯3b一端与柱体4固连,环形密封垫3a处于铜烧结滤芯3b另一端和出气孔1c1之间。环形密封垫3a和铜烧结滤芯3b固连,环形密封垫3a的两端面分别与铜烧结滤芯3b和筒体1c外壁接触形成密封,且出气孔1c1正对环形密封垫3a内孔。通过环形密封垫3a与筒体1c接触来实现经铜烧结滤芯3b过滤的气体稳定进入进气孔1a1,由于环形密封垫3a具备良好的弹性形变性能,可降低滤芯3安装精度,使滤芯3安装更为简单,以进一步方便维护。
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密封垫3a通过粘结方式与铜烧结滤芯3b固连。柱体4通过螺纹结构与进气管1可拆卸固连,柱体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5,且密封圈5的外侧壁与径向通孔的孔壁接触形成密封,以有效提高柱体4和进气管1之间形成的密封效果。自然,柱体4也可通过卡接方式与进气管1之间形成可拆卸密封固连。柱体4的内端面上开设有形状和尺寸均与铜烧结滤芯3b匹配的插孔,且铜烧结滤芯3b一端通过紧配合方式插于插孔内,以便于柱体4和滤芯安装。
进一步说明,柱体4的外端伸出通孔,柱体4的外端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凸块4a,且凸块4a能与进气管1外侧壁相抵,以限制柱体4的安装位置。柱体4的外端面上开设有多边形孔4b,多边形孔4b与工具配合以便于柱体4旋入或旋出。
实际产品中,出气孔1c1至少有两个并沿筒体1c的周向均布,滤芯、柱体4和通孔三者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高新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高新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高新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过滤接头,包括同轴设置的进气管(1)和出气管(2),且进气管(1)上端和出气管(2)下端密封固连,其特征在于,进气管(1)内一体成型有隔板(1a),且隔板(1a)将进气管(1)内腔隔成上腔和下腔(1b),隔板(1a)顶壁上一体成型有筒体(1c),且筒体(1c)和进气管(1)同轴设置,筒体(1c)顶壁和出气管(2)内壁紧密接触形成密封,且筒体(1c)内腔连通出气管(2),筒体(1c)外壁、出气管(2)内壁和进气管(1)内壁三者之间构成呈封闭状的环形腔(1d),环形腔(1d)通过设于筒体(1c)侧壁上的出气孔(1c1)与筒体(1c)内腔连通,环形腔(1d)通过设于隔板(1a)上的进气孔(1a1)与下腔(1b)连通;环形腔(1d)内设有滤芯(3),且环形腔(1d)内的气体经滤芯(3)过滤流入出气孔(1c1),所述的上腔的侧壁上还设有可供滤芯(3)伸出上腔的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可拆卸密封固定有柱体(4),柱体(4)内端伸入环形腔(1d)并与滤芯(3)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滤芯(3)包括环形密封垫(3a)和呈柱状的铜烧结滤芯(3b),铜烧结滤芯(3b)一端与柱体(4)固连,环形密封垫(3a)处于铜烧结滤芯(3b)另一端和出气孔(1c1)之间,环形密封垫(3a)和铜烧结滤芯(3b)固连,环形密封垫(3a)的两端面分别与铜烧结滤芯(3b)和筒体(1c)外壁接触形成密封,且出气孔(1c1)正对环形密封垫(3a)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密封垫(3a)通过粘结方式与铜烧结滤芯(3b)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过滤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体(4)通过螺纹结构与进气管(1)可拆卸固连,柱体(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5),且密封圈(5)的外侧壁与径向通孔的孔壁接触形成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体(4)的内端面上开设有形状和尺寸均与铜烧结滤芯(3b)匹配的插孔,且铜烧结滤芯(3b)一端通过紧配合方式插于插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接头,其特征在于,柱体(4)的外端伸出通孔,柱体(4)的外端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凸块(4a),且凸块(4a)能与进气管(1)外侧壁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体(4)的外端面上开设有多边形孔(4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孔(1c1)至少有两个并沿筒体(1c)的周向均布,滤芯(3)、柱体(4)和通孔三者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接头,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过滤接头包括同轴设置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上端和出气管下端密封固连,进气管内一体成型有隔板,隔板将进气管内腔隔成上腔和下腔,隔板顶壁上一体成型有筒体,筒体顶壁和出气管内壁紧密接触形成密封,筒体内腔连通出气管,筒体外壁、出气管内壁和进气管内壁三者之间构成呈封闭状的环形腔,环形腔通过设于筒体侧壁上的出气孔与筒体内腔连通,环形腔通过设于隔板上的进气孔与下腔连通;环形腔内设有滤芯,环形腔内的气体经滤芯过滤流入出气孔,上腔的侧壁上还设有可供滤芯伸出上腔的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可拆卸密封固定有柱体,柱体内端伸入环形腔并与滤芯固连。本过滤接头便于维护。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柯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