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土壤治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因此对于污染土壤的治理至关重要。
而现有的对污染土壤治理中有一部分土壤的治理治理通过将地表污染土壤剥离集中采集并加入土壤修复药剂进行混合进行治理,现有这种治理是分开式的治理,各个治理工序分开进行,治理流程不连贯,这种治理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且土壤治理效果不佳和治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它可以实现在骨科远程手术中通过使用多个活动爪来使用多种手术辅助工具对手术进行辅助,且使用的手术工具可快速切换,通过一个机械臂为远程手术提供多种工具辅助,极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空间,且通过爪形结构还可进行辅助夹持操作,以此适应手术过程中的多种操作需求。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包括插杆主体,所述插杆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基座和顶板,所述顶板上安装有与插杆主体相匹配的引风机,所述插杆主体上套接有活动环,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顶板并与活动环固定连接,所述插杆主体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槽,所述活动环上开凿有与条形槽相匹配的条形孔,相邻两个所述插杆主体之间设有吸油带,所述吸油带包括一对与条形槽相匹配的空心定位板,所述空心定位板的顶端开凿有进液孔,所述活动环上条形槽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进液孔相匹配的注液管,所述活动环内安装有与多个注液管相通的导液环,所述活动环上连接有与导液环相匹配的输液管,一对所述空心定位板之间连接有定位网,所述定位网的表面包覆有吸油层,所述定位网内铺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油孔,所述导液管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空心定位板相通,所述基座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导孔,多个所述引导孔均与插杆主体内的空腔相通,所述插杆主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附块,可以实现对污染的深层土壤中的污染进行多级治理,装置呈阵列状铺设在土壤内,可使污染区域内土壤中的污染物被全面接触,且通过吸油带对挥发性物进行吸附处理,通过吸油带内置导液管注入修复剂来对固化在土壤内的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有效提示对土壤的治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块包括一对网孔板,一对所述网孔板之间连接有多孔海绵块,所述多孔海绵块内填充有多个活性炭球,所述活性炭球的表面包覆有吸油膜,通过吸附块对吸入插杆主体内的浮油进行吸附处理,使土壤内的挥发性污染物被吸附,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被吸附块吸收。
进一步的,所述导液管为生物质材料的导管,且导管上开凿由多个排液孔,所述定位网上连接有多个海绵培养基,所述海绵培养基内储存有微生物菌落,所述吸油层为吸油布,通过在吸油带上培育微生物菌落对土壤进行辅助治理。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孔的长度为空心定位板长度的三分之二,所述条形孔长度为活动环整体长度的一半,所述活动环安装有输液管的一端露出地面,使活动环插入土壤后仍有部分外露在土壤外,以便输液管的接线。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外壁上包覆有金属滤网,所述基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钉,通过金属滤网隔离沙石,防止土壤中的沙石进入引导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开凿有与插杆主体相通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安装卡接有单向气阀,所述引风机的风管与单向气阀法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槽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弹性卡柱,所述空心定位板靠近插杆主体的一端开凿有与弹性卡柱相匹配的卡槽。
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其使用方法为:
s1,铺设吸油带前,技术人员先使用钻机在污染区域中挖设多个与插杆主体相匹配的地坑,并在相邻两个地坑之间挖掘与吸油带相匹配的条形坑道;
s2,将插杆主体埋入地坑中,在相邻活动环之间安装吸油带,使吸油带与插杆主体上的条形孔卡接,再控制电动推杆驱动活动环下降,使吸油带没入土壤中,最后使用新土将吸油带填埋,此时吸油带以拉伸状态位于两个插杆主体之间;
s3,当插杆主体上的吸油带都安装完毕后,此时技术人员可通过输液管向吸油带内注入营养剂或土壤修复剂,技术人员将管道与输液管连接,使管道中的液体通过输液管进入导液环中,再通过导液环和多个注液管进入多个空心定位板中,进入空心定位板内的液体再导液管内流动,并通过导液管上的排油流出至吸油带的附近,液体中的营养物质被定位网上的微生物菌落吸收,使微生物菌落快速繁殖,而土壤修复液渗入吸油带附近的土壤中,与土壤中的凝固态油反应,使凝固态油转化为气态或液态油;
s4,通过插杆主体上安装有引风机作用,使插杆主体附近的气体或液态浮油通过基座抽入插杆主体中,再通过吸附块的作用对浮油进行吸附。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对污染的深层土壤中的污染进行多级治理,装置呈阵列状铺设在土壤内,可使污染区域内土壤中的污染物被全面接触,且通过吸油带(6)对挥发性物进行吸附处理,通过吸油带(6)内置导液管(603)注入修复剂来对固化在土壤内的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有效提示对土壤的治理效率。
(2)所述吸附块包括一对网孔板,一对所述网孔板之间连接有多孔海绵块,所述多孔海绵块内填充有多个活性炭球,所述活性炭球的表面包覆有吸油膜,通过吸附块对吸入插杆主体内的浮油进行吸附处理,使土壤内的挥发性污染物被吸附,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被吸附块吸收。
(3)所述导液管为生物质材料的导管,且导管上开凿由多个排液孔,所述定位网上连接有多个海绵培养基,所述海绵培养基内储存有微生物菌落,所述吸油层为吸油布,通过在吸油带上培育微生物菌落对土壤进行辅助治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插杆主体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吸油板处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插杆主体立体图。
1插杆主体、101注射管、102、2基座、3顶板、4活动环、401夹块、402导管、403储存腔、404注射卡件、5电动推杆、6吸油板、601空心板、602连接板、603导液管、604吸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包括插杆主体1,插杆主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基座2和顶板3,顶板3上安装有与插杆主体1相匹配的引风机,基座2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导孔,多个引导孔均与插杆主体1内的空腔相通,插杆主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附块7,吸附块7包括一对网孔板701,一对网孔板701之间连接有多孔海绵块702,多孔海绵块702内填充有多个活性炭球703,活性炭球703的表面包覆有吸油膜704,通过吸附块7对吸入插杆主体1内的浮油进行吸附处理,使土壤内的挥发性污染物被吸附,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被吸附块7吸收。
请参阅图2-5,基座2的外壁上包覆有金属滤网,基座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钉,通过金属滤网隔离沙石,防止土壤中的沙石进入引导孔中,插杆主体1上套接有活动环4,顶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的伸缩端贯穿顶板3并与活动环4固定连接,插杆主体1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槽,活动环4上开凿有与条形槽相匹配的条形孔,条形槽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弹性卡柱101,空心定位板601靠近插杆主体1的一端开凿有与弹性卡柱101相匹配的卡槽,条形孔的长度为空心定位板601长度的三分之二,条形孔长度为活动环4整体长度的一半,活动环4安装有输液管403的一端露出地面,使活动环4插入土壤后仍有部分外露在土壤外,以便输液管403与外界输液装置连接,相邻两个插杆主体1之间设有吸油带6;
请参阅图3-5,吸油带6包括一对与条形槽相匹配的空心定位板601,空心定位板601的顶端开凿有进液孔,活动环4上条形槽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进液孔相匹配的注液管401,活动环4内安装有与多个注液管401相通的导液环402,活动环4上连接有与导液环402相匹配的输液管403,一对空心定位板601之间连接有定位网602,定位网602的表面包覆有吸油层604,定位网602内铺设有导液管603,导液管603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油孔,导液管603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空心定位板601相通,导液管603为生物质材料的导管,且导管上开凿由多个排液孔,定位网602上连接有多个海绵培养基,海绵培养基内储存有微生物菌落,吸油层604为吸油布,通过在吸油带6上培育微生物菌落对土壤进行辅助治理。
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其使用方法为:
s1,铺设吸油带6前,技术人员先使用钻机在污染区域中挖设多个与插杆主体1相匹配的地坑,并在相邻两个地坑之间挖掘与吸油带6相匹配的条形坑道;
s2,将插杆主体1埋入地坑中,在相邻活动环4之间安装吸油带6,使吸油带6与插杆主体1上的条形孔卡接,再控制电动推杆5驱动活动环4下降,使吸油带6没入土壤中,最后使用新土将吸油带6填埋,此时吸油带6以拉伸状态位于两个插杆主体1之间;
s3,当插杆主体1上的吸油带6都安装完毕后,此时技术人员可通过输液管403向吸油带6内注入营养剂或土壤修复剂,技术人员将管道与输液管403连接,使管道中的液体通过输液管403进入导液环402中,再通过导液环402和多个注液管401进入多个空心定位板601中,进入空心定位板601内的液体再导液管603内流动,并通过导液管603上的排油流出至吸油带6的附近,液体中的营养物质被定位网602上的微生物菌落吸收,使微生物菌落快速繁殖,而土壤修复液渗入吸油带6附近的土壤中,与土壤中的凝固态油反应,使凝固态油转化为气态或液态油;
s4,通过插杆主体1上安装有引风机作用,使插杆主体1附近的气体或液态浮油通过基座2抽入插杆主体1中,再通过吸附块7的作用对浮油进行吸附。
本方案可以实现对污染的深层土壤中的污染进行多级治理,装置呈阵列状铺设在土壤内,可使污染区域内土壤中的污染物被全面接触,且通过吸油带6对挥发性物进行吸附处理,通过吸油带6内置导液管603注入修复剂来对固化在土壤内的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有效提示对土壤的治理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包括多个插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主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基座(2)和顶板(3),所述顶板(3)上安装有与插杆主体(1)相匹配的引风机,所述插杆主体(1)上套接有活动环(4),所述顶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的伸缩端贯穿顶板(3)并与活动环(4)固定连接,所述插杆主体(1)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槽,所述活动环(4)上开凿有与条形槽相匹配的条形孔,相邻两个所述插杆主体(1)之间设有吸油带(6),所述吸油带(6)包括一对与条形槽相匹配的空心定位板(601),所述空心定位板(601)的顶端开凿有进液孔,所述活动环(4)上条形槽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进液孔相匹配的注液管(401),所述活动环(4)内安装有与多个注液管(401)相通的导液环(402),所述活动环(4)上连接有与导液环(402)相匹配的输液管(403),一对所述空心定位板(601)之间连接有定位网(602),所述定位网(602)的表面包覆有吸油层(604),所述定位网(602)内铺设有导液管(603),所述导液管(603)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油孔,所述导液管(603)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空心定位板(601)相通,所述基座(2)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导孔,多个所述引导孔均与插杆主体(1)内的空腔相通,所述插杆主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附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7)包括一对网孔板(701),一对所述网孔板(701)之间连接有多孔海绵块(702),所述多孔海绵块(702)内填充有多个活性炭球(703),所述活性炭球(703)的表面包覆有吸油膜(7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603)为生物质材料的导管,且导管上开凿由多个排液孔,所述定位网(602)上连接有多个海绵培养基,所述海绵培养基内储存有微生物菌落,所述吸油层(604)为吸油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的长度为空心定位板(601)长度的三分之二,所述条形孔长度为活动环(4)整体长度的一半,所述活动环(4)安装有输液管(403)的一端露出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外壁上包覆有金属滤网,所述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上开凿有与插杆主体(1)相通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安装卡接有单向气阀,所述引风机的风管与单向气阀法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弹性卡柱(101),所述空心定位板(601)靠近插杆主体(1)的一端开凿有与弹性卡柱(101)相匹配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1-7所述的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为:
s1,铺设吸油带(6)前,技术人员先使用钻机在污染区域中挖设多个与插杆主体(1)相匹配的地坑,并在相邻两个地坑之间挖掘与吸油带(6)相匹配的条形坑道;
s2,将插杆主体(1)埋入地坑中,在相邻活动环(4)之间安装吸油带(6),使吸油带(6)与插杆主体(1)上的条形孔卡接,再控制电动推杆(5)驱动活动环(4)下降,使吸油带(6)没入土壤中,最后使用新土将吸油带(6)填埋,此时吸油带(6)以拉伸状态位于两个插杆主体(1)之间;
s3,当插杆主体(1)上的吸油带(6)都安装完毕后,此时技术人员可通过输液管(403)向吸油带(6)内注入营养剂或土壤修复剂,技术人员将管道与输液管(403)连接,使管道中的液体通过输液管(403)进入导液环(402)中,再通过导液环(402)和多个注液管(401)进入多个空心定位板(601)中,进入空心定位板(601)内的液体再导液管(603)内流动,并通过导液管(603)上的排油流出至吸油带(6)的附近,液体中的营养物质被定位网(602)上的微生物菌落吸收,使微生物菌落快速繁殖,而土壤修复液渗入吸油带(6)附近的土壤中,与土壤中的凝固态油反应,使凝固态油转化为气态或液态油;
s4,通过插杆主体(1)上安装有引风机作用,使插杆主体(1)附近的气体或液态浮油通过基座(2)抽入插杆主体(1)中,再通过吸附块(7)的作用对浮油进行吸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属于土壤治理领域,一种阵列分布的土壤治理杆,包括插杆主体,插杆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基座和顶板,顶板上安装有与插杆主体相匹配的引风机,插杆主体上套接有活动环,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顶板并与活动环固定连接,插杆主体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槽,活动环上开凿有与条形槽相匹配的条形孔,相邻两个插杆主体之间设有吸油带,可以实现对污染的深层土壤中的污染进行多级治理,装置呈阵列状铺设在土壤内,且通过吸油带对挥发性物进行吸附处理,通过吸油带内置导液管注入修复剂来对固化在土壤内的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王书敏;徐强;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