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高新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在土壤修复的方式中,可以利用土壤修复剂对土壤进行修复,但一般的土壤修复剂喷洒的方式大多为人工喷洒,智能化程度不够,且随着修复范围的增大,会提高劳动强度,且直接将修复液喷洒在土壤上,这样使得土壤不能与修复液充分接触,使得修复效果差,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高新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具备无需人工喷洒修复液,且修复液可与土壤充分反应的优点,解决了一般的土壤修复剂喷洒的方式大多为人工喷洒,智能化程度不够,且随着修复范围的增大,会提高劳动强度,且直接将修复液喷洒在土壤上,这样使得土壤不能与修复液充分接触,使得修复效果差,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本高新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盛液箱,所述盛液箱的底面固定连通有主流管,且主流管的一端贯穿框架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框架的内部,主流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所述框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旋转辊,且第四旋转辊转动连接在框架的内部,所述第四旋转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盘,所述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辊,且第一旋转辊的一端贯穿框架的正面并延伸至框架的外部,所述第一旋转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盘,所述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旋转辊,所述第三旋转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等距离排列的破碎刀片,所述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组对称的第二旋转辊,所述第二旋转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的主动滚轮,所述第一旋转辊和主动滚轮的外表面共同传动连接有履带,所述第一旋转辊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皮带,且第二传动皮带与第三旋转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辊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一组对称的第一传动皮带,且第一传动皮带与对应的主动滚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导压管,且导压管的一端与盛液箱固定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备了可对盛液箱的内部进行增压,加大液体喷出的压力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的第二支撑杆,所述主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筒,且分流管位于第二支撑筒的内部,所述框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筒,且分流管位于第一支撑筒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备了可对分流管进行支撑,防止分流管发生歪斜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的底面固定连通有一组对称的喷洒盘,所述喷洒盘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排列的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备了可增大液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时液体和土壤反应更加充分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盛液箱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提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备了便于工作人员对盛液箱的内部进行添加液体和对盛液箱进行密封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外表面开设有三组等距离排列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欢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滚轮,且从动滚轮与履带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备了当碾压到石块时,可使装置的移动更加平稳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高新技术通过电机带动第四旋转辊运动,第四旋转辊带动主动齿轮盘运动,主动齿轮盘与从动齿轮盘相啮合带动从动齿轮盘运动,从动齿轮盘带动第一旋转辊运动,第一旋转辊通过第二传动皮带带动第三旋转辊运动,第三旋转辊带动破碎刀片运动,破碎刀片对土壤进行破碎,启动增压泵,盛液箱内部的液体通过主流管进入到喷洒盘,之后进入到喷洒盘,最后通过喷头对如让土壤进行喷洒,第三旋转辊通过第一传动皮带带动第二旋转辊运动,第二旋转辊带动主动滚轮运动,主动滚轮带动履带运动,具备无需人工喷洒修复液,且修复液可与土壤充分反应的优点,解决了一般的土壤修复剂喷洒的方式大多为人工喷洒,智能化程度不够,且随着修复范围的增大,会提高劳动强度,且直接将修复液喷洒在土壤上,这样使得土壤不能与修复液充分接触,使得修复效果差,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2、本高新技术通过增压泵、导压管的共同作用,具备了可对盛液箱的内部进行增压,加大液体喷出的压力的优点,通过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筒、第一支撑筒、第一支撑杆的共同作用,具备了可对分流管进行支撑,防止分流管发生歪斜的优点,通过喷洒盘、喷头的共同作用,具备了可增大液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时液体和土壤反应更加充分的优点,通过设置密封盖,具备了便于工作人员对盛液箱的内部进行添加液体和对盛液箱进行密封的优点,通过滑动槽、限位块、弹簧、连接板、从动滚轮的共同作用,具备了当碾压到石块时,可使装置的移动更加平稳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高新技术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高新技术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高新技术限位块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高新技术破碎刀片立体示意图。
图中:1-框架,2-喷洒盘,3-分流管,4-第一支撑筒,5-第二支撑筒,6-增压泵,7-导压管,8-盛液箱,9-密封盖,10-主流管,11-第二支撑杆,12-从动齿轮盘,13-第一旋转辊,14-第一支撑杆,15-喷头,16-第二旋转辊,17-第三旋转辊,18-破碎刀片,19-第四旋转辊,20-主动齿轮盘,21-电机,22-第一传动皮带,23-滑动槽,24-连接板,25-从动滚轮,26-限位块,27-弹簧,28-主动滚轮,29-履带,30-第二传动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高新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高新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高新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高新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包括框架1,框架1的外表面开设有三组等距离排列的滑动槽23,滑动槽23的内部欢动连接有限位块26,限位块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7,且弹簧27的一端与限位块26的内顶壁固定连接,限位块2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滚轮25,且从动滚轮25与履带29传动连接,具备了当碾压到石块时,可使装置的移动更加平稳的优点,框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增压泵6,增压泵6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导压管7,且导压管7的一端与盛液箱8固定连通,具备了可对盛液箱8的内部进行增压,加大液体喷出的压力的优点。
框架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的第二支撑杆11,主流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筒5,且分流管3位于第二支撑筒5的内部,框架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的第一支撑杆14,第一支撑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筒4,且分流管3位于第一支撑筒4的内部,具备了可对分流管3进行支撑,防止分流管3发生歪斜的优点,框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盛液箱8,盛液箱8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9,密封盖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提环,具备了便于工作人员对盛液箱8的内部进行添加液体和对盛液箱8进行密封的优点,盛液箱8的底面固定连通有主流管10,且主流管10的一端贯穿框架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框架1的内部,主流管10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管3,分流管3的底面固定连通有一组对称的喷洒盘2,喷洒盘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排列的喷头15,具备了可增大液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时液体和土壤反应更加充分的优点。
框架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旋转辊19,且第四旋转辊19转动连接在框架1的内部,第四旋转辊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盘20,框架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辊13,且第一旋转辊13的一端贯穿框架1的正面并延伸至框架1的外部,第一旋转辊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盘12,框架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旋转辊17,第三旋转辊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等距离排列的破碎刀片18,框架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组对称的第二旋转辊16,第二旋转辊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的主动滚轮28,第一旋转辊13和主动滚轮28的外表面共同传动连接有履带29,第一旋转辊13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皮带30,且第二传动皮带30与第三旋转辊17传动连接,第一旋转辊13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一组对称的第一传动皮带22,且第一传动皮带22与对应的主动滚轮28传动连接。
使用时,将所有电器元件与市政电源进行电连接,启动电机21,电机21带动第四旋转辊19运动,第四旋转辊19带动主动齿轮盘20运动,主动齿轮盘20与从动齿轮盘12相啮合带动从动齿轮盘12运动,从动齿轮盘12带动第一旋转辊13运动,第一旋转辊13通过第二传动皮带30带动第三旋转辊17运动,第三旋转辊17带动破碎刀片18运动,破碎刀片18对土壤进行破碎,启动增压泵6,盛液箱8内部的液体通过主流管10进入到喷洒盘2,之后进入到喷洒盘2,最后通过喷头15对如让土壤进行喷洒,第三旋转辊17通过第一传动皮带22带动第二旋转辊16运动,第二旋转辊16带动主动滚轮28运动,主动滚轮28带动履带29运动,具备无需人工喷洒修复液,且修复液可与土壤充分反应的优点,解决了一般的土壤修复剂喷洒的方式大多为人工喷洒,智能化程度不够,且随着修复范围的增大,会提高劳动强度,且直接将修复液喷洒在土壤上,这样使得土壤不能与修复液充分接触,使得修复效果差,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盛液箱(8),所述盛液箱(8)的底面固定连通有主流管(10),且主流管(10)的一端贯穿框架(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框架(1)的内部,主流管(10)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管(3),所述框架(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旋转辊(19),且第四旋转辊(19)转动连接在框架(1)的内部,所述第四旋转辊(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盘(20),所述框架(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辊(13),且第一旋转辊(13)的一端贯穿框架(1)的正面并延伸至框架(1)的外部,所述第一旋转辊(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盘(12),所述框架(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旋转辊(17),所述第三旋转辊(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等距离排列的破碎刀片(18),所述框架(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组对称的第二旋转辊(16),所述第二旋转辊(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的主动滚轮(28),所述第一旋转辊(13)和主动滚轮(28)的外表面共同传动连接有履带(29),所述第一旋转辊(13)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皮带(30),且第二传动皮带(30)与第三旋转辊(1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辊(13)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一组对称的第一传动皮带(22),且第一传动皮带(22)与对应的主动滚轮(28)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增压泵(6),所述增压泵(6)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导压管(7),且导压管(7)的一端与盛液箱(8)固定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的第二支撑杆(11),所述主流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筒(5),且分流管(3)位于第二支撑筒(5)的内部,所述框架(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的第一支撑杆(14),所述第一支撑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筒(4),且分流管(3)位于第一支撑筒(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3)的底面固定连通有一组对称的喷洒盘(2),所述喷洒盘(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排列的喷头(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箱(8)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9),所述密封盖(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提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外表面开设有三组等距离排列的滑动槽(23),所述滑动槽(23)的内部欢动连接有限位块(26),所述限位块(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7),且弹簧(27)的一端与限位块(26)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2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所述连接板(2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滚轮(25),且从动滚轮(25)与履带(29)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盛液箱,盛液箱的底面固定连通有主流管,且主流管的一端贯穿框架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框架的内部,主流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管。该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器通过电机带动第四旋转辊运动,第四旋转辊带动主动齿轮盘运动,主动齿轮盘与从动齿轮盘相啮合带动从动齿轮盘运动,从动齿轮盘带动第一旋转辊运动,解决了一般的土壤修复剂喷洒的方式大多为人工喷洒,智能化程度不够,且随着修复范围的增大,会提高劳动强度,且直接将修复液喷洒在土壤上,使得修复效果差,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杜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