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高新技术涉及淡水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养殖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水产养殖总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78%以上。但是,大量养殖尾水排放对周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十分突出。因此,水产养殖尾水无害化处理与高效回用成为水产养殖业能否适应新时代绿色发展要求的关键。
3.目前,我国主流渔业的水处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沉淀—过滤—气浮—消毒阶段,设施简陋、技术水平低,尾水直接排放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的同时,其中的排泄物和残饵对周边水环境质量也构成重大威胁。此外,我国生态化养殖的研究及应用目前也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依赖养殖模式调整结合引水换水、投加药剂、增氧曝气等措施,于是存在水质稳定性差污染转移、水费、电费和药剂费较高等问题。
4.因此,针对我国当前水产养殖行业的技术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高新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人工湿地—塘系统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方法,该方法具备节水节能、环境友好、生态、美丽、运维管理简便节约等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高新技术提供了是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具有节水、节能、生态、美丽、运维简便的优点,有效解决我国当前水产养殖行业面临的水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6.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湿塘系统按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自然沉淀区、湿地生态净化区和生态净化蓄水区三个子系统,各子系统间通过生态输水渠相串联;自然沉淀区包括稳定塘;湿地生态净化区包括自然表面流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通过生态输水渠相串联;生态净化蓄水区分为浅水区和深水区;生态净化蓄水区的水流末端与自然沉淀区的水流前端之间设置回流通道,回流通道上设有第一泵站,提升生态净化蓄水区末端的尾水回流至自然沉淀区形成循环系统;同时,生态净化蓄水区的水流末端另设有第二泵闸站,作为尾水与对外供水系统的接口,对外供水系统与循环系统互相独立。
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一泵站设置在回流通道靠近自然沉淀区处,且在第一泵站前设置泵前池,第一泵站位于稳定塘和泵前池之间。
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一泵站设置在回流通道靠近生态净化蓄水区处。
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循环系统的日回流水量为湿塘系统日处理水量的10%至20%。
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湿塘系统内种植水生植物,总体植物覆盖度为30%。
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水生植物中挺水、沉水和浮叶植物的配置面积比例为3:2:1。
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生态净化蓄水区的浅水区水深为30cm至100cm,生态净化蓄水区的深水区水深为100cm以上。
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生态净化蓄水区内投放水生动物。
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的挺水植物种植区域实施基质改良,改良材料为粒径3cm至5cm左右的砾石,铺设厚度为15cm至30cm。
1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自然沉淀区的水流末端设有雨水溢流口。
1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湿塘系统内的水域中设置了多个小滩涂、小潜岛;并进行不同高度、颜色及物候期的植物群落配置形成景观布局。
18.本技术方案可同时满足三种运行模式。其一,净化排放模式。尾水经过湿塘系统净化处理达标后直接排放。其二,重复利用模式。尾水经过湿塘系统处理达标后,由第二泵闸站提升,接入对外供水系统,如可接入养殖塘给水管网,回流到养殖塘中或者接入蔬菜、苗木基地的灌溉系统或用于城市道路用水管网等。其三,湿塘系统自循环模式。尾水顺序经过湿塘系统各单元后,在末端通过回流通道连接至系统前端,第一泵站用于提升尾水至自然沉淀区日回流水量为本系统日处理水量的10%至20%。
19.本高新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尾水经生态净化达标后,可与对外供水系统连接,尾水可用于养殖塘回用和蔬菜、苗木基地的灌溉、城市道路用水等,节约水资源。
21.2)尾水通过本湿塘系统的生物-生态工艺得到净化和复氧,回用于养殖塘时可以节约增氧设备运行费用。
22.3)尾水通过本湿塘系统的生物-生态工艺得到净化,不添加水质净化药剂,处理后的水质稳定性较高,排放到外部周边水体后对水生态系统友好;
23.4)生态净化湿地是一种独特的景观湿地类型,兼具水质保障和景观支撑功能,可以提升区域景观品质,满足区域居民休闲游览需求;
24.5)湿塘系统可以结合地形特点科学布局,实现一次提升、全程自流,不含机械曝气设备,不投加水质处理药剂,运维管理简便且费用较低。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高新技术的实施例系统布局示意图一。
26.图2是本高新技术的实施例系统布局示意图二。
27.图中的标号示意:自然沉淀区1、湿地生态净化区2、生态净化蓄水区3、稳定塘5、自然表面流湿地6、表面流人工湿地7、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8、浅水区9、深水区10、生态输水渠11、回流通道12、第一泵站13、第二泵闸站14、雨水溢流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高新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高新技术,而并非对本高新技术的限制。
29.在本高新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
“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高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高新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在本高新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高新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1.此外,在本高新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湿塘系统按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自然沉淀区1、湿地生态净化区2和生态净化蓄水区3三个子系统,各所述子系统间通过生态输水渠11相串联;生态输水渠11是有生态净化功能的渠道,比如有植物种植等。
33.自然沉淀区1主要包括稳定塘5。
34.湿地生态净化区2包括自然表面流湿地6、表面流人工湿地7和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8。自然表面流湿地6、表面流人工湿地7和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8的数量、布局方式和互相的位置关系不限。自然表面流湿地6、表面流人工湿地7和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8之间可通过生态输水渠11串联。
35.生态净化蓄水区3分为浅水区9和深水区10;浅水区9和深水区10的数量、布局方式和互相的位置关系不限。
36.生态净化蓄水区3的水流末端与自然沉淀区1的水流前端之间设置回流通道12,回流通道12上设有第一泵站13,提升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末端的尾水回流至自然沉淀区1形成循环系统;同时,生态净化蓄水区3的水流末端另设有第二泵闸站14,作为尾水与对外供水系统的接口,对外供水系统与循环系统互相独立。
37.本技术方案可同时满足三种运行模式。其一,净化排放模式。尾水经过湿塘系统净化处理达标后直接排放。其二,重复利用模式。尾水经过湿塘系统处理达标后,由第二泵闸站提升,接入对外供水系统,如可接入养殖塘给水管网,回流到养殖塘中或者接入蔬菜、苗木基地的灌溉系统或用于城市道路用水管网等。其三,湿塘系统自循环模式。尾水顺序经过湿塘系统各单元后,在末端通过回流通道连接至系统前端,第一泵站用于提升尾水至自然沉淀区日回流水量为本系统日处理水量的10%至20%。第一泵站13可如图1所示,设置在回流通道12靠近自然沉淀区1处,且在第一泵站前设置泵前池4,第一泵站13位于稳定塘5和泵前池4之间。第一泵站13也可以如图2所示,设置在回流通道12靠近生态净化蓄水区3处,在这样情况下,不需要设置泵前池。当然,第一泵站也可因地制宜,设置在回流通道的任意位置。
38.本湿塘系统内种植水生植物,总体植物覆盖度为30%。即水生植物种植面积为自然沉淀区1、湿地生态净化区2和生态净化蓄水区3面积总和的30%。其中水生植物中挺水、沉水和浮叶植物的配置面积比例宜为3:2:1。挺水植物主要可选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cav.)trin.ex steud.)、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fraser)、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少量种植水葱(scirpus validus vahl)、
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菰(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和水生美人蕉(canna glauca)等;沉水植物选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等;浮叶植物选择主要种植荷花(nelumbo nucifera)、睡莲(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少量种植菱角(trapa bispinosa roxb.)、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ex konig et sims)。
39.生态净化蓄水区3内投放水生动物。水生动物包括螺类和/或蚌类和/或肉食性鱼类。如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鲶鱼(silurus asotus)、乌鳢(channa argus)等。
40.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8中的挺水植物种植区域实施基质改良,改良材料为粒径3cm至5cm左右的砾石,铺设厚度为15cm至30cm。
41.自然沉淀区1的水流末端宜设有雨水溢流口15。雨水溢流口的设计是出于湿塘系统保护的需要,当入水量超过湿塘系统设计规模时,或强降雨发生时,需要将过量的水通过雨水溢流口15排出。
42.湿塘系统内的水域中宜设置了多个小滩涂、小潜岛;并进行不同高度、颜色及物候期的植物群落配置形成景观布局。
43.以上所述仅是本高新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高新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塘系统按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自然沉淀区(1)、湿地生态净化区(2)和生态净化蓄水区(3)三个子系统,各所述子系统间通过生态输水渠(11)相串联;自然沉淀区(1)包括稳定塘(5);所述湿地生态净化区(2)包括自然表面流湿地(6)、表面流人工湿地(7)和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8)通过所述生态输水渠(11)相串联;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分为浅水区(9)和深水区(10);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的水流末端与所述自然沉淀区(1)的水流前端之间设置回流通道(12),所述回流通道(12)上设有第一泵站(13),提升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末端的尾水回流至所述自然沉淀区(1)形成循环系统;同时,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的水流末端另设有第二泵闸站(14),作为所述尾水与对外供水系统的接口,所述对外供水系统与所述循环系统互相独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站(13)设置在所述回流通道(12)靠近所述自然沉淀区(1)处,且在所述第一泵站(13)前设置泵前池(4),所述第一泵站位于所述稳定塘(5)和所述泵前池(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站(13)设置在所述回流通道(12)靠近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系统的日回流水量为所述湿塘系统日处理水量的10%至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塘系统内种植水生植物,总体植物覆盖度为3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中挺水、沉水和浮叶植物的配置面积比例为3:2: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的浅水区(9)水深为30cm至100cm,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的深水区( 10 )水深为100cm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内投放水生动物。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8)中的挺水植物种植区域实施基质改良,改良材料为粒径3cm至5cm左右的砾石,铺设厚度为15cm至30c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沉淀区(1)的水流末端设有雨水溢流口(15)。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塘系统内的水域中设置了多个小滩涂、小潜岛;并进行不同高度、颜色及物候期的植物群落配置形成景观布局。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属于淡水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的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包括自然沉淀区、湿地生态净化区和生态净化蓄水区三个子系统,各子系统间通过生态输水渠相串联,附属设施包括二个泵闸站。自然沉淀区包括稳定塘;湿地生态净化区包括自然表面流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三部分;生态净化蓄水区分为浅水区和深水区两部分。本高新技术的目的是通过生物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汪鹏合 常东洋 吴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