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集水组件、沉淀池和污水处理系统技术

高新集水组件、沉淀池和污水处理系统技术

1.本高新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集水组件、沉淀池和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磁混凝沉淀池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由于可以高效的去除ss(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和溶解性磷,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基于磁混凝沉淀池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工艺流程为:请参见图1,需处理的水依次进入混凝池001(投加混凝剂进行混凝)、磁粉投加池002(投加絮凝剂以及磁粉,以磁粉作为重介质/重核,提高污染物的沉淀效率)、絮凝池003(使待分离物充分絮凝形成较大矾花,更利于沉淀)和沉淀池004(污染物得到沉淀去除,清水由上方各集水槽收集后流出)。一般混凝池001、磁粉投加池002、絮凝池003和沉淀池004设计成偶数系列并联运行,以便于单池检修和应急切换。
3.工艺设计中理想的沉淀池004布水和出水都是均匀的,沉淀池004顶部各集水槽应以相同的流量均匀出水,使得出水稳定,达到良好处理效果。而在实际作业当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水不能稳定达标,且流速大的地方水流会带走部分沉入池底的沉淀物和磁粉,影响出水水质,含磁粉的中水如果回用还可能引起其他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高新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高新技术提出一种集水组件,将该种集水组件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堰板的高度调节不同时期不同堰槽上方堰板的高度,以使得污水处理系统出水尽可能的均匀,保证出水水质,避免后续设备故障。
5.本高新技术还提出一种沉淀池。
6.本高新技术还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7.根据本高新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集水组件,包括:
8.堰槽;
9.堰板,铰接于所述堰槽的侧壁;
10.限位件,固定于所述堰槽的侧壁,用于在所述堰板朝着设定方向转动时将所述堰板限制在竖直位置。
11.根据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集水组件,由于其堰板铰接于堰槽的侧壁,进而堰板可以相对堰槽的侧壁转动,且随着堰板转动,可以调节堰板相对堰槽的高度。其中,在当前堰槽对应区域流速快且流量大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动堰板的方式提升堰板的高度,以减少当前堰槽的出水量,避免带走沉淀物和磁粉,保证出水稳定。在当前堰槽对应区域流速慢且流量小的时候,同样可以通过转动堰板的方式降低堰板的高度,以适当提升当前堰槽的出水量。进而,该种集水组件安装于污水处理系统的沉淀池时,可以用于保证沉淀池出水均匀,避免出水带走沉淀物和磁粉,最大限度的保障出水水质及降低运行成本。
12.根据本高新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堰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13.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限位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限位件;
14.所述堰板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堰板,以及铰接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堰板,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堰板朝着正向转动时将所述堰板限制在竖直位置,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二堰板朝着正向转动时将所述堰板限制在竖直位置。
15.根据本高新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堰板与所述堰槽的侧壁通过多个合页铰接,多个所述合页之间设置有止水条;
16.所述集水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集水组件沿着所述堰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堰板。
17.根据本高新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还包括:
18.上述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安装于所述沉淀池本体内;
19.定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和缆绳,所述定滑轮安装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所述缆绳的一端绕设于所述定滑轮,另一端连接所述堰板。
20.根据本高新技术的沉淀池,其包括上述集水组件,因此具有上述集水组件所有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21.根据本高新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滑轮组件还包括:
22.第一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以带动所述定滑轮转动,使得所述堰板相对所述堰槽的侧壁转动;
23.第一定位部,固定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有沿着所述定滑轮的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定位孔;
24.第二定位部,固定于所述定滑轮,形成有第二定位孔;
25.定位栓,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以锁止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
26.根据本高新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沉淀池。
27.根据本高新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上述沉淀池,因此具有上述沉淀池所有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28.根据本高新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29.絮凝池,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游;
30.整流栅组件,安装于所述絮凝池和所述沉淀池之间的过水通道,包括多片导流方向可调的栅条。
31.根据本高新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整流栅组件还包括:
32.安装架;
33.框架,铰接于所述安装架,且所述框架形成有所述栅条的插装槽。
34.根据本高新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框架包括:
35.矩形框,形成有所述插装槽;
36.方形纵梁,固定于所述矩形框的长边;
37.圆杆,固定于所述方形纵梁的顶端;
38.第三定位部,固定于所述圆杆,形成有第三定位孔;
39.所述整流栅组件还包括:
40.第四定位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架,形成有沿着所述栅条的转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四定位孔;
41.限位栓,用于插入所述第三定位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四定位孔,以锁止所述第三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
42.根据本高新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框架还包括:
43.定位柱,固定于所述方形纵梁的底端;
44.所述安装架形成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定位柱,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定位柱间隙配合以使得所述定位柱可相对所述安装孔转动。
45.本高新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高新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4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高新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高新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7.图1是现有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8.图2是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集水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49.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50.图4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51.图5是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整流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2.图6是图5中b-b处的剖视示意图;
53.图7是图5中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54.图8是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55.附图标记:
56.001、混凝池;002、磁粉投加池;003、絮凝池;004、沉淀池;
57.100、集水组件;1、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3、定位栓;4、第一手柄;5、定滑轮;6、缆绳;7、堰板;8、支撑件;9、止水条;10、合页;11、限位件;
58.200、整流栅组件;01、矩形框;02、第二手柄;03、安装架;04、第三定位部;05、第四定位部;06、圆杆;07、限位栓;08、方形纵梁;09、栅条;010、安装部;011、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5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高新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高新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高新技术的范围。
60.在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高新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
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1.在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62.在本高新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4.请参见图1,污水处理系统,其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混凝池001、磁粉投加池002、絮凝池003和沉淀池004。其中,在沉淀池004当中设置有堰槽(也即集水槽),且堰槽上方设置有堰板7。
65.由于水流在经由絮凝池003进入沉淀池004之前,在絮凝池003当中受到絮凝搅拌器的搅拌作用,进而使得水流进入沉淀池004时并不是沿沉淀池004的宽度方向均匀进入并布水,而是带着一个切线的速度进入沉淀池004,如图1中箭头所示。由此,水流在沉淀池004中的部分区域水流速度相对较快,在这部分区域水流可能形成短流或者暗流;水流在另外一部分区域的水流相对缓慢。
66.此外,由于污水厂升级改造用地等实际限制,新修建的磁混凝沉淀池的池体布局会受到影响,并联的不同系列(每个系列均包括混凝池001、磁粉投加池002、絮凝池003和沉淀池004)中从絮凝池003至沉淀池004的过水通道位置可能不同,如图1所示,导致不同系列的沉淀池004内实际暗流流态不同,造成并联的系列出水稳定性不一。
67.再者,部分磁混凝沉淀池用于前端处理工艺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深度处理时,由于前端系统各单元时序性出水在切换时并不是完全无缝衔接,导致磁混凝沉淀池的进水水量存在周期性变化,前端处理工艺滗水初期水量大,后期水量小,进而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稳定性。
68.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可能会造成距离过水通道距离近的区域流速慢且流量小,而距离过水通道远的区域反倒是在水流惯性的作用下流速快流量大。并且,暗流最先触及的集水槽流速快且流量大,而随着暗流逐渐消能则流速和流量均减小。其中,流量最大的集水槽出水会带走部分沉入池底的沉淀物和磁粉,导致出水不能稳定达标。并且,污水处理系统
出水通常作为污水厂厂区中水使用,出水悬浮物和磁粉含量多,也造成了其他使用中水的设备故障。
69.综上种种原因,本高新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水组件100,请参见图2至图4,包括堰槽、堰板7和限位件11。其中,堰板7铰接于所述堰槽的侧壁;限位件11固定于所述堰槽的侧壁,用于在所述堰板7朝着设定方向转动时将所述堰板7限制在竖直位置。
70.根据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集水组件100,由于其堰板7铰接于堰槽的侧壁,进而堰板7可以相对堰槽的侧壁转动,且随着堰板7转动,可以调节堰板7相对堰槽的高度。其中,在当前堰槽对应区域流速快且流量大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动堰板7的方式提升堰板7的高度,以减少当前堰槽的出水量,避免带走沉淀物和磁粉,保证出水稳定。在当前堰槽对应区域流速慢且流量小的时候,同样可以通过转动堰板7的方式降低堰板7的高度,以适当提升当前堰槽的出水量。进而,该种集水组件100安装于污水处理系统的沉淀池004时,可以用于保证沉淀池004出水均匀,避免出水带走沉淀物和磁粉,最大限度的保障出水水质及降低运行成本。
71.在一个实施例中,堰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限位件11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限位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限位件,所述堰板7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堰板,以及铰接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堰板。进而,通过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限定第一堰板和第二堰板的位置,以调节当前堰槽的集水能力。
72.请参见图3,左侧的第一限位件位于第一侧壁的外侧,进而当第一堰板位于竖直位置的时候,第一限位件可以限制第一堰板逆时针转动。右侧的第二限位件位于第二侧壁的外侧,进而当第二堰板位于竖直位置的时候,第二限位件可以限制第二堰板顺时针转动。也即,图3中,第一堰板和第二堰板均可以朝着对方转动,以达到调节自身高度的目的。
73.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不同于图3中的情形,将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其中一个设置在堰槽的内侧壁,而将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另外一个设置在堰槽的外侧壁。例如,将左侧的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第一侧壁的内侧,进而避免位于左侧的第一堰板达到竖直位置之后继续顺时针转动;将右侧的第二限位件设置在堰槽的外侧壁,进而避免位于右侧的第二堰板达到竖直位置之后继续顺时针运动。该种情况下,第一堰板和第二堰板的转动方向相同,进而第一堰板和第二堰板之间不可能发生干涉。
74.在一个实施例中,堰板7与所述堰槽的侧壁通过多个合页10铰接,多个所述合页10之间设置有止水条9。其中,止水条9封堵堰板7和堰槽的侧壁之间的缝隙,以避免池水从缝隙中流入堰槽。此处的止水条9可以采用橡胶止水条9。
75.在一个实施例中,堰板7为三角堰板7。
76.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堰板7本身较长容易有挠度,因此沿着堰板7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件8,可以保证堰板7平直。
77.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8可以为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细长杆件,且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堰板7上。
78.根据本高新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沉淀池004,包括沉淀池本体、上述实施例提及的集水组件100以及定滑轮组件。其中,集水组件100安装于沉淀池本体内;定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5和缆绳6,所述定滑轮5安装于所述沉淀池004的侧壁,所述缆绳6的一端绕设于所述定滑轮5,另一端连接所述堰板7。其中,缆绳6的另一端连接堰板7的情形,包括缆绳6
通过支撑件8间接连接堰板7的情形。
79.根据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沉淀池004,通过定滑轮组件调整集水组件100中堰板7的高度,该种调节方法简单易操作。请参见图2至图4,随着定滑轮5的转动实现缆绳6的收放,进而调整堰板7的角度。
80.在一个实施例中,缆绳6为钢丝绳,钢丝绳的第一端绕设于定滑轮5,第二端连接支撑件8。
81.在一个实施例中,定滑轮组件还包括第一手柄4、第一定位部1、第二定位部2和定位栓3。其中,第一手柄4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5以带动所述定滑轮5转动,使得所述堰板7相对所述堰槽的侧壁转动。第一定位部1固定于所述沉淀池004的侧壁,所述第一定位部1形成有沿着所述定滑轮5的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部2固定于所述定滑轮5,形成有第二定位孔;定位栓3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以锁止所述第一定位部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2。
82.当然,也可以在第一定位部1仅形成一个第一定位孔,而在第二定位部2形成有沿着定滑轮5的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二定位孔;或者还可以在第一定位部1形成有沿着所述定滑轮5的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定位孔,且在第二定位部2形成有沿着定滑轮5的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二定位孔。由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至少其中之一数量为多个且沿着定滑轮5的周向分布,进而随着定滑轮5转动,始终可以保证有一个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可以对准,进而将定位栓3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时候,可以实现第一定位部1和第二定位部2的锁止,保证定滑轮5固定在当前位置。而定滑轮5固定之后,堰板7的角度也随之固定。
83.其中,对于一块堰板7而言,其两端均通过定滑轮组件连接沉淀池004的侧壁,请参见图2。通过同步调节堰板7两端的定滑轮组件,可以保证堰板7发生平转。
84.在一个实施例中,定滑轮5的位置定位于略低于走道桥的池壁处,使得操作人员在走到桥上即可完成每个堰槽出水液位高度的调节。当然,除了通过转动第一手柄4实现堰板7高度的手动调节,还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或者其他驱动方式,实现对堰板7高度的自动化控制。
85.根据本高新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上述提及的沉淀池004。
86.根据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其可以调节各堰槽的出水量,保证沉淀池004出水平稳,避免出水携带沉淀物和磁粉等进入后续设备。
87.在一个实施例中,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沉淀池004上游的絮凝池003。此外,在絮凝池003和所述沉淀池004之间的过水通道处安装有整流栅组件200,且整流栅组件200包括多片导流方向可调的栅条09。通过整流栅组件200的设置,可以使得由絮凝池003进入沉淀池004水流流态更均匀,避免或降低沉淀池004内短流现象的发生。
8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至图7,整流栅组件200还包括安装架03和框架。其中,框架铰接于所述安装架03,且所述框架形成有所述栅条09的插装槽。进而,通过将栅条09安装于插装槽,可以方便栅条09的更换。而将框架铰接于安装架03,进而框架可以带动栅条09相对安装架03转动,实现导流目的。
89.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包括矩形框01、方形纵梁08、圆杆06和第三定位部04。整流
栅组件200还包括第四定位部05和限位栓07。其中,矩形框01形成有所述插装槽;方形纵梁08固定于所述矩形框01的长边;圆杆06固定于所述方形纵梁08的顶端;第三定位部04固定于所述圆杆06,形成有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部05固定于所述安装架03,形成有沿着所述栅条09的转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四定位孔;限位栓07用于插入所述第三定位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四定位孔,以锁止所述第三定位部04和所述第四定位部05。
90.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和图7,第四定位部05呈扇形,且在第四定位部05设置有多个第四定位孔,以保证随着框架转动至不同位置,第三定位孔可以和其中一个第四定位孔对准,进而保证限位栓07插入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之后,可以实现第三定位部04和第四定位部05的锁止。
91.其中,方形纵梁08和矩形框01的长边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并且,之所以采用方形纵梁08,主要目的在于方便和矩形框01之间的固定。很显然,方形纵梁08也可以通过其他截面形状的梁替代。此外,圆杆06固定于方形纵梁08的顶端,进而可以保证框架转动的过程中圆杆06不会磨损安装架03。
92.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还包括定位柱011,定位柱011固定于所述方形纵梁08的底端;所述安装架03形成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定位柱011,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定位柱011间隙配合以使得所述定位柱011可相对所述安装孔转动。
9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圆杆06的顶端,也即圆杆06远离方形纵梁08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手柄02,通过第二手柄02调节框架的转动方向,以调节栅条09的导流方向。
94.基于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水流通过絮凝池003-沉淀池004的过水通道时,在栅条09的作用下,改变了最初的旋流状态,按照预设的栅条09方向流入沉淀池004,达到均匀布水的目的。
95.为了提高整流栅组件200的抗腐蚀性,安装架03和框架采用不锈钢材质,为了保持调节功能的轻便性,栅条09采用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塑料材质,矩形框01的插装槽为三面槽式结构,栅条09可由顶部放入插装槽内,栅条09为可活动部件,便于维修更换。
96.为了方便摸索最佳的沉淀池004流态以及适应不同的池型布置方式,整流栅组件200的所有栅条09可调方向。
9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手柄02、第三定位部04、圆杆06、方形纵梁08和定位柱011为一体化构件,且与矩形框01焊接,通过操作第二手柄02就可改变栅条09的方向。第四定位部05与安装架03焊接固定,当调整好栅条09方向后,将第三定位部04的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部05的第四定位孔对齐,并插入限位栓07,实现该栅条09方向的固定。安装孔可以形成于安装部010,安装部010和安装架03焊接固定,安装孔的孔直径略大于定位柱011的直径,使得定位柱011刚好能插入安装孔中,达到每个栅条09定位的目的。
98.安装架03与池壁之间可采用多种固定方式,例如可以在池壁增加限位槽钢形成轨道,使安装架03可以沿轨道滑落并固定;再例如,可以直接用限位卡扣和膨胀螺栓将安装架03与池壁直接固定。其中,安装架03可以采用钢架的形式。
99.由于絮凝池003的特殊作用,从絮凝池003流向沉淀池004的水流中有大量的絮状矾花,矾花的形成保证了更好的沉淀效果,经过实验证明过大的水流流速会导致矾花的破坏,从而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经过测试,切向进水过程中流速控制在0.7m/s以内,矾花受到
影响较小,高于0.8m/s会出现破碎现象。经测算,通过整流栅组件200的流速远低于0.7m/s,因此不会对矾花造成影响。
100.上述整流栅组件200可直接应用于现有磁混凝系统(也即基于磁混凝沉淀池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改造,安装于每个系列的絮凝池003和沉淀池004的过水通道处,起到整流和均匀布水的作用
101.根据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基于不同应用场景,基于有限次的试验确定最佳的栅条09的调整方案。通过灵活调节整流栅组件200和集水组件100,不同项目可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运行方式,形成更为稳定的水力条件,从而减少日常运行和应急处理时药剂(例如絮凝剂、磁粉和混凝剂等)的使用量,降低运行成本。
102.根据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可调节整流栅组件200的使用,可以改变沉淀池004原有进水的旋流状态,使沉淀池004布水更加均匀,充分利用沉淀池004的池宽和池长,使进入沉淀池004的水流提前消能,避免由于暗流的影响,将池底已沉淀的污染物搅起,从而得到更稳定的处理效果。均匀的布水也能使得污水处理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更强,利于应对前端的不稳定入流。在走道台上即可调整栅条09方向,便捷操作。
103.集水组件100的应用,可以调节沉淀池004中各堰槽的出水液位,能够避免由于进水水量冲击负荷和不稳定暗流带来的出水不均的现象。通过整体调整不同区域的堰槽的相对出水液位,也可影响沉淀池004的水流状态,减少沉淀池004水流能量,提高处理效果。在走道桥上即可调整液位高度,便捷操作。
104.请参见图8,根据本高新技术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凝池001、磁粉投加池002、絮凝池003和沉淀池004。其中,整流栅组件200安装于絮凝池003和沉淀池004之间的过水通道,集水组件100安装于沉淀池004。整流栅组件200和集水组件100两者协同使用,结合某个项目的特殊性,可以摸索出最适的运行水力条件,使得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接受更高的冲击负荷,药剂的用量更加节省,稳定的出水更节省了运营人员的精力,使得污水的深度处理效果得到最大保障。
105.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高新技术,而非对本高新技术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高新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高新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高新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高新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堰槽;堰板,铰接于所述堰槽的侧壁;限位件,固定于所述堰槽的侧壁,用于在所述堰板朝着设定方向转动时将所述堰板限制在竖直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限位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限位件;所述堰板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堰板,以及铰接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堰板,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堰板朝着正向转动时将所述堰板限制在竖直位置,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二堰板朝着正向转动时将所述堰板限制在竖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板与所述堰槽的侧壁通过多个合页铰接,多个所述合页之间设置有止水条;所述集水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集水组件沿着所述堰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堰板。4.一种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安装于所述沉淀池本体内;定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和缆绳,所述定滑轮安装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所述缆绳的一端绕设于所述定滑轮,另一端连接所述堰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组件还包括:第一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以带动所述定滑轮转动,使得所述堰板相对所述堰槽的侧壁转动;第一定位部,固定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有沿着所述定滑轮的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部,固定于所述定滑轮,形成有第二定位孔;定位栓,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以锁止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6.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沉淀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絮凝池,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游;整流栅组件,安装于所述絮凝池和所述沉淀池之间的过水通道,包括多片导流方向可调的栅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栅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框架,铰接于所述安装架,且所述框架形成有所述栅条的插装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矩形框,形成有所述插装槽;方形纵梁,固定于所述矩形框的长边;
圆杆,固定于所述方形纵梁的顶端;第三定位部,固定于所述圆杆,形成有第三定位孔;所述整流栅组件还包括:第四定位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架,形成有沿着所述栅条的转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四定位孔;限位栓,用于插入所述第三定位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四定位孔,以锁止所述第三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定位柱,固定于所述方形纵梁的底端;所述安装架形成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定位柱,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定位柱间隙配合以使得所述定位柱可相对所述安装孔转动。
技术总结
本高新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集水组件、沉淀池和污水处理系统。集水组件,包括:堰槽;堰板,铰接于堰槽的侧壁;限位件,固定于堰槽的侧壁,用于在堰板朝着设定方向转动时将堰板限制在竖直位置。由于其堰板铰接于堰槽的侧壁,进而堰板可以相对堰槽的侧壁转动,调节堰板相对堰槽的高度。当前堰槽对应区域流速快且流量大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动堰板的方式提升堰板的高度。当前堰槽对应区域流速慢且流量小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动堰板的方式降低堰板的高度。进而该种集水组件安装于污水处理系统的沉淀池时,可保证沉淀池出水均匀,避免出水带走沉淀物和磁粉,最大限度的保障出水水质及降低运行成本。低运行成本。低运行成本。

技术开发人、权利持有人:齐延斌 涂强 王旭 李清清 李星文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专利技术

高新透明视窗除雾器和应用其的除臭装置技术

2021-5-3 11:57:58

专利技术

高新油水分离识别传感装置技术

2021-5-3 11:59:2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